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研究(相关研究综述)
从查询的相关资料发现,国内关于“国际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国际理解教育的界定:包括国际理解教育的定义、内容、特征及意义等内容。
(杨小玲: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6;杨丽宁:国际理解教育——学会理解与共存的教育,基础教育参考,2003)
2、国际理解教育的背景及其发展历程:梳理了国际理解教育担负的使命,以及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教育在实现各国各民族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任务。
(周汶霏: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山东大学,2010)(周汶霏,2010 )
3、国际理解教育实践:
(1)国际理解教育中的课程资源开发:……;
(2)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国际理解教育:……;
(3)国际理解教育的活动设计:……;
(4)国际理解教育中的评价研究:关注如何充分利用评价手段,使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感悟,形成正确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魏亚琴:信息环境下中小学生国际文化理解教育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前景和意义,信息技术教育,2005;王传兵:中学地理与国际理解教育.教学月刊,2006第1期)
4、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现状研究:总结了各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
一些基本情况,如最初开展的时间、其主要内容等。
同时还总结了实践中的共同点及存在的问题。
(夏灵: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以电影票教学与交流项目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10;余静:韩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及其启示,华东师范大学,2011)
从以上研究发现,国内对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在幼儿阶段还缺少理论及实践研究。
本课题拟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幼儿园开展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