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大青树下的小学人教部编版1.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一、设计理念: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一组教材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作者把状语前置,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画面的能力也更强。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方法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的基本思路,主要采用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读写结合,整体把握等方法,具体结合教学过程展开阐述。
四、教学预设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以下环节:(一)设疑问难,导入新课图片出现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是呀,有这么多小朋友在一起的小学那该多有意思呀。
我们把它称作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这样的设计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心神,释放学生的心智潜能。
以"一石击水"之势,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自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碰到生字词多读几次,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教师巡视,让学生充分地自由读。
边读边思考:课文都告诉了我们民族小学的什么呢【初读,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在初读环节上,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接触文本,在与文本充分接触中自主识字,走进文本,做到"不读熟,不开讲"。
】2、交流,学习生字课件出示:指名读,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再次理解课题:出示民族小学 "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随机提问:在这样的学校上课,感觉怎么样?奠定情感基调,顺利进入下文学习。
理清思路: 上学的路上—上课—下课(三)研读课文,感受"快乐"学习第一段1,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儿感受到小朋友的快乐。
2,学生自由读。
3,交流。
重点交流:"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4,想象训练: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一情景,引导学生围绕"当同学们碰见小鸟时会怎样向它们打招呼,碰见老师又是怎样问好的,经过国旗时,又是怎样做的呢 "这些问题展开想象,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这里的拓展想象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宣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
学习第三段1,引:上课了,校园里一下子变得( ),快读课文,你从哪儿都知道校园很安静2,引导学生在书中边找到相关的语句边读边把它划下来,再通过我的引导,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在学生读出安静的味道来后,紧接着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校园里这么安静 "。
3,过渡:是呀,多么安静的校园呀,下课后的校园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
学语文,留下什么?杨再隋说得好,留下语言印象。
这里,我通过扎扎实实读文字,品文字,悟方法,努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语言印象。
(四)指导写字1.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书写:教师重点指导"戴" "舞" "蝶" "雀"字的写法。
3.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4.评价:自评,互评。
五、板书设计:大青树下的小学上学的路上:快乐上课:安静下课[设计意图:本板书设计,一是突出主要内容,写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二是表现表达的情感自豪与赞美;三是能给孩子们直观的形象,教给孩子们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大青树下的小学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初步体会文章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体会描写窗外十分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作者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过渡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
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二1.哪些句子体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2.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的?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这时候,窗外(),()不摇了,()不叫了,()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地听着。
3.下课了,小学生们都做些什么呢?课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5.课外搜集有关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资料。
(二)小组交流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学环节预设与点拨预设1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不难知道大青树下的小学美在景色、衣着、行为、朗读声,难点在于朗读。
指导、体验朗读:景色美:通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体会景色美,并用温柔、欢快的语气朗读。
衣着美:通过观看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学生的图片,体会衣着美,并用高兴、自豪的语气朗读。
行为美:通过“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一句,体会同学们对动物的友好,对老师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并用欢快、真诚的语气朗读。
朗读声美:通过对窗外景物的描写,体会同学们朗读声的动听,朗读时语气要缓慢,读出校园的安静和朗读声的美妙。
预设2通过重点句子,体会校园的“静”以及动听的读书声。
参考答案: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预设3体会重点语句(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句话体现了民族团结。
(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句话表明窗外十分安静学生读书的声音十分动听。
(3)“大家在大青树下……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衬托出孩子们愉快的心情和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4)“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这句话体现了校园的一片祥和,让人对这所小学难以忘怀。
预设4有感情地朗读(1)“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这句话要用高兴、自豪的语气朗读。
(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这句话要读出孩子们愉快的心情。
四、检测环节1.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徳昂族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所学校里有、、、、五个民族的学生,表现了民族之间的精神。
2.体会下面两个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
(1)早晨,从山坡上,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2)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走来了。
这两句话第句话表达效果好。
因为3.想一想,把句子补充完整。
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我喜欢这所小学,因为。
我喜欢这所小学,因为。
我喜欢这所小学,因为。
4.拓展阅读。
我家的小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人流连忘返。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的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大人们在这里看报。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的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真惹人喜爱。
(1)填空。
我知道本段有句话,第二到九句是按(A.方位顺序 B.时间顺序)写的。
小院的西面是,北面有个,东面种着,南面是。
(2)“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3)本段中有两个表示“绿”的词语,请写下来:和。
五、本课小结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们生活得很快乐、很幸福。
我们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刻苦奋进。
六、板书设计大青树下的小学(欢乐美丽)上学路上不同民族好朋友来到学校打招呼、问好敬礼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尽情嬉戏校园铜钟、凤尾竹团结七、拓展阅读《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大青树下的小学∣人教(部编版)1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国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