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B)正式实施。
A、2001年10月27日B、2002年5月1日C、2002年1月1日2、职业病指(B)。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3、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C)。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4、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C)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物理、化学因素B、粉尘、物理、放射C、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5、(B)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职业病病人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6、依据法律规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及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机关是(A)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7、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C)。
A、同时设计,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8、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A)。
A、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B、警示标识C、警示说明和警示语言9、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B)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A、必要时B、定期C、不定期1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A)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B、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C、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11、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C)A、呼吸道B、皮肤和消化道C、呼吸道、皮肤、消化道12、2009年媒体披露的(C)暴露出我国职业病防治领域中的一些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再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A、福建省仙游县外来农民工患职业病事件B、河北省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事件C、河南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13、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C)明确了职业病防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A、国家职业病防治纲要B、国家职业卫生标准C、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14、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以及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工作由(B)负责。
A、安全生产监管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15、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A)。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C、满足生产要求16、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B)。
A、棉纱口罩B、防尘口罩C、防毒面具17、尘肺病的早期主要症状是(B)。
A、发热鼻塞、四肢酸疼、咳嗽咯痰等B、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C、肋下隐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等18、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到2015年,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和控制效果评价率分别达到(B)以上。
C、50%和75%B、60%和65%A、70%和80%19、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解除劳动合同C、调离原岗位,并爰善安置20、进行职业病诊断重要的前提条件是(C)。
A、症状和体征B、实验室检查C、职业史21、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B)和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A、病人的职业史B、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C、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既往病史22、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B)提出赔偿要求。
A、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用人单位C、行业主管部门23、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B)。
A、消防设施B、泄险区C、隔离墙24、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被检查单位应当(C),不得拒绝和阻碍。
A、停止作业并接受检查B、认真对待C、接受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25、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A)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卫生行政部门B、建设行政部门C、环境保护行政部门26、工作场所的生产布局应当符合(B)。
A、效益原则B、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C、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27、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B)。
A、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C、根据单位领导研宄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28、生产经营单位的(A)对本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B、安全管理人员C、安全负责人29、《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是(A)。
A、除煤矿企业以外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B、煤矿企业C、危化企业30、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C)的罚款。
A、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B、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C、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31、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B)举报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和职业危害事故。
A、公安部门C、地方人民政府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32、生产经营单位的(A)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A、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B、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C、安全管理人员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3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A)的职业健康培训和()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A、上岗前、在岗期间B、上岗中、离岗期间C、上岗后、在岗期间34、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C)。
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A、控制效果评价B、验收评价C、预评价35、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C)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
防治专篇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A、可行性论证阶段B、施工建设阶段C、初步设计阶段36、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A)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标本兼治、防治结合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7、消除尘肺病的关键是(C)A、经常轮换工种B、搞好治疗C、搞好防尘38、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A)。
A、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B、可以边治理边生产C、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即可39、有下列(A)病症的人员,可以从事接尘作业。
A、胃炎B、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C、心、血管器质性疾病40、各企业、事业单位对己确诊为尘肺的职工,(A)。
A、必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B、尊重病人意愿,是否继续从事粉尘作业C、由单位决定,是否从事粉尘作业41、对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给工人配发了职业病防护用品,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可以放松B、职业病防护用品市场上品种繁多,可以随便购买C、所购买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42、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A)。
A、国家职业卫生标准B、世界卫生组织标准C、国际劳工组织标准43、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康权益受到侵犯应如何举报投诉?(A)A、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B、向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举报投诉C、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44、自身的职业健建设项目在(A),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A、竣工验收前B、竣工验收中C、竣工验收后45、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C)备案。
A、地方人民政府B、卫生监督管理部门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46、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A)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A、操作规程B、管理措施C、防护措施47、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B)、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A、同时验收B、同时施工C、同时论证48、(B)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使用,不得发放钱物替代发放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A、危化企业B、生产经营单位C、机械加工企业4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A)的维护、保养,确保防护用品有效。
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己经失效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A、经常性B、定期性C、永久性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A)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50、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公A、设有专人B、设有兼职人员C、设有兼职安全员51、生产经营单位未提供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口或者提供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逾期未改正的,(B)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A、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B、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C、处1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52、生产经营单位在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立即确合职业健康环采取措施进行(B),确保其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A、停业并治理B、整改和治理C、停业并整改53、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A)复印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A、职业健康监护档案B、体检档案C、个人档案54、生产经营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应当知悉其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