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狼》专题

文言文《狼》专题

《狼》专题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题目。

(共8分)
【选段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选段二】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1),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2)。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34),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1).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2)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

倚,倚靠。

冲,冲撞。

冒,冒犯。

(3)跳踉(tiàoliáng):跳跃。

(4)㘎(hǎn):吼叫。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2分)
⑴其一犬坐于前:
⑵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⑴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⑵驴不胜怒,蹄之。

译文:
3.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
为他:⑴,⑵,;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⑶,⑷。

这充分说明了认清形势的重要性。

(4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
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
[注释]①欻(xū):忽然,突然。

②蚤:通“早”。

③ 昧爽:拂晓,黎明。

④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

⑤罹(lí)遭遇祸患。

甲、乙两文都选自《聊斋志异》,其作者为朝的。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及走,又从之( ) ②直十余金(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 ) ④其一犬坐于前(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

4[甲][乙]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5.[甲][乙]两文中的两个屠户,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6.[甲][乙]两文的最后一段都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7.[甲][乙]两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甲]文:
[乙]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