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铜器RDM_性能测试报告

青铜器RDM_性能测试报告

青铜器RDM性能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Prepared by拟制RDM项目组Date日期2012-6-10Reviewed by 评审人RDM项目组Date日期2012-6-15Approved by批准RDM项目组Date日期2012-6-25Bronzesoft System Co., Ltd.青铜器软件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vision Record 修订记录Catalog 目录1简介 (5)1.1目的 (5)1.2适用范围 (5)1.3术语解释 (5)1.4参考资料 (5)《性能测试进阶指南——LoadRunner 11实战》 (5)《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例剖析(第二版)》 (5)2测试环境 (6)2.1硬件环境 (6)2.1.1网络结构图 (6)2.1.2计算机硬件配置 (6)2.2软件环境 (7)2.3数据场景 (7)3测试总流程 (7)3.1总流程 (7)4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 (8)4.1测试范围 (8)4.2主要测试内容 (9)5软件优化配置 (9)6整体测试结果 (9)7分项测试内容及结果 (9)7.1任务反馈工作进展(1000人并发) (9)7.1.1环境配置 (9)7.1.2功能简述 (10)7.1.3模拟场景 (10)7.1.4测试结果分析 (10)7.2我的地盘(800人并发) (11)7.2.1环境配置 (11)7.2.2功能简述 (11)7.2.3模拟场景 (12)7.2.4测试结果分析 (12)7.3打开业务流程实体(800人并发) (13)7.3.1环境配置 (13)7.3.2功能简述 (13)7.3.3模拟场景 (14)7.472小时持续稳定性测试(600人并发) (15)7.4.1环境配置 (15)7.4.2模拟场景 (15)7.4.3测试结果分析 (16)7.5综合业务场景测试分析(1500人并发) (16)7.5.1环境配置 (16)7.5.2模拟场景 (17)7.5.3测试结果分析 (17)青铜器RDM性能测试方案与测试报告Keywords 关键词:性能、并发Abstract 摘要:本文重点描述青铜器RDM性能测试的组网方案、测试方案以及测试工具与方法,并最终实际汇总测试结果。

List of abbreviations 缩略语清单:1 简介1.1目的本性能测试在RDM V808R08M01SP08版本上进行的,RDM系统经过性能测试调优后,达到以下几点性能指标:1) 并发量:2000个以上注册用户,1000个用户同时进行并发操作;2) 响应时间:并发一定量的用户同时进行操作时,等待时间3-10S之间;3) 稳定性:服务器运行稳定。

不会出现死机、大量错误等情况而造成用户无法进行操作,或者操作失败的情况。

4) 验证负载均衡程序的原理和功能是否满足业务需要。

5) 在发现性能问题情况时,找到系统中存在的性能瓶颈和质量缺陷,协助项目组对系统性能进行调优。

1.2适用范围RDM系统性能测试组、RDM系统开发组、RDM系统性能优化组。

1.3术语解释负载测试:Load Testing,确定在各种不同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组成部分的相应输出项,例如通过量、响应时间、CPU负载、内存使用等如何决定系统的性能。

负载测试是一个分析软件应用程序和支撑架构,模拟真实环境的使用,从而来确定能够接收的性能的过程。

并发测试:Concurrent Testing,并发测试的过程,是一个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的过程。

即逐渐增加负载,直到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通过综合分析执行指标和资源监控指标来确定系统并发性能的过程。

1.4参考资料2 测试环境2.1硬件环境2.1.1 网络结构图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2.1.2 计算机硬件配置1) 数据库服务器 2个16核的CPU、64G内存2) 应用服务器 2个16核的CPU、64G内存3) 客户端服务器,2台4核CPU、4G内存、千兆网卡,3台双核CPU、2G内存、100M网卡2.2软件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2008 R22) 测试工具:HP LoadRunner113) 应用服务器:Weblogic 11g、64位JDK4) 数据库:Oracle10g(10.2.4.0) x 645) JVM环境:JDK1.6.0_30 64位,内存配置16G2.3数据场景3 测试总流程3.1总流程图1测试流程图4 测试范围与主要内容4.1测试范围实现服务器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在服务器上性能的全面监控。

监控RDM系统占用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反应时间、CPU使用情况、Memory使用情况、磁盘的I/O、网络的占用情况、数据库运行状况和Web/应用服务器运行状况等。

4.2主要测试内容1) 反馈工作进展2) 创建项目3) 查询流程列表、打开流程单据4) 我的地盘5) 超级搜索6) 72小时持续压力测试5 软件优化配置1) 加大 Oracle 连接数,默认为150,增加到1000Alter system set Processes = 1000 scope;2) 加大 Weblogic 线程数,配置SetDoMainEnv.cmdset JAVA_OPTIONS = % JAVA_OPTIONS % -Dweblgic.threadPool.MinpoolSize=1500 set JAVA_OPTIONS = % JAVA_OPTIONS % -Dweblgic.threadPool.MaxpoolSize=20003) 加大 RDM 数据库连接数,默认为130,增加到1000配置dbconn_oracle.xml,设置活动链接数为10006 整体测试结果通过单项功能并发压力测试、72小时持续压力测试、1500人实际使用场景模拟测试,并观察压力测试过程中CPU、内存的变化情况,实际压力测试结果说明:RDM完全满足2000人研发团队使用要求,可以支持3000人研发团队使用;同时72小时持续压力测试系统反应稳定,RDM可以作为公司核心信息系统持续运行。

