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总结一、知识点汇总1.数“素”点:交点、十字交叉点、图形间的接触点线:直线、曲线、总线条、线头、笔画、几笔画成角:角、锐角、直角、角度面:封闭空间、立体图的面图:个数、种类、组成部分、换算1.在属性点:重心线:直曲性角:凹凸性面:封闭与开放性、面积与体积图:对称性、结构1.移动移动的元素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1.叠放2.旋转旋转的元素旋转的方向旋转的距离或角度2.拆分与重组2数字变化规律(1)连续式一致规律,递增规律,递减规律运算规律(和规律,差规律,乘积规律),顺序规律(乱序),平方数规律等(2)跳跃式(3)对称式2.外在属性相同元素元素遍历3.翻转翻转的元素翻转的方向翻转的结果3.叠加直接叠加去同存异叠加去异存同叠加自定义叠加灵活叠加二、解题思考模式(一)观察主要观察题干中出现的特征图形,图形构成元素的同与异。
1.从宏观入手观察图形推理题干一般都会给出四组以上的图,再加上四个选项,所以可供我们观察分析的至少有八幅图(很多考生在观察时往往会忽视选项,殊不知很多时候选项才是解题的突破口)。
八幅图放在一起如果不能有效的观察图形整体特征,那么就会眼花缭乱,感觉无从下手。
图形推理与大家玩的找茬或连连看游戏类似,回想一下玩连连看主要是观察图与图之间的相同之处,玩找茬则是寻找两幅图的不同之处,所以图形推理的宏观观察主要就是看题干图形和选项图形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求同思想是图形推理题干分析的主要思想,如数量类一般都是同一个素的数量变化规律,属性类所分析的属性也是所有图形都具有的属性,位置类也是考查相同元素的位置变化,转化类更加要求求同求异分析。
所以观察图形的第一步是确认题干的基本特征。
数量类的整体特征一般表现为:构成要素点线角面图清晰可数,只有清晰可数才有可能会考查数量变化。
例1 此题点线角面清晰可数,故可考虑数量类属性类的整体特征一般表现为:组成图形的元素较为凌乱,因为不是数数所以虽然凌乱但是整体性质还是易观察的。
例2 此题构成元素较为凌乱,虽然各“素”也清晰可数,但最明显的特征不是数目变化位置类的整体特征一般表现为:构成元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位置。
例3 此题除了位置变化外,各图没有其它不同转换类的整体特征一般表现为:两两之间存在明显的同与异。
例42.从微观入手观察宏观把握之后只是初步确定了将要分析的方向,排除一些不可能的方向。
想要快速破题还需要深入观察题干出现的特征图形。
一般情况下,题干所考察的规律不会超出特征图形常考察的规律。
一旦发现特征图形,考生必须快速将其相关的考点进行匹配,最终得出合理的规律。
最常见的特征图形有:特征图形示例说明相关考点类似左图的这种简单图形1.此类图点线角数都相同,因此数数时可以同时分析2.注意此类从一点出发仍可回到原点的图形均能一笔画成3.注意是否存在等边,若存在等边则需要注意等边数(例5)4.对称性及对称轴数5. 一般都是封闭图形,且封闭空间数为16.注意凹凸性汉字1.汉字首要考虑笔画数2.封闭空间数,注意一般以题干字体为准(例6)3.相同元素(例7)4.去异求同和去同求异(例8)5.开放与封闭性6.组成部分数与汉字结构(例9)7.对称性8.灵活叠加,即中间夹着旋转、翻转再叠加9.如果出现行书则可能考查几笔写成(例10)字母大写,1.笔画数2.对称性(例11)3.封闭性与封闭空间数4.直曲性及直曲线条数5.组成部分及种类6.字母顺序小写,1.几笔写成2.封闭空间数3.直曲性4.种类数五角星第一类,1. 1笔画成(例12)2. 5条相等直线,直线图形(例13)3.6个封闭空间,封闭图形(例第二类, 1.1笔画成2.直线图形,10条相等直线3.10个点,10个角,5个锐角4. 5条对称轴,对称图形例5后三图线条明显存在等差递增,但是注意到后三图都是等边形,若仅仅是考查线数可以不用画等边形,随便画几个不规则的即可,故此时要注意等边这个特性也是题干图形所有的相同特征(包括选项),故进而思考相等线条数,则可以推知规律,B。
例6 封闭空间数,D。
例7 相同元素“二”,D。
例8 去同求异,B。
例9 组成部分数第一行、二行、三行分别为1、2、3,D。
例10 选项出现行书故可考虑几笔写成(画成)1、2、3、2、1,B。
例11 对称性,轴对称,B。
例12 第一图为五角星,可分析几笔画成、封闭空间、交点等。
第二图为随笔同样可以分析几笔画成、封闭空间、交点等。
所以,1笔画选C(注意第三图不是很清晰,可能线有重复),封闭空间选D(6、3、1、3、6)。
例13 直线数变化第一行1、2、3,第二行4、5、6,第三行7、8、9,C。
例14 第三图有黑块,故与黑块有关的点线角都不需要考虑,但是曲线与黑块无关,故此题可以考虑曲线相关。
所有的图形都有曲线,则可以数曲线线条数,B。
例15 此题除了第三图外,其它图点线面清晰可数,且都有曲线,稍加分析可以曲线数是1、2、()、4因此要是第三图为三则存在规律,故此时可以试第三图的黑色不存在,则C选项5条曲线正好构成等差递增。
例16 题干中有好多的黑块故可以优先考虑组成部分数,均为3个。
例17 题干有明显的黑块,可以优先思考位置类,由于第四图只有3个所以无法合理解释位置移动规律,故不是位置类。
自定义叠加不会再顺推题型中出现,不满足前两图叠第三图的格式,故不是。
可以数黑块数目,明显不行。
此时思考两两之间的黑块有没有共同之后,则发现两两之间均有且只有两个相同黑块,故此题考查的是相同元素个数的规律。
例18 黑块的数目有明显的差异,故可以先数一下,发现第一行为4、7、11明显的和规律,第二行为6、6、12,第三行应为5、8、13,故选B。
