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应加热电源的调功方式探讨

感应加热电源的调功方式探讨


的电力电子技术正方兴未艾地在
世 界 上 发 展 。本 文 介 绍 的 调 频 调 功
方式简单可靠, 整机效率高, 大大
降低能耗,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工
艺要求, 这在用户的实际应用中已 得到验证。
图2 SG3525与X9312之间的部 分连线图
学习的最佳单位, 一个班级是一个大团队, 每个组又是一个小团队, 利 用汽车故障原因树枝图分析教学法,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 教学 中进行的讨论和深度会谈, 可以让每个成员充分的开放自己的思想, 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 在通过交融的过程中营造出团队学习的氛 围, 最终让每个同学分享专业学习的成果。
一 、各 种 调 功 方 式 的 简 介 : 感应加热主要用于工业快速、均匀加热。特点是随着加热 过程的 进行, 负载不断变化, 谐振频率变化, 功率因数变化, 质量因素变化, 这 样 必 须 对 逆 变 器 的 输 出 功 率 和 频 率 都 做 相 应 的 调 整 。功 率 调 节 方 式 有 三种:一是改变功率因数; 二是改变直流电压; 三是移相控 制调功; 四 是利用调频来调节输出功率。 1 、改 变 功 率 因 数 调 功 通 过 改 变 工 作 频 率 来 改 变 功 率 因 数 。通 常,为 减 小 器 件 开 关 损 耗 , 工作频率应大于谐振频率。若逆变器的工作电压不变, 则在谐振点附 近负载等效阻抗最低, 电流最大, 因而输出功率也最大。 当提高工作频率时阻抗也随之增大, 电流减小, 功率因数也减小, 因此输出功率随之减小。由此可见, 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可由工作频率 来调节, 特别当负载回路Q值较高时调节更灵敏。因此, 直流端可为三 相不控整流电源。逆变电路的 工作频率f的大小由所需的 功率 要 求 决 定。这种调功方法速度快, 整流电路简单。但是当所需功率很小时, 会 让系统工作在严重失谐的状态, 无功损耗大。 2 、整 流 侧 直 流 电 压 调 功 整流侧斩波调功的目的是改变直流端电压, 调节输出到负载的能 量。根据负载所需功率要求, 通过斩波器的占空比来调节。在稳态运行 过程中, 实时从谐振回路中反馈电流的变化, 从而了解负载的变化, 通 过与基准值比较获得占空比的大小。此方法控制简单方便, 且工作频 率与谐振频率可以同步, 功率因数高, 无功损耗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控制简单易行, 缺点是电路结构复杂, 体积较 大。 3 、移 相 控 制 调 功 移相调功是通过移相控制, 即 每个桥臂的两个开关管180度 互补 导通, 两个桥臂的导通角相差一个相位, 即移相角, 通过调节移相角的 大小调节负载电压的宽度, 从而调节输出功率。根据脉冲的作用先后 可把桥臂分为超前臂和滞后臂。移相调功时电路仍工作在谐振状态, 实现负载电压基波分量与负载电流同相。在两桥臂开关器件都关断 时, 由反并联二极管续流。 4 、调 频 的 方 式 来 调 节 输 出 功 率 日前, 超音频感应热处理电源采用桥式逆变电路, 可以通过调频 的方式来调节输出功率。为了减小逆变管的开关损耗, 逆变器的工作 频 率 大 于 其 谐 振 频 率 。若 逆 变 器 的 工 作 电 压 不 变 则 在 谐 振 点 附 近 的 输 出功率最大, 当提高逆变器工作频率时, 负载等效阻抗增高, 输出功率 减小, 输出功率因数很低, 而且逆变器主开关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 开 关损耗大, 效率低。超音频频感应热处理逆变电源采用串联谐振式全 桥DC/AC逆变电路, 以IGBT为主 开关器件, 由反馈电流进行 功率调节,
调节方案。
控制电路的核心为PWM控制器SG3525A, 用SG3525A发出的PWM
脉冲, 来控制逆变器T1、T4和T2、T3轮 流 导 通 , 从 而 控 制 逆 变 电 压 和 逆
变 频 率 。SG3525A的6脚 连 接 电 阻R, 改 变R的 大 小 , 这 样 就 可 调 控
SG3525输 出 的PWM脉 冲 频 率 。同 时 通 过 调 节SG3525的9脚 电 压 来 改 变
我们知道, 只要逆变元件IGBT的 导 通 频 率f与f0相 一 致 时 , 振 荡 槽
路中感抗与容抗相等, 电抗为 零, 复阻抗Z=R, 电 路 此 时 的 工 作 状 况 成
为谐振, 直流侧电流( Id=Ud/R) 为 最大。根据上述原理, 只要改 变导通
Hale Waihona Puke 频率f, 保持直流侧有最大电流, 就能保证电路总处 于谐振状态。图3.3
数接近或等于1的准谐振或谐 振状态, 就必须使IGBT的逆变导 通频率f
去跟随负载频率f0的改 变, 这就是所谓的频率跟踪 。 而 手 动 方 式 改 变
触发频率f将无法满足固有谐振频率f0变 化速度和精度的要求。为此,
我们设计采用单片机加数字电位器, 利用反馈网络控制SG3525的振荡
频率, 来完成频率跟踪的目的。单片机可以选用AT89C52系列。
用频率跟踪电路控制逆
变器的工作频率, 使逆
变器始终工作于谐振状
态, 逆变器输出功率因
数 接 近 于 1, 而 且 IGBT
能始终工作在准零电流
