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区位因素综合分析
洪湖二中高二地理组
吴思颖
一.考纲解读
1.掌握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因素,会分析某一个农业区发展的条件
2.掌握影响工业,交通,城市的区位因素。
二.命题规律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对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等内容的考查
2.从考核形式上看,这部分知识多以材料,图表形式呈现,注重因果式组合,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考查。
三.命题趋势
1.以区域图或文字资料方式提供信息,考查某地发展某种农作物生长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评价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2.以中国或世界某一地区为背景,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工业,农业等,比较异同点,也是将来的重要趋势。
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知识点与重难点解析
(一)什么是区位
某事物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二)区位因素对比分析
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农业区位因气候(光、热、水、灾害技
劳动力、土地价土壤、水源、地经济因素:市场、交通、策、科技、劳动力、原料动力、通信、农业基础、土地、水工业区位因业历史基、水源环境因素:与风农田、局民区的关
社会因素:国防安全工业惯性、个人偏
自然资源交通政治
军事地形、气候、河城市区位因宗教、其他(科技、游、教育等
交通区位因地形地质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水强度、降水总量、需要、线路长度、交通量文(水位、水域深浅等科技(是保障
(三)案例分析:
1.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要注意,气候土壤水源地,
资料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科技。
例题分析:
荷兰成为世界著名的“鲜花王国”,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一框二扩三展开
工业区位因素2.
自然因素:水源地;经济因素:资料交通劳动力,
市场政策和科技,通信农工看仔细;环境因素:看好风向和水源,
居民住着别受气;
社会因素:国防、偏好和惯性,个别企业要注意年天津高考文综试题)(2007例题分析:分)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6039第题
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6分)(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6分)
3.城市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不用愁,地形气候与河流,
资源交通比较牛,政治宗教和旅游。
例题:影响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4.交通区位因素
例题:泛亚铁路首选东线(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课后作业:(2006年四川文综卷)试分析图中阴影区所示城市带形成
的主要区位因素?
200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一)
第36题.(17分)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
该地盛行南风。
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9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分)8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
《地理区位因素综合分析》教学反思吴思颖通过本次的讲课,有失
有得,感受很多,在做课件和讲课过程都有很大的不
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中学习、进步。
改进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尤显的紧迫而必要。
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再走同样的弯路,提高教学质量。
:走出教材,走近生活一、对教材的解读地理下册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
因此我们很有
必要根据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
教因为当新的知识被赋学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当然就不一样。
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探究心理得到加强,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
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对策: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
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
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暗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
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对教学反馈的反思三、.
在教学过程中,我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
同时,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更多的原因在于我没有很好的教于分析方法而一味的就题论题,同样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对策: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对地图的分析上,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
题目要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解析,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人无完人,随着教学工作时间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不足之处。
我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我们老师如能一贯秉持戒慎恐惧、临深履薄,何事不成?与同行们共勉了,并请多多批评指教,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