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阶段性检测(二)(带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历史阶段性检测(二)(带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二)高三历史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题)、非选择题(第21题-第25题,共5题)两部分。

本次考试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早期政治中神权与王权结合B.按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C.“家天下”的局面开始出现D.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2.右侧邮票是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男耕女织的生产劳作状态D.曲辕犁已经普及全国各地3.“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关于材料所赞叹的技术成果,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信息的记录与传播B.唐代经海路外传至阿拉伯C.直接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D.两汉时使用已经十分普遍4.《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记载:“(金)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

”陆游在《纵笔》一诗中也写道:“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

”有人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

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年代久远导致行省制度确立时间莫衷一是B.只通过历史文献就可以准确还原历史真相C.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宋代确立行省制度D.元代的行省制存在对前代地方官制的继承5.下图是《货郎图》(局部),描绘了一位老货郎挑满玩具百货杂物的挑担抵达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南宋时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据此可判断当时A.坊市界限取消B.市民阶层壮大C.商业发展繁荣D.文人画派盛行6.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

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

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推动儒学体系发生根本变化B.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C.得到了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D.追求民主自由,冲击伦理纲常7.下图为近代某一侵华战争路线图(箭头代表侵略军进攻方向)。

与这场战争有关的正确说法是A.使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要求发生根本转变D.使清政府完全沦为了“洋人的朝廷”8.下表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B.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D.轻重工业已经得到了均衡发展9.毛泽东曾经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

”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共诞生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B.极大增强了国民的民主参政意识C.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D.促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10.中共中央在1924年10月通过的决议中指出,目前国民党中有许多反动的右派分子,军队中没有可靠的革命力量,缺乏足够数量的革命分子,所以国民党根本不能采取革命的军事行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国民大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B.中共已经找到民主革命新道路C.国共合作缺乏相应的政治基础D.中共准备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11.孙中山认为只有土地国有才能防止地主暴利的产生,“人类发生之前,土地已自然存在,人类消失以后,土地必此存留。

可见土地实为社会所有,人于其间由恶得而私之耶?”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完全吻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贯彻落实其“节制资本”主张C.试图解决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D.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12.山西省阳泉市有一座战争纪念碑,主碑高40公尺,寓意战争发生的年份;主碑与副碑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指正太(石太)铁路,寓意当年这场战争以破袭该铁路拉开序幕。

此战役A.根本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B.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C.取得了自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D.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13.为解决如下图所示的社会问题,当时的雅典采取了哪一改革措施?奴隶A.废除奴隶制以扩大公民基础B.制定成文法以维护平民利益C.按照财产多寡划分政治权利D.以地域部落来取代血缘部落14.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年份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100 167 270 370 407 515 685(注: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早期殖民掠夺引发“价格革命”C.自由贸易使英国工业品大量外销D.资本主义制度已在英国正式确立15.右图是17世纪30年代荷兰画作《阅读的老妪》,图中老妪阅读的是荷兰语版本的圣经。

这一现象A.弱化了荷兰人民对上帝的信仰B.展现了荷兰人安逸的世俗生活C.表明新教理论在荷兰得到传播D.推动理性主义思潮兴起于荷兰16.1850年法国铁路总里程从原先的3000多公里增加到16000公里。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1852-1870年),政府把承建公司对铁路享有的专利权限延长至99年,并对40多家铁路公司进行干预融合,合并为6家大的铁路公司。

这些措施A.是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践B.标志着生产组织形式的根本变革C.推动了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D.保证法国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7.“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与这首诗歌风格一致的作品是A.《离骚》B.《红与黑》C.《日出•印象》D.《老人与海》18.“3月10日,游行人数增至25万人。

几乎所有工厂都停工,连商店也关了门。

成千上万各色衣着的人涌上彼得格勒街头。

最令人注目的是,众多的大学生、知识分子、小官员甚至军官们,也加入了游行队伍……第二天,首都市区开始爆发战斗,革命队伍越来越壮大了。

”材料所述事件A.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C.开创了俄国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D.成功推动俄国的民主化进程19.“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70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

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

美国国内约有30万工人在为完成苏联的订货而工作。

”对上述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A.源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B.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调整对苏政策C.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路的延续D.斯大林模式有效避免了经济大危机20.日本从1955年开始进入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期间年均增长率约为10%。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源于知识经济的兴起B.未受“滞胀”危机的影响C.促使多极化趋势形成D.助推其谋求更高国际地位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

其中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2分,第24小题12分,第25小题11分。

21.(13分)有学者认为明清社会以经济变动为核心出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材料二明清时期,各地商人纷纷建造会馆,这些会馆结合家乡建筑特色,结构考究形式精美,从不同程度反映了各不相同的建筑文化。

各地商帮还直接从事各种民俗活动,每年正月举办的灯会习俗以徽商承办的灯会最有气派,而民俗活动又是促销的绝佳时机。

——《徽商研究》材料三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走向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

16世纪开始,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

……社会政治方面,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起,构成社会政治新气象。

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

但是,这场开启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5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商帮的显著特征。

据材料二,简述商帮活动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影响。

(3分)(3)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分析“未完成”转型的经济、政治根源。

(5分)22.(12分)甲午之役,民族之殇。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廷共建立了4支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福建船政舰队、广东舰队,分别归属直隶总督、两江总督、船政大臣、两广总督节制。

而日本在1872年成立海军省后,海军发展就有了统一的指导机关。

——摘自德阳晚报《纪念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材料二“清国若为纯然之共和政治,即便缺乏忠君精神,但有富于爱国精神之义勇,在一朝有事之际,人心亦可以奋然于此。

”——[日]小川又次《征讨清国策案》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梁启超对此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刘新如《“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六十一轮回的甲子之年》完成下列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舰队”建立的原因。

(4分)(2)据材料一、二,从中日双方分析造成甲午战争结局的原因有哪些?(5分)(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谈谈对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理解。

(3分)23.(12分)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也带来了观念的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