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铝及铝合金管丶棒丶型材安全生产规范 第2部分:阳极氧化与电泳涂漆》(YS-T 769.2-2011)

《铝及铝合金管丶棒丶型材安全生产规范 第2部分:阳极氧化与电泳涂漆》(YS-T 769.2-2011)

铝及铝合金管丶棒丶型材安全生产规范第2部分:阳极氧化与电泳涂漆(报批稿)YS/T 769.2-2011•铝及铝合金管丶棒丶型材安全生产规范第2部分:阳极氧化与电泳涂漆(报批稿)06前言YS/T XXX《铝及铝合金管、棒、型材安全生产规范》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挤压、扎制和拉伸第2部分:阳极氧化与电泳涂漆第3部分:静电喷涂第4部分:隔热型材的生产本部分为YS/T XXX的第2部分。

本部分是依据GB/T 13>.1-2009规定的起草规则进行编制的。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华豪铝型材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广东新合铝业有限公司、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艾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卢继延、葛立新、戴悦星、蓝安英、李喆、李清宝、吴锡坤、杨伏丝、李新义、史宏伟。

铝及铝合金管、棒、型材安全生产规范第2部分:阳极氧化与电泳涂漆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管、棒、型材阳极氧化与阳极电泳涂漆生产的基本安全要求、设备设施的安全作业要求、事故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

本部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管、棒、型材阳极氧化与阳极电泳涂漆工序的安全生产。

本部分不适用于铝及铝合金管、棒、型材微弧阳极氧化、硬质阳极氧化与阴极电泳涂漆工序的安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44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30078 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安全生产规范YS/T 769.1-2011 铝及铝合金管、棒、型材安全生产规范第1部分:挤压、轧制与拉伸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JB/T 10094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3 术语和定义YS/T 769.1-201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 基本安全要求4.1 企业应参照本部分的附录A制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调查表。

4.2 溶剂型电泳涂料及溶剂应分开放置,并置于阴凉通风处,严禁烟火,不准许碰撞、挤压。

使用溶剂型电泳涂料及溶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溶剂型电泳涂料及溶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4.3 维修人员在电泳涂漆车间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远离电泳涂料、溶剂等易燃、易爆物品。

4.4 在贮存、使用和搬运包装材料过程中,严禁烟火、不准许碰撞。

4.5 其他基本安全要求应符合YS/T 769.1-2011第4章的规定。

5 设备、设施的安全作业要求5.1 上下料装置5.1.1 基本要求5.1.1.1上下料装置升降区域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识。

5.1.1.2不准许上、下料装置超负荷装载。

5.1.2 上下料升降机5.1.2.1应保证刹车功能稳定、可靠。

5.1.2.2操作时,不准许升降机下站人。

5.1.2.3起落架应由专人操作,若出现异常,应立即按下急停开关。

5.1.3 升降平台5.1.3.1 升降平台作业时,其他人员应与升降平台保持安全距离。

5.1.3.2 进入升降平台下方,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升降平台落下伤人。

5.1.4 上料移载翻转搬送设备5.1.4.1运行时,不准许人员进入移载翻转架、升降机构工作区域。

5.1.4.2 不准许型材搬送架及翻转架下站人。

5.2 工艺行车5.2.1 工艺行车运行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

5.2.2 工艺行车应有升降限位和行程限位。

5.2.3 不准许工艺行车超负荷装载。

5.2.4 室控行车操作室顶部应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坠物伤人。

5.2.5 室控行车操作时应关好安全门。

5.2.6 工艺行车运行时应平稳,行车运行区域内应无障碍物,并确保人员安全;手动工艺行车启动时应示警。

5.2.7工艺行车自动报警时,应对行车实行急停制动。

5.2.8应定期检查链条的松紧程度(或钢丝绳松紧程度、是否断股)及吊钩开合器(或吊钩),确保链条及吊钩开合器(或吊钩)完好、牢靠。

5.2.9 设备维护及保养人员在行车运行区域检修或维护设备时,应与行车操作人员沟通,切断电源,并设置警示标识。

5.3 化学处理槽5.3.1 在化学处理槽区域行走时(非工作需要不准许在化学处理槽区域上行走),应防止跌入槽内或行车碰撞。

5.3.2 应定期检查、维护化学处理槽槽体及化学品输送管道,防止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

5.3.3 配制槽液时,应先向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缓慢加入酸、碱,不准许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5.3.4 通电时,不准许触摸阳极氧化槽、着色槽及电泳槽上的导电设施。

5.3.5 打捞掉入酸槽或碱槽的工件或其他物品时,应关闭电源。

打捞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应使用工具,不准许直接用手接触从酸槽或碱槽中打捞出来的工件或器械。

5.4 氧化电源、着色电源5.4.1 不准许无关人员进入氧化电源和着色电源区域。

5.4.2 不准许氧化电源和着色电源超负荷运行。

5.4.3 应定期检查氧化电源和着色电源,确保其正常运行。

5.4.4 氧化电源整流设备应安装防高次谐波的电源装置。

5.5 固化炉5.5.1 基本要求5.5.1.1 固化炉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安全要求应符合GB 14443的规定。