例19 面积变化规律,但是选项ABCD面积均相等,注意到每幅图的阴影不同,所以A最为合适(先横向类比,再纵向类比)例20 相同元素,C。
例21 各元素均出现三次,B。
例22 外结构,外数线,也数线,发现外面的线条数总是大于里面的线条数例23 很明显每幅图都是由黑白两种星星构成的,故种类数不用考虑了。
星星的数目存在较明显的变化,故分别数数。
第一行白星星数为3、2、1既符合等差递减规律又符合差规律,具体看下一行。
下一行为2、1、1故应该是差规律,那么第三行应该为1、1、0。
第一行黑星星数为1、2、3既符合等差递增规律又符合和规律,同样具体看下一行。
下一行为1、1、2故应该为和规律,那么第三行应该为2、3、5。
例24 此图明显有两种颜色的图形,因此可以数数,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没有什么规律。
然后可以思考图形换算1黑=2白,发现不行。
然后注意到各图摆放的位置非常有标准,因此可以思考自定义,也不行,故行看没有规律,考虑竖看。
竖看再重复思考一遍,最后发现自定义叠加可以成立,即白白为黑,黑黑为白,无白为白,无黑为黑,白无为无。
另外,此题其实不需要将所有的叠加公式列出来,只需要将最后一列用到的列出来即可,即只需知道无白得白知左上为白排除CD,再看AB不同之处左下和右上即可,由黑黑得白可推知A不成立,故B正确。
例25 分析可知不是位置类,也不是自定义叠加,横竖看都不行。
黑块的个数选项都是4个,故无法排除。
思考元素之间是否存在共同之处,发现两两之间存在共同的黑块,横看第一图和第二图之间有2个同样的黑块,第二图和第三图之间有1个同样的黑块,因此类推故C满足。
另外如果此方法行不通,则由于两两之间有相同的黑块,那么可以考虑去掉相同的黑块之后(即叠在一幅图中)在看数目每列有没有变化,发现都为8个,则可以成立。
(二)分类考点根据前面的观察方法对观察到的特征进行初步定为属于哪个或涉及哪些考点。
1.宏观分类,排除基本不会涉及的大类,确定题干是对图形静态比较还是动态变化的考查。
2.微观排查,在确定是哪一大类之后结合图形典型特征进行排查。
数量类,首先从最常考的点且易数的素开始排查,也就是一般先分析面,再分析线、点、最后再分析角,图一般是特征明显时才首先分析。
如果数量反差很多,那么考查该素的可能性就很小。
如果图形较复杂,某要数的素数量较大,一般不优先考虑该素。
属性类,往往属性类可以和相关素的数量类结合分。
相同元素往往是所有分析都不行时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要注意相同元素一定是较为特殊的“素”。
例26 此题直线数目反差较大故先不考虑直线数目的变化,但是由于所有选项都有直线故可以从数量类过渡到属性类,即思考图形的直曲性,豁然开朗,C。
位置类,注意整体还是部分,移动方向,移动距离变化。
有时会出现整体旋转的同时,还存在部分的旋转,即“公转”+“自转”。
题干若出现阴影同时还要注意的方向来确认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是同一阴影。
若题干黑块有一图少了一块,可能是两个黑块移动过程中重合了。
最后还要注意区分翻转和旋转(用时针法来进行判断)。
例27 此题构成元素相同不同的是位置,可以思考位置的变化,但是发现旋转不成规律,但是看选项用时针法可以推知AD是翻转,只有B是旋转。
转换类,一般转换类都是前两图转换成第三图,但是有时要注意可能在顺序上出现变化,如第一图和第三图转换成第二图,或以第一图为比较基准等。
例28 以第一图为基准可以发现第二图实际上是第一图上下翻转的结果,第三图实际上是第一图左右翻转的结果,故B正确。
两外也可以思考旋转,外面的黑块先顺时针旋一格,然后在旋两格。
3.宏观和微观结合,整体把握基本方向,但不是所有的图形推理题大方向分的较为明确,一些杂糅的试题经常会同时包含好几个方向,因此需要结合细节特征进行排查。
(三)分析规律很多考生在做图形推理的过程中喜欢自创规律,殊不知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合理的规律必须遵循图形的固有规则,不能超出规则之外随便乱创。
纵观所有已考过的图形推理的规律可以发现基本上都有以下特点:1.涵盖所有题干的图形,无一遗漏(有遗漏则属于不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有时会出错)2.必须能排除掉其它选项,即符合规律的选项只有一个3.规律本身要符合逻辑,符合图形规则,言之成理,不能过于牵强。
同时也要简单明了,不能太复杂,否则给人“绕”的感觉注意:在分析的过程中排除掉可能性的考点;分析题干的同时也要结合选项一起分析。
(四)排除选项前面基于宏观和微观的观察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发现合理的规律,在带入选项验证成立即可。
这种直接从题干推选项的方式是较普遍的方式,且准确率也较高,但是有时从选项反推题干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29 直接观察选项,很明显各“素”清晰可数,且明显的三直一曲,因而猜测规律是否为与直曲性有关,反推题干,题干均有曲线,故规律就是所有图形都有曲线,D。
例30直接看选项,发现ABCD小异,且每次只要一幅图的某处和其它图不一样,猜测重复度最高的D选项或许就是重组之后的结果,后验证正是如此。
根据前面两个例题,很容易发现从选项入手分析有时能起到“秒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