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人的性节日

日本人的性节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日本人的性节日篇一:日本十二大传统节日日本十二大传统节日日本元旦:1月1日日本新年实际上就是元旦,每年的12月29日——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

新年期间,男女老少都穿上传统节日的服装,别有一番日式风情。

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之为“大晦日”,也就是除夕日。

除夕晚上,日本人称之为“除夜”,除夜时他们祈求神灵托福,送走烦恼的旧年,迎来美好的新年,称之为“初诣”。

除夕午夜,各处城乡庙宇分别敲钟108下,以此驱除邪恶,日本人则静坐聆听“除夜之钟”,钟声停歇就意味新年的来到。

人们便离座上床睡觉,希望得一好梦。

元旦早上,家人围坐在一起,互相讲述除夕做的梦,以测吉凶。

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

1--3日为“三贺日:。

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新年还是个“吃”的节日,各国人民都以食用自己民族的食物来祈求好运。

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

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现日本多数城里人已放弃新年吃素匀惯,改在“除夜”吃一餐空心面条,以祝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

日本人很有生意头脑,每逢新年,日本许多百货商店都回售卖福袋,纵使购买者不知是什么东西,但是装载福袋里的商品价格肯定超越了福袋的价格。

每年元月二月许许多多的日本妇女都会一早就蜂拥至百货商店竞相购买福袋。

每逢年暮,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会参与忘年会,在忘年会上敬请享受饭菜和酒,忘去过去一年的不利,迎新春得一年来临。

日本人在“正日”这一天品尝“正月料理”,早餐是很丰盛的,吃沙糖芋艿荞麦面吃专门为新年做的菜:青鱼子黑豆用酱油和糖煮的小鱼干等,予以子孙繁盛,身体健康。

按照日本的风俗,传统的教厅级公司都在门口装饰门松(由松,竹,梅最成的装饰品),医师开运。

这有点像我们新年贴春联一样。

新年的大年初一,大家到神社或寺庙里参拜,大部分人去神社参拜,这是是巫女忙碌的时候了。

拜完年之后,一般人们都会去求个神签占卜一下来年命运程。

做法事先从神社的签桶里抽一个木签,然后按照目前上的号码可以得到一张纸签——“神签”。

根据日本的习惯,如果前上的结果不太理想,则将签系在神社或者寺庙内的树上或其他指定地方,以此来祈祷事态好转。

新年大竹班子也是日本人过新年的娱乐,打羽子板原先是中国的游戏,室町时代传入日本。

输了的那一方要受罚,在脸上画圈圈。

1日语学习微信号:izaodaoQQ群:191700390除了羽子板,新年那天大家还可以一起玩日式纸牌转陀螺拍花皮球放风筝等日式传统游戏。

日本成人节:1月15日在日本,每年的1月15日,凡年满20岁的青年男女都穿上节日盛装,到会堂或会馆举行“成人式”庆祝活动,以标志跨入成年人行列。

成人节的前身是古代的“元服”。

据记载,“元服”盛行于奈良和平安时代,主要在皇家和皇族中举行。

凡参加过“元服式”的13至于16岁的女子,便可梳成人发型,穿成人服装,以示进入成人期。

这种“元服式”逐渐演变,到1948年正式定为“成人节”。

在日本成人节是个大节,它受到本人、家庭以及社会的普遍重视。

这天,年满二十岁的日本男女青年,都要穿上漂亮的传统和服或西装,庆祝自己被纳入成年的行列。

有成人青年的家庭,一般都要举行家庭庆祝会,或在餐厅举行。

各城镇、乡村的政府机构,也会在这天,把成人的青年集中起来,举行庆祝活动。

我曾参加过玉县川越市政府举办的一次成人式,出席的男女青年有好几百,政府官员则从市长、市议会会长到选举管理委员会及教育委员会的负责人都参加。

成人式上,向所有参加者散发了市长的贺词以及有关选举知识的小册子,市长、其他政府官员以及青年代表分别讲了话,气氛庄重。

从“未成年人”到加入“成年”行列,这自然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

在日本,政府规定,年满20岁的青年就开始享有选举权。

因此,在日本政府机构举行的成人式活动中,日本政府官员除了祝贺、勉励青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他们在今后不平坦的生活道路上勇往直前的同时,还往往强调要珍视首次取得的选举权。

我读川越市长在成人式上的贺词,觉得值得注意的还有他们对日本社会国际化的重视,希望现在的青年要努力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使自己成为“国际人”、“地球人”,这种想法不能不说是有远见的。

川越市政府近年曾多次组织日本青少年赴国外(包括到中国)考察,这是他们为使本市青年人成为“国际人”“地球人”的努力之一。

日本的成人节源于古代的成人仪礼,而日本古代的成人仪礼受到过中国“冠礼”的影响,所谓“冠礼”,指男子成年时举行的一种加冠的礼仪。

从加冠这天起,冠者便被社会承认为已经成年。

日本仿我国旧礼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

按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冠日多选甲子、丙寅吉日,特别以正月为大吉。

现在日本之成人节取1月15日,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成人礼仪从前是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并且具有多重性格的礼仪,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原始的成年礼仪包括体力考验、性的允诺以及身体的变形装饰等内容,它是以肉体的变化使个人自觉意识到社会地位的变化,以确立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较之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现在的成人礼仪(包括日本的成人节礼仪)无疑是象征性的,但其文化内涵仍然一如既往,日本人能将这种礼仪传承至今且有所发扬光大,这反映了他们的一种智慧。

2日语学习微信号:izaodaoQQ群:191700390日本建国纪念日:2月11日2月11日是建国纪念日,它是为了使日本人想起自己国家的建立、培养爱国之情的国家性节日。

