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侵权责任法读书笔记

侵权责任法读书笔记

侵权责任法读书笔记篇一:侵权责任法学习笔记侵权责任法第一章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有侵害行为有损害事实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一、有侵害行为此处的侵害行为,是指只要客观上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就行,此与既往民法理论上所强调的“行为的违法性”要件截然不同。

所谓行为的违法性,是指对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

但第2条未要求侵害行为具有违法性。

二、有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没有损害后果,不会构成侵权责任,侵权责任不同于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构成并不以损失的存在为要件。

(1)民事权益,首先在“民事”二字。

(2)此处的权益,包括民事权利与利益1(3)此处的损害事实,包括财产权益损失,也包括非财产损害如人身权益损害(4)此处的民事权利唯独不包括债权1就财产损失而言,包括财产的积极损失与消极损失;。

前者,指现有财产的减少,如人身伤害中受害人所支出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都属于积极损失;后者,指应该增加的财产没有增加。

如因误工减少收入,或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收入减少或丧失。

三、侵害行为与损害事实间的因果关系只要损害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利益受损的结果也就是存在因果关系,同时损害本身又具有可补救性和确定性,即可追究责任。

否则,不构成侵权责任。

四、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民法将过错区分为故意、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区分标准是过错程度的大小。

故意,是指明知损害发生危险的存在而希望或者放任其发生。

过失,是指对损害的发生具有主观上的疏忽或者过于自信。

衡量行为人的行为的预见标准一般分为普通预见水平和专业预见水平。

前者是指一般人通常对事务应具备的预见能力,后者是不同专业的人对其专业范围内的事务通常具有的中等预见水平。

一般认为,一个专业人士违反了普通预见水平的,即构成重大过失。

由此,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的区别,一般场合下看行为人的身份,如果专业人员未尽到普通人的注意义务,则认为构成重大过失。

来看两例:(1)甲搬家公司指派员工郭某为徐某搬家,郭某担心人手不够,请同乡蒙某帮忙。

搬家途中,因郭某忘记拴上车厢挡板,蒙某从车上坠地受伤。

本例中,就郭某“忘记拴上车厢挡板”的行为肯定具有过失,再考虑到郭某作为搬家工人的专业背景,认定为构成重大过失。

(2)甲将数箱蜜蜂放在自家院中槐树下采蜜。

在乙家帮忙筹办婚宴的丙在帮乙喂猪时忘关猪圈,猪冲入甲家院内,撞翻蜂箱,使来甲家串门的丁被蛰伤,经住院治疗后痊愈。

本案中,丙的过失属于一般过失。

重要补充关于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最后要说明的是,上述一般侵权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对于特殊侵权责任而言,唯一的区别即在于第四个要件不需要具备,但前三个要件都是一样要求的。

第二章归责原则一、侵权责任归责原则适用的重要性对一个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在适用法律的时候,选择适用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错误的,那么这个案件的法律适用就会出现根本性错误,是不可挽救的,是彻底的适用法律错误。

二、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法》第6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举证责任。

受害人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其行为构成侵权,就要举证证明四个侵权构成要件。

(2)责任形态:自己责任。

行为人自己实施的侵权行为,要由行为人自己来承担责任。

与自己责任相区别的是替代责任,就是为他人的行为负责,为自己所管理下的物件造成的损害负责。

三、过错推定原则《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二款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它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加害人负举证责任;如能证明自己无过错,不成立侵权责任;否则就推定有过错,承担侵权责任。

(2)多数或者大多数是替代责任的责任形态。

四、无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责任法》第七条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1)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承担责任的要件;(2)仅适用于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3)目的不重在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因而责任范围通常有限额(见《侵权责任法》第77条)。

五、公平分担损失规则及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24条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1)含义公平分担损失规则并不是一个归责原则,而是独立于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原则之外、在两原则不足以公平调整某些利益关系时的补充性法律规则。

所以在性质上,此时的责任性质不是“赔偿”,而是“补偿”。

(2)适用对象作为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的补充性规定,适用于既不适用过错责任,也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形。

也就是说其适用的前提是:——不适用于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形——双方皆无过错(3)公平分担损失归责所调整的范围非常狭窄在现实的审判实践中,如果对一个人的行为造成另外一个人损害,双方对于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情形,一律都要适用公平原则,让双方分担损失,结果可能是不公平的。

因此,它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侵权法的规则。

结论:是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的适用两个前提:不属于适用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场合;双方均无过错。

