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KPI指标说明

KPI指标说明

MAXIMO中工单的统计指标说明
1.工单质量
通过对工单完整率、工单有效率、工单按计划完成率,以及工单维修汇报率加权平均而得到,用以在一定程度上反馈工单的综合质量。

A.工单完整率:
主要依据工单填写的基本要求,统计工单信息的完整情况。

需要完整填写的信息包含:工单描述、位置、总分类帐科目、申请单位、维修模式、工作类型、专业、热工许可证、冷工许可证、密闭空间、电气隔离、信号旁通、主管人、负责工种/责任人、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开始时间、实际完成时间、任务标识、计划员工、实际员工、维修汇报
在工单完整率中最后一项“维修汇报”统计方式改为:
CP、EV,PM不用判断维修汇报情况,自动认为完整;CM,EM三者满足其一认为完整。

1)工单中维修汇报填写了备注;
2)工单维修汇报填写了问题、原因、措施;
3)工单维修汇报填写了问题及原因、处理情况;
工单完整率用以统计工单关闭时间在开始和结束日期内,已填写完整项数量总和,占必填项数量总和的比例。

B.工单有效率:
工单只有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有效工单:
1)实际物料有发生的;
2)相关文档中挂接了附件文件的;
3)工单的实际情况中有对应的任务记录的;
4)工单的维修汇报中有内容填写的。

工单有效率是统计工单关闭时间在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内,满足以上条件的工单,占统计时间内所有工单的比率。

C.按计划完成率:
用于统计工单关闭时间在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之间的工单,并判断工单是否按照计划完成,工单的关闭时间在计划结束时间后12小时之内,视为按计划完成了工单工作(若工单的计划结束时间为空,则工单在汇报日期后84小时内关闭,视为按计划完成了工单工作)。

注:如果过度超前关闭工单,将会对工单的偏移天数指标产生影响。

D.工单维修汇报率:
主要统计工单关闭时间在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内工单的维修汇报情况,符合以下规则的将列入统计范围:
1)工单中维修汇报填写了备注;
2)工单维修汇报填写了问题、原因、措施;
3)工单维修汇报填写了问题及原因、处理情况;
注:对于状态检测触发的工单,也应该进行维修情况汇报。

2.工单时效指标
包含工单的审批周期和工单的偏移周期两个分解指标。

前者反映工单从创建以后推送工作流,到最终批准之间的时间长短,后者反映工单的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的差异程度。

工单的时效指标,都是统计的工单关闭时间在开始和结束日期内的工单。

A.工单审批周期:
用于反映工单的审批时效性,通过统计工单关闭时间在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期间,且工单从发送流程到工单批准时,其平均的审批天数。

B.工单偏移周期:
用于反映工单计划结束时间和实际工单的关闭时间的偏离程度。

以工单关闭时间为依据,与
工单的计划结束时间比较得到工单完成时间和工单计划完成时间之间的偏移情况。

在工单计划结束时间前、后12小时之内关闭工单,视为工单没有发生偏移。

统计范围为统计工单关闭时间在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之间的工单。

3.预防性维护指标
A、PM自动工单完成率:
PM自动工单完成率是通过统计在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期间创建的且已关闭的PM自动生成工单数量与该期间所有PM自动生成工单非CAN状态数量的比例。

B、PM自动工单有效率(PM计划执行率):
PM自动工单有效率(PM计划执行率)是通过统计在开始日期到结束日期内创建的非CAN状态的PM自动生成工单数量与该期间所有PM自动生成工单数量的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