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早上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一组的第三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下面我从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板书设计等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说教材内容和特点本组课文是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的,本专题是要让我们体会读书的乐趣,同时培养热爱读书的习惯。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
课文中作者以独自环绕世界旅行,只能选择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作为开篇,引出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观点。
在朴实的文字中,我们体会到作者“与书为侣”的读书情结;品尝到了作者在反复的读书中获取知识的惊喜和快乐;同时分享了作者读书的方法。
教材编排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以书为侣”的情感;二是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选择书为旅行伴侣的原因及反复读书的方法;三是让我们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三维目标,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生字词为导引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以及反复读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合作探究、个性研讨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体会到“与书为侣”的乐趣。
4、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的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以及反复读书的方法。
5、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受到的启示。
三、说教法立足校本资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特采用以下教法:1、朗读法。
古人曰:“口而诵,心而惟。
”说的是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
这话说出了朗读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通过接段式朗读、竞读、齐读、快速朗读等方式,使无声的语言成为有感情的音符,让文字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而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作者“与书为侣”的情感,并以此共鸣。
2、合作探究法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等多重的网状关系,而教学活动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
在教学中,我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以小组或者同桌讨论交流的形式来开展教学,充分发挥集体合作的智慧,创建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3、提问法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
而这样有活力的课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针对文本,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鲜明自己的个性观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学生的个性张扬。
四、说学法教与学是相铺相成的,本人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面和情感体验情况,特采用以下学法:1、朗读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手段来体会作者“与书为侣”的情感和反复读书的方法。
2、谈论法:创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倡导个性交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一)导入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活动。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话题,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就是教学的切入点。
好的切入点,可以让课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所以我在导入这块进行了这样的设计:由生字“娱”导入课题(1)教师小卡片出示“娱”,提问:大家认识这个汉字吗?谁来给它组个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娱乐”一词,然后让学生明确“娱乐”一词的意思,即使人快乐;消遣;快乐有趣的活动。
(2)接着教师创设漫谈话题:繁忙的工作或者学习之余,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谁来谈谈?让学生各抒己见。
在学生充分发表个性见解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出示教具:一副图画、一本书、一盒扑克牌、一只口琴。
开设切入课题的问题:现在,如果给你们一次环绕世界旅行的机会,如果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样?接着让学生进行选择性发言。
(3)而后教师小结中切入课题:大家都谈了自己娱乐方式,老师对你们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的距离又拉近了,真好。
可你们知道生活在英国的作家尤安·艾肯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的态度是怎样的?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英国,走近尤安·艾肯,去倾听他内心的声音。
这样安排导入课题的目的是:⑴利用本课生字“娱”来导入课题,既落实课本知识点的教学,又延伸的学生知识面;⑵开设漫谈话题,能营造和谐积极的沟通氛围,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⑶漫谈话题的小结,可以让学生从个性思维的发射言谈中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
(二)、学习课文在这一板块上,我设计了四个小模板:1、放情朗读,体会“与书为侣”的情结。
让学生用火车接龙式接读课文,即分段朗读课文,朗读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朗读评议。
这样安排的意图是:创设浓烈的读书氛围,扩大学生的课堂参与面度,尽早进入文本的氛围,为下面文本的研读开辟道路。
2、合作探究,品“与书为侣”之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为了落实教学的重点,我抓住课文的标题和文本重点段落来进行教学。
⑴、从标题入手,设计悬念,激起兴趣。
教师小卡片出示“侣”提问:大家认识这个汉字吗?谁给它组个词?在大家回答的基础上引出“伴侣”一词,然后让学生明确“伴侣”一词的意思,即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者旅行的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标题的理解:真棒!把在一起生活、工作或者旅行的人当做伴侣,可看出彼此之间是有一定感情的。
那在标题中,我们看出作者的伴侣是什么?谁来说说对标题的了解?在学生理解标题意思的基础上,教师小结中进入文本。
这样安排切入文本的意图是:A、抓标题中的“侣”作为切入口,既落实了文本知识点的教学,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抓重点语段,品析语句,体会作者对书的情结教师引语:在标题中,我们知道作者走遍天下都把书当成自己的伴侣,在生命中时刻相伴,共担风雨,共享喜怒哀乐。
那作者环绕世界旅行的伴侣的选择毫无疑问就是书本了,那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的第五段和第六段,并品析相关句子来探究其原因。
通过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最后教师汇总:原因一是作者对书有浓厚的感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家人,带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出行,是一件快事;二是不管看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得到新收获,给人以不尽的精神享受。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抓重点语段,品析句子,是精读课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又能焕发学生的情感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即落实了课文的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⑶、抓重点词语,理解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和启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分享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以及受到的启示。
教师提问:作者爱书,把书当做是自己的伴侣,并在反复的读书中发现新东西,得到新收获,那作者读书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又受到怎样的启示?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教师出示第七自然段,让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抓住“首先”、“然后”、“最后”等关键词语理解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并进行背诵指导,最后在讨论中明确作者读书的方法给我们的启示:即它提示我们读书不要浅尝辄止,要从多角度反复读书,把书中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以重点词语为引子,让学生一目了然文段的内容,落实教学的难点,同时培养了背诵语段的技能。
3、个性交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问:课文中,我们分享了作者读书的方法,相信大家在平时的读书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谈谈,好吗?(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个性交流,汇总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4、筛选朗读,再现作者的读书情怀让学生筛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语句来小组中竞读,然后评议朗读情况。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又达到语文积累的效果。
(三)、总结全文在这块上,我让学生谈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最后我再来汇总。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利用总结课文这一模板,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从学生的反馈中检查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语段或者句子。
3、背诵第七自然段。
文章5、钓鱼的启示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1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作者是詹姆斯(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钓鱼的启示》是鲁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它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主要写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
本文分为钓鱼、放鱼、启示三部分。
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3、从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每个人都应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由于本课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比较多,所以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确定为:抓住重点句,体会詹姆斯钓到鲈鱼和放鱼的心情变化,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朗读感悟法。
讲授法可以让教师系统地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朗读感悟法,教师应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鼓励学生多读多想,读思结合,以此来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语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采用1、目标导学法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充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向,有的放矢2、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3、讨论-比较法针对学生情况及本课的重点、难点,采用问题比较法、谈话法、讨论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