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考试批次《纳税会计》结课作业学生姓名: 刘成勋学习中心 :济宁学习中心学号:140306237020001 考号:0044228专业 :会计学年级层次:201403高起专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纳税会计》结课作业业务题(本大题共10小题,请任选其中四道题作答,每小题25分,总分100分)一、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013年12月初,A材料账面余额90000元,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5日,购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费4000元(已取得运输发票),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运输费用的增值税扣除率7%。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70000元,支付加工费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20日,领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 材料的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
(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在材料资料(1)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包括哪些。
2.根据资料(1),做出甲企业采购A材料的会计处理。
3.根据资料(2),计算甲企业委托加工业务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4.根据资料(3),做出甲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日常维修领用A材料会计分录。
5.根据期初材料(1)-(4),计算甲企业31日A材料结存成本。
答案:1.计入A材料实际采购成本=300000+1000+4000(1-7%)=304720元借:原材料-A材料3047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280[51000+(4000*7%)]贷:银行存款 3560002.1)借:委托加工物资 70000贷:原材料700002)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贷:银行存款 234003)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委托加工物资成本=70000+20000=900004)借:原材料-B材料9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900003.借:在建工程 70200贷:原材料 6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02004.借:生产成本 15000贷:原材料 150005.甲企业31日A材料结存成本=90000+304720-60000-15000=319720元七、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该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4年5月份,该企业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5月份开始生产甲、乙产品,当月投产甲产品270件,耗用材料4800千克;投产乙产品216件,耗用材料4000千克,材料每千克成本为40元,原材料按生产进度陆续投入。
(2)5月份发生生产工人薪酬100000元,总部管理人员薪酬30000元,制造费用80000元,期末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
当月,甲、乙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600小时,400小时(3)月末,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
当月甲产品完工23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乙产品完工184件,月末在产品32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4)本月发出甲产品200件,其中,销售甲产品150件(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每件不含税售价为1500元,与计税价格一致,50件用于企业仓库建设,该工程尚未完工。
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料(1),计算甲、乙产品耗用原材料费用。
2、根据资料(2),计算甲产品分配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
3、根据资料(1)至(3),计算甲完工产品各项成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4、根据资料(1)至(4),计算企业5月份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并做出相关分录。
答案:1、根据资料当月投产甲产品270件,耗用材料4800千克;投产乙产品216件,耗用材料4000千克,材料每千克成本为40元,则甲产品耗用的原材料=耗用的数量乘以单位成本=48000×40=192000乙产品耗用的原材料=耗用的数量乘以单位成本=4000×40=1600002、根据资料(2)可知甲乙产品共负担职工薪酬100000(因为总部管理人员的薪酬通过管理费用核算,则不考虑)甲乙产品共负担的制造费用=80000按照工时比例分配,则甲产品的分配比例=甲产品耗用总工时/(甲产品耗用总工时+乙产品耗用总工时)=600/(600+400)=0.6乙产品的分配比例=乙产品耗用总工时/(甲产品耗用总工时+乙产品耗用总工时)=400/(600+400)=0.4则甲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80000×0.6=48000甲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100000×0.6=600003、根据资料(1)(2)可以得到甲产品共耗用直接材料192000(小题1)甲产品共负担直接人工60000(小题2)甲产品共负担制造费用48000(小题2)根据资料(3)可知当月甲产品完工23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则甲产品的约当产量为=230+40×50%则将各个项目的总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分配,即用总的费用/约当产量则直接材料的分配率=192000/(230+40×50%)=768(因为直接材料是按生产进度陆续投入的,所以也是要计算约当产量)则完工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完工产品数量×直接材料的分配率=230×768=176640直接人工的分配率=60000/(230+40×50%)=240则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直接人工=完工产品数量×直接人工的分配率=230×240=55200制造费用分配率=48000/(230+40×50%)=192则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完工产品数量×制造费用的分配率=230×192=44160则甲完工产品成本总额=176640+55200+44160=2760004、根据小题1、2、3可知甲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76000/230=1200则根据资料(4)的会计处理:销售150件:借:银行存款263250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150=22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8250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150×1200=180000贷:库存商品18000050件用于仓库建设:即自产产品用于不动产,视同销售,不确认收入:因为尚未完工,则计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135000贷:库存商品50×1200=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5000九、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2014年发生固定资产业务如下:(1)1月20日,企业管理部门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A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478万元,增值税为81.26万元,另发生运杂费2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2)A设备经过调试后,于1月22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10年,净残值为23万元,决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3)7月15日,企业生产车间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B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为102万元,另发生保险费10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4)8月19日,将B设备投入安装,以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费10万元。
B设备于8月25日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
(5)B设备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预计总工时为2万小时。
9月,B设备实际使用工时为200小时。
假定购入上述设备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2014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1)编制甲企业2014年1月20日购入A设备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企业2014年2月A设备的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3)编制甲企业2014年7月15日购入B设备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企业2014年8月安装B设备及其投入使用的会计分录。
(5)计算甲企业2014年9月B设备的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1)编制甲企业2014年1月20日购入A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A设备 478+2=48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81.26贷:银行存款 480+81.26=561.26(2)计算甲企业2014年2月A设备的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2月折旧额=480/10X2/12=8借:管理费用 8贷:累计折旧 8(3)编制甲企业2014年7月15日购入B设备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102贷:银行存款 702(4)编制甲企业2014年8月安装B设备及其投入使用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10贷:银行存款 10借:固定资产 610贷:在建工程610(5)计算甲企业2014年9月B设备的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单位工作折旧额=(原值-残值)/总工时=(610-20)/20000=0.0295本月折旧额=本月工作工时*单位工作折旧额=200X0.0295=5.9借:制造费用 5.9贷:累计折旧 5.9十、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确认销售收入时逐笔结转销售成本。
2014年12月份,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12月2日,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销售价格为600万元,实际成本为540万元。
产品已发出,款项存入银行。
销售前,该产品已计提跌价准备5万元。
(2) 12月8日,收到丙公司退回的B产品并验收入库,当日支付退货款并收到经税务机关出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
该批产品系当年8月份售出并己确认销售收入,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实际成本为120万元。
(3) 12月10日,与丁公司签订为期6个月的劳务合同,合同总价款为400万元,待完工时一次性收取。
至12月31日,实际发生劳务成本5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估计为完成该合同还将发生劳务成本150万元。
假定该项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甲公司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劳务的完工进度;该劳务不属于增值税应税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