7 分项测试内容及结果7.1任务反馈工作进展(1000人并发)7.1.1 环境配置7.1.2 功能简述打开任务,反馈任务的工作进展是RDM最基础的功能,往往集中在下班时30分钟内,大家就会集中登录,并反馈当天相应的工作进展。

7.1.3 模拟场景1000个用户并发登录RDM,对自己的任务进行填写任务进展情况,每个用户大约有80条任务,任务总数量为400万7.1.4 测试结果分析1. 场景结果分析1)平均事务响应时间用户登录RDM系统,对自己的任务进行工作情况反馈,并发数1000人,打开任务要0.6秒,提交数据并返回需要3秒。

结论:从并发反馈工作进展测试结果分析,RDM完全满足2000人研发团队使用要求,可以支持3000人研发团队使用。

7.2我的地盘(800人并发)7.2.1 环境配置类型IP 配置情况应用服务器10.10.0.75 Windows 2008 R2、Weblogic 11g数据库服务器10.10.0.74 Windows 2008 R2、Oracle 10g x64客户端(5台)10.10.111.* Windows xp、LoadRunner117.2.2 功能简述我的地盘集中汇总每个人员的所有需要处理的事务,包含:任务、业务单据、工作日志、邮件接收、快捷桌面,是个人事务统一入口。

7.2.3 模拟场景800个用户并发登录系统,对我的地盘进行持续并发访问;我的地盘配置为:我的任务、我的日志、我的流程、文档实体;每个用户总的单据量在300条左右。

7.2.4 测试结果分析1. 场景结果分析1)平均事务响应时间800个用户并发登录系统,对我的地盘进行持续并发访问,每人大约有300条单据,我的地盘配置了4个应用,平均响应时间为3.6秒。

结论:从并发登录我的地盘(用户操作门户)测试结果分析,RDM完全满足2000人研发团队使用要求,可以支持3000人研发团队使用。

7.3打开业务流程实体(800人并发)7.3.1 环境配置类型IP 配置情况应用服务器10.10.0.75 Windows 2008 R2、Weblogic 11g数据库服务器10.10.0.74 Windows 2008 R2、Oracle 10g x64客户端(5台)10.10.111.* Windows xp、LoadRunner117.3.2 功能简述用户针对接收的业务单据,可以双击打开,查看业务单据的详细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7.3.3 模拟场景800个用户并发登录系统,进入我的地盘,点击我接收的单据;测试打开缺陷单据页面的响应时间。

1. 场景结果分析1)平均事务响应时间800个用户并发登录系统,持续打开缺陷单据页面,平均响应时间为1.2秒。

结论:从并发登录我的地盘,并打开业务单据实体测试结果分析,RDM完全满足2000人研发团队使用要求,可以支持3000人研发团队使用。

7.472小时持续稳定性测试(600人并发)7.4.1 环境配置类型IP 配置情况应用服务器10.10.0.75 Windows 2008 R2、Weblogic 11g数据库服务器10.10.0.74 Windows 2008 R2、Oracle 10g x64客户端(5台)10.10.111.* Windows xp、LoadRunner117.4.2 模拟场景总共600个人并发持续操作,其中200人打开缺陷页面,200人访问我的地盘,200人进行任务进展的填写,持续测试72小时。

7.4.3 测试结果分析1. 场景结果分析1)平均事务响应时间上图为用户登录系统后,进行持续打开缺陷页面的测试结果,平均响应时间为0.5秒。

打开任务,并反馈工作进展并返回需要3.6秒。

结论:从持续72小时并发测试结果来看,RDM可以支持大用户量,持续压力操作,系统稳定性有保证。

7.5综合业务场景测试分析(1500人并发)7.5.1 环境配置类型IP 配置情况应用服务器10.10.0.75 Windows 2008 R2、Weblogic 11g数据库服务器10.10.0.74 Windows 2008 R2、Oracle 10g x64客户端(5台)10.10.111.* Windows xp、LoadRunner117.5.2 模拟场景本次测试是一个综合性的业务场景测试,总并发量为1560人,分布情况如下表:序号测试内容 并发数响应时间(秒)持续时间1 任务反馈工作进展 1000 3.6 30分钟2 我的地盘 200 3.23 进入流程列表 2001.6 4 打开流程单据 1.15 创建项目 60 4.3 6超级搜索1002.17.5.3 测试结果分析1. 场景结果分析 1)工作进展反馈用户登录RDM系统,对自己的任务进行工作情况反馈,并发数1000人,打开任务要0.6秒,提交数据并返回需要3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