开关状态, 整机工作效
率较高。
二、调频控制方式
图1频率跟踪原理功能方框图
的实现方案
综合以上几种方式的比较, 可以看出, 调频的调功简单易行, 可靠
性好, 整机工作效率较高, 下面主要介绍一种应用单片机控制的频率
表 示 以 直 流 侧 电 流 Id 为 控 制 目 标 的 闭 环 系 统 图 。 前 面 已 经 述 及 ,
SG3525具有振荡频率可调、脉冲宽度可调、脉冲禁止等功能, 其振荡频
率为
数 字 电 位 器X9312WP是 一 种 通 过 改 变 输 入 电 压 而 改 变 输 出 电 阻
的集成电路。
感应加热电源从总体上来说, 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整流器 、滤波环 节、逆变器、谐振槽路以及控制和保护环节。输入为 三相工频( 50Hz) , 经整流环节成为脉动直流电, 在经过滤波环节成为光滑的直流电, 此 平 滑 的 直 流 电 经 过 其 后 的 逆 变 器 环 节 变 为 一 定 频 率 的 交 流 电 压 。交 流 电压再通过感应线圈传递给被加热负载。
在上图中, 电流传感器I的感应输出电流输入到单片机系统中, 经
单片机系统运行输出并保存传感器I的直流电流最大时使对应的一个
0?5V的直流电压信号至数字电位器X9312WP, 数字电位器有256抽头,
可 输 出 的 阻 值 范 围 为0?100KΩ。 具 体 连 接 如 图 2 所 示 , 数 字 电 位 器
X9312WP的 输 出 阻 值 的 改 变 引 起RT阻 值 的 变 化 , RT的 改 变 从 而 促 使
脉冲宽度调制 器SG3525的输出频率发生变化, 逆变 频率f不断改变并
以次来保持最大电流, 即保持电路
总处在谐振状态。
三 、结 语
进 入21世 纪 以 来 , 作 为 强 电-
弱电 接 口 、推 进 现 代 制 造 技 术 关 键
人 智 商 往 往 都 在120以 上 , 而 整 体 智 商 只 有62, 以 致 造 成 三 个 诸 葛 亮 , 变成一个臭皮匠, 使得一个团队难有所为。为什么? 原因是这个团队的 整体搭配不好, 众多的个人力量因为缺少一致的共同目标而相互抵 消, 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团队的力量。团队学习正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 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不但能帮助团队形成良好的整体搭 配, 而且能形成团队的知识共享, 产生新的组合, 使团队智慧超过个人 智慧的总和, 对复杂问题做到比个人更有洞察力、更为聪明, 使 整体产 生出色的效果, 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学习方式更快。班级是学生
感应加热电源的水平与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当 前功率器件在性能上的不断完善, 使得感应加热电源的发展趋势注重 电源和负载的最佳匹配。由于感应加热电源多用于工业现场, 其运行 工况比较复杂, 它的负载对象也各式各样, 而电源逆变器与负载是一 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之间的配置方式将直接影响到电源的功率利用系 数。因此, 以后感应加热电源的研制过程中肯定会更多的考虑到电源 负载的实际情况, 设计出整体性能、效率更佳的感应加热电源。
206
科技动态
感应加热电源的调功方式探讨
高寒
潍坊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感应加热技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果, 尤其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 固态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与发展, 使感应加 热技术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发生更紧密的联系,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 挥了重大的作用,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感应加热技术的研究发展。
输出脉宽。
感应加热电源在加热过程中, 由于负载( 特别是铁磁物质) 随着温
度的变化( 特 别 是 在 居 里 点 ) 会 引 起 振 荡 槽 路 中 电 感L的 电 感 量 变 化 ,
从 而 引 起 负 载 回 路 固 有 谐 振 频 率 的 变 化 。为 了 使 逆 变 器 工 作 在 功 率 因
参考文献: 刘 越 琪 主 编.发 动 机 电 控 技 术.北 京 :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2005.7 李 军 主 编.汽 车 使 用 性 能 与 检 测 技 术.北 京 :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2006.7 张 声 雄 主 编.第 五 项 修 炼.上 海 : 上 海 三 联 书 店 出 版 社.2002.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