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配方
1、透明水溶性切削液
配方1 (%)透明水溶性切削液
乙二醇65.8;四硼酸钠 3.0;偏硅酸钠 1.0;磷酸钠0.2;水余量。
本液用于结构钢的车削、研磨和钻孔,使用时用水稀释3倍。
共三种配方。
2、孚L化切削油
配方1(%)石油磺酸钠13;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10) 6.5;氯化石蜡10~30 ;环烷
酸铅5;三乙醇胺油酸皂 2.5;高速机械油(5号)余量。
本油用于金属加工的挤压、车、钻等到工序,使用浓度为本乳化油的5%~30%.。
配方2(%)妥尔油酸钠盐 4.5~5.5;石油酸钠盐 4.5~5.5;C1-4 合成脂肪酸 2.5~4;聚乙
二醇 1.5;工业机械油余量。
共五种配方。
3、防锈极压乳化油
配方1(% )氯化石蜡10;硫化油酸9;石油磺酸钡20;油酸2;三乙醇胺5;机械油(10
号)余量。
本油主要用于重载切削加工,可代替植物油及硫化切削油。
以20%的浓度使用。
防锈性能
良好。
共两种配方。
4、其他切削液
配方1 (份)硫化切削油
硫化棉子油500;棉子油1350;硫磺70;机械油(10号)2200.。
配方2……
共有四种配方。
切削液的配方研究:
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冷却和清洗性能,但润滑和防锈性能差,因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以松香、顺酐和多元胺等原料合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 ,同是以油酸和三乙醇胺为原料合
成油酸三乙醇胺酯,经实用证明: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和油酸三乙醇胺酯等复合配制而
成的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和清洗性。
是水基切削液的重大突破。
现代机械加工向高速、强力、精密方向发展,超硬、超强度等难加工材料的发展也使切削加工的难度日益增加。
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切削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力、摩擦热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金属加工液具有更好的润滑、冷却、清洗、防锈性能,以便获得理想的加工表面。
矿物润滑油的润滑、防锈性能优越,但冷却、清洗性能差;乳化液和水基切削液的冷却、清
洗性能优良,但润滑、防锈性能差。
水基切削液除具有乳化液的所有性能外,其润滑、冷却、防锈性能亦达到或超过乳化液的标准要求。
因而水基切削液已成为国内外机械加工中提高加
工性能的发展方向[I]。
在水基切削液中添加油性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是改善水基切削液润滑和
防锈性能的有效途径。
以松香、顺酐和多元胺等原料合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具有优异的润滑和防锈性能,油酸三已醇胺酯是优良的油性添加剂,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和油酸三乙醇胺酯等复合配制而成的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和清洗
性。
是水基切削液的重大突破。
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的合成
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温度为160〜200 C时,松香[3]与顺酐进行共聚反应,共聚物进一步与多元胺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
产物为红棕色粘稠液体。
实验测定了顺酐,松香及其聚合物的红外光谱[2],证明了反应的发生。
2油酸三乙醇胺酯的合成
油酸是重要脂肪酸之一,其润滑性能很好,但它是非水溶性的。
要把它添加在水基切削液
中,必须在其分子链中引入亲水基团。
三乙醇胺分子中含有三个一0H基团,它可与酸发生
酯化反应[4]。
在130〜160 °C条件下,油酸与三已醇胺的初始反应摩尔比不超过1:3时,油酸的COOH 基团与三乙醇胺的一0H基团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油酸三乙醇胺酯,油酸三乙醇胺酯是一
种优良的水溶性油性剂。
经四球机检测:5%的油酸三乙醇胺水溶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 值可达700N,用MPV —200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其摩系数为0.070。
3新型水基切削液的配方及工艺流程
(1) 新型水基切削液的配方
作者研制的新型水基合成切削液,主要成份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油酸三乙醇胺、极压抗磨剂、防腐剂及消泡剂等。
