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大学遗传学试卷

海南大学遗传学试卷


答:依题意,3对基因的作用为互补作用。 A_ C_ R _的有
色子粒植株与aaccRR 杂交时,可看成是A_ C_ 与aacc
的测交,由测交结果可推知, A_ C_ 的基因型为AACc或 AaCC;同理,由(2)可推知 A_ R_ 的基因型为AaRr;
由(3)可推知 C_ R_ 的基因型为CcRR或CCRr 。
11.光颖、抗锈、无芒(ppRRAA)小麦和毛颖、感锈、有 芒(PPrraa)小麦杂交,希望从F3选出毛颖、抗锈、无芒 (PPRRAA)的小麦10株,在F2群体中至少应选择表现型为 毛颖、抗锈、无芒(P_R_A_)小麦几株?

答:要从F3 选出毛颖、抗锈、无芒(PPRRAA) 的纯合小麦株系,则需在F2群体中选出纯合基因 型(PPRRAA)的植株。因为F2群体中能产生 PPRRAA的概率为1/27,所以在F2群体中至少应 选择表现为(P_R_A_)的小麦植株: 1/27 = 10 /X X=10×27=270(株)
习题解
5.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粒 玉米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子实,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 甜粒的子实,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怎么样验证解释? 答:⑴.为胚乳直感现象,在甜粒玉米果穗上有的子粒胚乳 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出父本非甜显性特性的子实。原因: 由于玉米为异花授粉植物,间行种植出现互相授粉,并说明甜 粒和非甜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且非甜粒为显性性状,甜粒为隐 性性状(假设A为非甜粒基因,a为甜粒基因)。 ⑵.用以下方法验证: 测交法:将甜粒玉米果穗上所结非甜玉米的子实播种,与 纯种非甜玉米测交,其后代的非甜粒和甜粒各占一半,既基因 型为:Aa×aa=1:1,说明上述解释正确。 自交法:将甜粒玉米果穗上所结非甜玉米的子实播种,使 该套袋自交,自交后代性状比若为3:1,则上述解释正确。
14. 设玉米子粒有色是独立遗传的三显性基因互作的结果, 基因型为A_ C_ R _的子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子粒均无色。 有色子粒植株与以下3个纯合品系分别杂交,获得下列结果: (1)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子粒 (2)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25%有色子粒 (3)与AAccrr品系杂交,获得50%有色子粒 问这些有色子粒亲本是怎样的基因型?
9.大麦的刺芒R对光芒r为显性,黑稃B对白稃b为显性。现 有甲品种为白稃,但具有刺芒;而乙品种为光芒,但为黑稃。 怎样获得白稃光芒的新品种?(设品种的性状是纯合的) 答:甲、乙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为bbRR和BBrr,将 两者杂交,得到F1(BbRr),经自交得到F2,从中可分 离出白稃光芒(bbrr)的材料,经多代选育可培育出白稃 光芒的新品种。
综上所述, A_ C_ R _的有色子粒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Aa CC R r
16.假定某个二倍体物种含有4个复等位基因(如a1、a2、 a3、a4),试决定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可能有几种基因组合? ⑴. 一条染色体;⑵. 一个个体;⑶. 一个群体。 答:a1、a2、a3、a4为4个复等位基因,故: ⑴.一条染色体上只能有a1或a2或a3或a4; ⑵.一个个体:正常的二倍体物种只含有其中的两个, 故一个个体的基因组合是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或 a1a2或a1a3或a1a4或a2a3或a2a4或a3a4; ⑶.一个群体中则a1a1、a2a2、a3a3、a4a4、a1a2、 a1a3、a1a4、a2a3、a2a4、a3a4等基因组合均可能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