1873年1月,日本从传统旧历,也就是基于月亮的圆缺制定的阴历,转变成公历纪年法。

那时,人们把日本的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登基的日子作为国家节日,命名为“纪元节”。

按照日本最早的敕撰史书《日本书纪》中的日期对照表计算,决定将阳历2月11日作为登基的日子。

(然而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日本书纪》中所描述的神武天皇登基并不是一个历史事实而只是民间传说。

)二战之前,全日本的政府机关和学校在建国纪念日这天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但是二战后,这一节日由于各种原因被取消了。

仍然有许多人对它的逝去表示遗憾,所以在1966年,这一天又再一次被确定为建国纪念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日本女儿节:3月3日3月3日是日本传统的女儿节。

日本女儿节缘起中国传统的上巳节,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延伸和发展。

每逢此时,有女孩的人家都会摆出做工精湛、造型华美的宫装人偶来祝福女孩幸福平安,健康成长。

如果大家喜欢看动漫或者日剧,对女儿节一定不会陌生,那天,很多纸做的人偶或者木制人偶都随水飘去.....他们的风俗认为:让人偶为人们带走更多的疾病和悲伤!女儿节本来只是八世纪平安时代宫廷贵族女子之间,互相在纸偶人身上换穿衣裳的游戏,与现代小女孩办的家家酒游戏类似。

流传到十三世纪室町时代时,才逐渐统一在三月三日过节。

直至十六世纪江户时代,这个节日才在庶民之间盛行起来;也是在江户时代,开始装饰起雏偶人。

女儿节的正式名称是「雏祭」(hinamaturi),又因为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所以也称为「桃花节」。

这天,如果家中有未满周岁的女儿,当母亲的就得准备「散寿司饭」(寿司饭上添加许多鱼介、蛋丝等)与蛤蜊汤,招待来庆贺节日的亲朋好友们。

「散寿司饭」因为看上去鲜艳华丽,很适合女儿节的主菜;蛤蜊汤是因为蛤蜊的贝壳,只能是唯一的一对,所以象征女孩子的贞操。

其实,说穿了也只是这个时期恰好是蛤蜊盛产期,可以吃到新鲜的鱼介类而已。

因为是女儿当家作主的节日,所以雏偶人通常也是娘家外公外婆赠送的。

现代家庭都是外公外婆事前先包好红包,让年轻夫妇们去选购自己中意的雏偶人,其它伯叔姑姨们则是当天包红包来。

雏坛上的雏偶人,大约摆饰一个月后,才小心翼翼地收存起来,等第二年时再拿出来重新摆饰。

至于返礼,以前是红豆饭与红、白四方糖,现在已经不再计较非红豆饭不可了,一盒馅饼附上娃娃照片就行。

3日语学习微信号:izaodaoQQ群:191700390摆放人偶是女儿节的最大特征,这些身穿锦衣的宫装人偶以精美华丽和做工细腻著称。

女儿节人偶的摆放非常讲究,在特制的雏坛上,一般为3层、5层和7层等奇数排列。

一个标准的人偶雏坛的顶层为“天子与太后”,以下各层可根据需要配以三女官、负责奏乐的五雏童、侍从以及听差等。

在摆放人偶的同时,还要辅以“桃花、灯笼、梳妆台、日用品”等装饰,一些地方的习惯中还会放上白酒和菱饼等食品。

女儿节的人偶一般在3月3日之前数日开始摆放,结束后则要及时收藏起来留待来年再用。

据说,一旦人偶摆放时间过长,将会影响女儿的婚嫁。

从女儿节的人偶规格往往可以判断出某个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会地位,同时它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人偶的摆放数量和奢华程度都达到顶峰。

如果祖先是声名显赫的世家,家中摆放的人偶甚至有几百年的历史,可列为国家指定的特别文物。

女儿节正是樱花灿烂的时候,大人们会用樱树的叶子做成樱花糕给女儿们吃,希望自己的女儿能长得象樱花一样美丽。

日本春分节:3月21日3月21日是日本春分节(每年略有变动)。

春分之日即"春之彼岸"的中心日。

是扫墓、祭拜祖先的日子。

歌颂自然,怜爱生物。

日本的佛教,从平安时代左右,在春秋时举办彼岸会(higane),为了到顿悟的彼岸举办法事。

还有,土思想扩展的同时,人们相信在彼岸中日(chuunichi)的黄昏,面向落日念唱佛经,死后就可前往西方的极乐净土。

但是,佛教没有崇拜祖先灵魂的思想,所以一般认为这是佛教结合了日本古来的风俗习惯。

明治时代以来,在宫中进行的春秋皇祭祖灵,从祖先供养的风俗习惯,可窥视佛教色彩在宫中仪式化。

春分·秋分之日的宗旨,可以说是追溯到日本本来的自然观。

日本孟兰盆节(お盆おぼん):8月15日在日本的一年中,在夏季将近时(8月15日左右),全国都会放假一周左右,而这时离家在外的人都会聚集到家乡团聚,一起扫墓,供养祖先。

这就是日本最著名的传统民间节日--孟兰盆节(お盆おぼん)。

盂兰盆节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现在已成为日本仅次于元旦的盛大节日。

盂兰盆节是日本的传统节日,又称"魂祭"、"灯笼节"、"佛教万灵会"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现已是家庭团圆欢乐的节日。

由于孟兰盆节是仅次于黄金周假日的最长的一段休假,许多人回家省亲,所以这一时期回故乡的列车和公路十分拥挤,我们常常4日语学习微信号:izaodaoQQ群:191700390可以在这时期的报纸或杂志上看到“全民族大移动”(みんぞくだいいどう)这个词。

日本有的地方,为了供祖先在天之灵,在河里放置灯笼随波逐流,或者在黄瓜和茄子上插一双两股相连的简易筷子来供养,成为夏季日本的一大风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