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正比例函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数学:《正比例函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


(2)c=4x
(3)h=0.5n
(4)T= -2t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最后师生共同归
纳得出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3)你能举出一些正比例函数的例子吗?学生思考后回答。
(4)下列函数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 1 ) y =2x ( 2 ) y = x+2 ( 3 ) y=x/3 (4)y=3/x
厚度 h(cm)随这些练习本的本数 n 的变化而变化.
4.冷冻一个 0℃的物体,使它每分钟下降 2℃.物体的温
度T(℃)随冷冻时间 x(分)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2)认真观察以上出现的四个函数解析式,分别说出哪些是常
数、自变量和函数.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函数解析式
常数 自变量 函数
(1)l=2πr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画图、积极探索、总结规律、准确
表述.
学生活动:利用描点法正确地画出函数图象,在教师的引导
下完成函数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并能准确地表达出,从而加深
对规律的理解与认识.
(2)尝试练习: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对
它们进行比较.
1.y= 1 x 2.y=- 1 x 3. y=-2x
2
2
(3)学生讨论得出正比例函数图像的形状
思考
通过以上学习,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有无简便的办法?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4)学生观察上面正比例函数图像讨论函数的性质
1°位置
2°图像趋势及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学生如有困难用课件引导总结归纳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5) 随堂练习
1.函数 y=-7x 的图象在第
象限内,经过点
(三)情感态度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其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形成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1.理解正比例函数意义及解析式特点. 2.掌握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特点. 3.能根据要求完成转化,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特点的掌握.
教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网格纸
教学设计
[活动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2006 年 7 月 12 日,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在瑞士洛桑的田径
象限,y 随 x 的减小


活动 4 总结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必做题:P120 1、2、3 题 反 选做题: 滑车以每分 1.5 米的速度匀速地从轨道的一端滑向另一端,已知轨道 馈 的长为 7 米。 达 (1)求滑车滑行的路程 S(米)和滑行时间 t(分)之间的关系和自变量 t 取值 标 范围; 题 (2)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y= 8.54x (0≤x ≤12.88) [活动二].导入新课
研讨修改
个性展示
一、(1)下列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 来表示?
1.圆的周长 L 与半径 r 的函数关系.
2.正方形的周长 C 与边长 x 的函数关系
3.每个练习本的厚度为 0.5cm.一些练习本摞在一起的总
(3)根据图象说明当 t 增大时 S 随着增大还是减小? 补 救 措 施 教 后 反 思
(5)y=x2+1 (6)y=-1/2x
学生思考后互相补充回答。
(5)应用
(1)若 y =5x 3m-2 是正比例函数, 则 m =

(2)若 y=(m-1)xm2 是正比例函数, 则 m =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如有困难先交流在再回答。
[活动三]探究新知
(1) 画出正比例函数 y=2x 的图象,考虑函数的变化规律.
课题
正比例函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正比例函数的意义. 2.掌握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特点. 3.理解正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及特点. 4.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1.经历思考、探究过程、发展总结归纳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
观点. 2.体验数形之间联系,逐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有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
(0,
) 与 点 (1,
),y 随 x 的 增 大

.
2、正比例函数 y=(k+1)x 的图像中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 k 的
取值范围是

3.正比例函数 y=(m-1)x 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则 m 的取值
范围是( )
A.m=1
B.m > 1
C.m<1
D.m≥1
4、直线 y=(k2+3)x 经过
大奖赛 110 米栏的决赛中,以 12.88 秒的成绩打破了尘封 13 年 的世界纪录,为我们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在这次决赛中刘翔平 均每秒约跑 8.54 米.假定刘翔在这次 110 米栏决赛中奔跑速度是 8.54 米/秒,那么他奔跑的路程 y(单位:米)与奔跑时间 x(单 位: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