5.5.1.2 对固化炉高温部分应进行有效防护(如包裹保温材料、设置防护栏等)。

5.5.1.3 工件刚出固化炉时,不准许直接用手触摸工件,防止烫伤。

5.5.1.4 采用炉温跟踪仪测试炉温时,应佩戴手套,防止烫伤。

5.5.1.5 温控表应设定上限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火灾。

5.5.1.6 固化炉处于升温状态时,不准许人员进入炉内。

5.5.1.7 过滤网应保持清洁,防止灰尘堵塞,影响通风。

5.5.2 燃油、燃气固化炉5.5.2.1 固化炉启动前,应确认固化炉内无工作人员及杂物,确认风机的冷却水阀门已打开后再启动风机,待风机运转正常后,再启动燃烧机。

5.5.2.2 应定期检查燃料罐、阀门及管道连接处是否有燃料泄漏。

应定期清理燃油罐底部的油渣。

5.5.2.3 燃气罐存放地应阴凉且通风良好,严禁烟火。

5.5.2.4 应定期检查燃烧机的进油口和回油口是否有柴油泄漏,应定期清理过滤器和油咀,防止堵塞。

5.5.2.5 应定期检查固化炉循环风机是否有机油泄漏,防止因机油渗透到保温棉里而引发火灾。

5.5.2.6 应定期清理燃气燃烧机过滤器和电子打火器。

5.5.2.7 燃油、燃气固化炉停止使用时,应关闭输油或输气阀门。

5.5.2.8 循环风机或火枪出现故障时,应先关闭火枪开关及输油管或输气管阀门,待炉温降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故障处理。

5.5.2.9 循环风机及燃烧系统应安装故障报警装置。

5.5.3 电加热固化炉5.5.3.1 送电前,检查确认固化炉内无工作人员及杂物。

检查完成后,先开循环风机,再送电加热升温。

5.5.3.2 清理固化炉卫生及维修固化炉时,应切断电源,并设置警示标识。

5.5.3.3 不准许用水冲洗加热室上方走道,防止水进入加热室导致电阻短路。

5.5.3.4 加热管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漏电。

5.6 电动葫芦应符合GB30078的规定。

5.7 冷水机5.7.1 冷水机启动后,应巡视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

5.7.2 应定期检查安全阀。

5.8 冷却塔5.8.1 冷却塔运行时,不准许人员上塔维修。

5.8.2 应巡视冷却塔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检修。

5.9 循环系统5.9.1 应定期检查各管道、阀门泵、过滤器、泵的润滑是否完好,联接螺栓是否松动。

日常检查泵、交换器、阀门是否漏水。

5.9.2 当循环系统破损时,应先关闭循环泵,再关闭阀门。

5.9.3 高压泵应有压力保护装置。

5.10 化学品库应符合GB 15603的规定。

5.11 空压站应符合GB30078中5.21条的规定。

5.12 燃气系统应符合GB30078中5.19条的规定。

5.13 油库、液化石油气站、煤气站5.13.1油库的安全作业要求应符合GB30078中5.23条的规定。

5.13.2 液化石油气站的安全作业要求应符合GB30078中5.24条的规定。

5.13.3 煤气站的安全作业要求应符合GB30078中5.25条的规定。

5.14 蒸汽锅炉应符合JB/T 10094和《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5.15 废水处理系统5.15.1 非工作需要,不准许在废水区域面行走。

废水处理池周围应安装防护栏。

5.15.2 应保证压渣区地面干净,不湿滑。

5.15.3 离心式回收设备运行前,应清理滚筒内残渣,不准许负载启动。

运行时,滚筒运转应平稳。

5.15.4 清理离心式回收设备内的残渣时,应等滚筒完全停止,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

5.16 贴膜设备5.16.1 设备工作时,出料的正前方不准许站人。

5.16.2 换膜作业时,应停止运转。

5.17 扎带设备5.17.1 扎带操作时,不准许将手放在扎带机扎带口,防止伤手。

5.17.2 扎带机热切断粘合部件在正常工作时,不准许直接用手触摸,防止烫伤手。

5.17.3 操作中,不准许接触挡板,防止挡板冲出伤人。

5.18 卷纸包装机应符合YS/T 769.1-2011中5.11.2的规定。

5.19 热收缩膜包装机5.19.1 热收缩膜包装机应有防护罩。

5.19.2 开机前,应检查烘烤室内是否有杂物,防止烘烤室留有易燃、易爆材料。

5.19.3 开机时,应先开循环风机,再开加热电源。

5.19.4 操作中,不准许将手伸到烘烤室内,防止烫伤手。

5.20 激光打标机5.20.1 激光系统应设有保护装置(如安全开关、光束快门等)和警报装置。

5.20.2 工作过程中,不准许眼睛直视激光打标机出光口,防止对人眼造成伤害。

5.20.3 红光定位激光器用于模拟或校正时,应戴激光防护眼镜,以防止激光辐射。

5.20.4 激光系统工作区域内不准许有易燃、易爆材料。

5.20.5 在开启光束屏蔽或激光器罩壳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造成人员伤害。

5.20.6 在激光器或光束导向系统开启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保养时,现场人员应戴激光防护眼镜。

不准许非专业人员在激光器或光束导向系统开启时操作激光系统。

6 事故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6.1 事故应急预案6.1.1 企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AQ/T 9002-2006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a)《燃气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应急预案》;b)《火灾事故应急预案》;c)《重大人员伤害事故应急预案》;d)《酸液、碱液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e)《自然灾害抢险救援预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