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要点
*年,全乡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要以问题导向为统领,切实强化医疗器械监管措施和手段,注重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巩固扩展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成果,继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切实落实监管责任,不断提高医疗器械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一、巩固和扩展专项整治成果
突出问题导向,将去年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检查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产品作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专项回头检查,督促问题整改到位,着力解决医疗器械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切实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保持严查重罚的高压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专项整治成果。
二、强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督检查
以推进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一是突出重点单位、高风险品种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在做到全面覆盖的同时,重点加大对高风险产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
二是结合各类专项检查,加大对经营企业采购验收、仓
储、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落实企业质量管理主体责任。
三是对企业存在问题要督促整改到位,注重监督检查实效。
三、规范医疗器械使用管理
加强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的监督检查。
一要积极探索在用医疗器械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使用的监督管理。
督促医疗机构强化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质量管理机构和制度,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探索建立在用医疗设备质量评价制度和在用器械定期检测、校验、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在用医疗设备质量档案,逐步开展在用医疗设备质量安全监测评价,降低在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风险。
二要进一步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的溯源监督,督促医疗机构完善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健全各项管理记录,规范购进、验收、使用程序,实行由医院设备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相关科室相互配合的管理模式,确保产品来源清楚、去向明了、追溯有力。
三要加强对产品储存和使用条件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四、突出重点品种整治,严查违法违规行为
强化植入性医疗器械、口腔义齿及口腔科材料、彩色角膜接触镜等重点产品的监管。
坚持露头就打,发现问题穷追到底;坚持从快、从严、从重的原则,坚持不懈抓好整治工作,确保整治一类产品,规范一种行为;坚持问题导向,解
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始终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五、进一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大力推动企业诚信自律,在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全面推行“红名单”、“黑名单”制度,认真落实企业诚信信息、监督信息等公示制和企业诚信信用等级奖惩制度,促进企业自律,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六、提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水平
强化不良事件监测责任落实,提高依法上报的主动性;积极开展不良事件调查和评估,探索建立不良事件监测、质量检验、产品召回、警示预警、执法监督等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
七、强化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着力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
加大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注重培养多面手,一专多能的监管人员,注重加强基层监管人员现场执法检查培训,提高基层监管人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