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油酸三乙醇胺由自己合成,其他
组分均为市售。
各组分配比通过实验选定如表1所示。
(2) 工艺流程
新型水基合成切削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的制备一油酸三乙醇胺的合成一各组分混合一搅拌一一+加入消泡剂一装桶。
4新型水基切削液的质量指标
按照国标(GB6144 —85)进行检测,新型水基切削液的质量指标如表2所示。
4、应用结果及理论分析
(1)应用结果
新型水基切削液研制完成之后,先后在渝州齿轮厂、大江车辆制造厂进行试用,都获得了
比较理想的效果。
综合起来,产品有如下特点:
1) 冷却性能突出。
能大大带走切削热和充分冷却刃具的切削刃,使其保持硬度、强度和锐利的切削能力,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润滑性能优越。
在切削区能形成润滑油膜,切削液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达到686N以上。
因而能大大降低切削力和降低刀具及砂轮的消耗。
同乳化油相比,表面加工精度显著提高。
3) 该润滑切削液在使用中可以渗入工件切削表面的极细微裂缝中,使表面金属晶格脆化,使切削加工容易进行。
4) 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清洗性。
同乳化油相比,可提高工件光洁度I〜2级。
5) 具有优良的稳定性。
在存储和使用时,不分层及析出沉淀物,不易腐败,不产生防碍工
人健康的气体。
同时该产品不含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钠和矿物油,工作环境干净无味,加工
时能清晰观察工件表面。
6) 具有优良的化学、热安定性和防锈性。
在高温、高压与空气接触中不分解、不变质、不腐蚀金属表面。
加工件常温下两周内不生锈。
7) 新型水基切削液的总体性能与矿物油相当,但成本不到矿物油的一半。
8) 新型水基切削液的工作废液少,易于处理,大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2)理论分析
1) 润滑性能分析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大多数摩擦属于边界润滑摩擦。
在边界润滑中,由于不存在完全的油膜,其承载能力已与油的粘度无关,而取决于润滑液的油性,即润滑成分是否包含着对金属存在强烈吸附的原子
团,能在切削界面形成物理吸附膜。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中的极性基团对金属有较大的亲合能力,很容易吸附在金属表面上,
形成吸附润滑膜。
因其疏水基团较大,并有芳环结构,具有油性剂的作用。
同时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H含有N非活性极压元素,它兼有油性剂和极压剂的双重功效。
再与加入的极压抗磨剂协同作用,形成高强度物理和化学吸附膜,使之在高压、高温和激烈摩擦作用下不致于
破坏。
能防止或减小工件、切屑、刀具三者之间的直接接触,达到减小摩擦及粘结的目的,起到极好的润滑作用。
油酸三乙醇胺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油性剂添加在切削液中,易在刃具与切削工
件之间形成物理吸附膜,从而起到润滑作用。
另外,油酸三乙醇胺与极压抗磨剂也有良好的协同抗磨作用,亦可使润滑性能显著提高。
2) 清洗性能分析
切削液清洗性能的好坏,与切削液的渗透性和流动性紧密相关,表面张力低、渗透性和流
动性好的切削液,清洗性能就好。
新型水基切削液中由于有含量不低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三乙
醇胺的存在,二者协调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切削液的表面张力,明显地增强了切削液的渗透
性和流动性。
因而具有很好的清洗性能。
3) 冷却性能分析
切削液的冷却作用,取决于它的导热系数、比热、汽化热及汽化速度等。
水的导热系数为
油的3〜5倍,比热为油的2〜2.5倍,故水的冷却性能比油优越很多。
新型水基切削液中含有90%以上的水分,所以冷却性能突出。
4) 防锈性能分析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本身具有防锈和防腐作用,与加入的防腐剂产生复合增效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保护膜层,钝化膜层,从而阻滞了阴、阳极腐蚀过程,由于有致密的履盖
膜,能有效地抗拒介质中的水分子、氧及其他腐蚀性物质的浸入,具有优良的防腐、防锈性能。
5、结论
(1) 以松香、顺酐和多元胺等原料合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具有优异的润滑、防锈和
清洗性能。
(2) 油酸三乙醇胺酯是一种优良的水溶性油性剂。
⑶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和油酸三乙醇胺酯等复合配制而成的水基切削液,具有优良的润滑性、防锈性、冷却性和清洗性。
是水基切削液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