两个前提缺一不可。

第三章共同侵权责任1)狭义共同侵权行为②故意与过失混合行为(主观共同侵权)③共同过失行为广义共同侵权行为(2)共同危险行为(准共同侵权行为)3)原因力竞合的无意思联络的人分别侵权(客观共同侵权)一、共同侵权行为的界定(1)主观标准(共同过错说)共同故意,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实施侵权行为,数人之间必须要有意思上的联络才构成共同侵权。

共同过失,是指造成损害的行为人都共同地疏于注意义务,造成了同一个损害。

如甲、乙共同抬重物登高,甲觉得负重的木棍似乎不足以承重并对乙表示了此种担忧,乙则称没问题,甲亦表认同,二人遂继续登高,不久,木棍断裂,重物滚落砸伤随后之人丙。

甲、乙的行为构成共同过失。

无论是共同故意还是共同过失,均为主观标准。

从民法通则一直到2003年,司法实践在界定共同侵权中采取了主观标准。

(2)客观标准2003年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发生了一个变化,在坚持共同故意、共同过失都构成共同侵权的基础上,同时认为二人以上既没有共同故意也没有共同过失,他们的行为直接结合造成同一个损害结果的,也认为是共同侵权。

这样,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实践就把共同侵权行为从主观说的立场上扩展到有限的客观说的立场篇二:侵权责任法学习笔记20140712侵权责任法第一章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结果,因果关系,过错》民法将过错区分为故意、重大过失与一般过失。

1、一般人犯了十分不靠谱的过失。

2、专业人员犯了一般人都能避免的错误第二章归责原则一、过错责任原则原则为过错责任,例如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一般均为过错责任。

二、过错推定原则举证责任倒置——由加害人负举证责任1、校方对于无行为能力人的校园侵害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2、医疗机构在三个法定情形下;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B.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C.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3、动物园对于其饲养动物的侵权责任;4、“物件损害责任“的全部规定,共计6个条文。

物件倒塌采用无过错责任的除外。

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坠落,堆放物倒塌,林木折断,地下施工等致人损害。

5、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的所有人、管理人(注意不是非法占有人)的过错推定。

6、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道路管理维护者的过错推定。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1、监护人责任;2、饲养动物侵权(动物园动物除外);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但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和饲养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也不免责!3、职务侵权(包括用人单位和个人劳务);4、机动车侵权;5、环境污染;6、高度危险;7、产品责任;8、妨碍通行(在道路上推放倾倒遗撒物品)致损的。

此为原则,道路管理是例外。

9、建筑物倒塌损害责任。

此为例外。

物件损害原则为过错推定。

四、公平分担损失规则公平分担损失规则并不是一个归责原则,而是独立于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原则之外、在两原则不足以公平调整某些利益关系时的补充性法律规则。

所以在性质上,此时的责任性质不是“赔偿”,而是“补偿”。

适用的前提是:—不适用于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形——双方皆无过错。

同时满足,所以调整的范围非常狭窄。

第三章多数人侵权一、共同侵权:连带责任共同故意,共同过失,既没有共同故意也没有共同过失,他们的行为直接结合造成同一个损害结果的,也认为是共同侵权。

这样,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实践就把共同侵权行为从主观说的立场上扩展到有限的客观说的立场了。

二、教唆侵权教唆帮助完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由该完人和教唆帮助人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无、限人实施侵权行为的,由该教唆帮助人承担侵权责任;该无、限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责任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过错相应责任(按份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没过错,不承担责任,没尽到监护责任有过错,过错多少,责任多少,其余由教唆人承担。

三、共同危险行为几个行为免责事由责任主体责任方式数个行为1个损害,不知何人所为,确定具体侵权人,行为人,连带责任高空抛物:1个行为1个损害,不知何人所为,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公平补偿责任四、数人分别侵权(无意思联络)1、单独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连带责任。

2、单独不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按份责任。

第五章免责事由一、受害人故意与过错相抵1、故意免责:受害人故意,行为人免责。

2、过错相抵:被侵权人对损害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3、法定情形:二、第三人的过错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三人责任为原则,不真正连带责任为例外四种不真正连带责任:1、产品责任。

2、医疗损害赔偿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3、因第三人的过错环境污染责任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4、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饲养动物损害责任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三、不可抗力:免责。

但民用核设施、民用航空器致损的除外(注:战争时,两者是免责的)四、紧急避险1、人为因素引发险情,引发险情的人承担。

2、自然原因引发险情,避险行为人不承担或者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给予适当补偿。

3、避险行为不当(无论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原因),避险行为人须承担适当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