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程分析第一节工程分析概述一、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一般工程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做全面的剖析,从宏观上阐述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二、工程分析的作用1、工程分析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对于拟建项目无论是选址还是生产工艺,都应是多方案的,其中包括无项目或无行动方案。
不同方案对环境影响是不同的,通过不同方案的工程分析可以从一个角度比较出各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为有关部门的主管人员就环境的可行性,影响大小,从项目方案中优选出好方案并进行决策。
在一般情况下工程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建设项目的性质、产品结构、生产规模、原料路线、工艺方法、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土地利用、移民数量及产量方式等所做出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环境管理和项目的重要依据,有时甚至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立即作出判断。
在特定的环境敏感区内,如居民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地、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等法定区,布置有污染影晌并且能构成危害的建设项目时,可以直接给出否定结论。
通过工程分析发现改建、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后,污染状况比现状能有明显改善时,则可抛出肯定的结论。
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布置耗水大型建设项目时,若无妥善解决供水措施,可以做出要求改变产品结构和限制生产规模或否定建设的结论。
对自冷能力差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的地区建设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从而增加现有的污染负荷,并无法在区域内进行调控的,原则上可以做出否定的结论。
2、工程分析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工程的污染特征分析可以阐明污染物的排放点、数量、种类、浓度、强度。
排放口的布局、排放的方式等。
通过这些基础数据方能确定工作等级、专题设置、评价项目等。
3、工程分析可以为生产工艺和环保治理工程提供优化设计建议工程分析过程运用物料衡算和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可以发现拟建项目工艺过程中原材料利用和工艺技术中不合理的环节,以及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及削减其排放量的主要途径,这为改进生产工艺指出了方向。
通过工程分忻对建设项目拟建的治理措施从工艺流程上、选用设备上判断其可靠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所以它是优化环保设计不可缺少的。
4、工程分析为建设项目建成后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三、工程分析的原则工程分析要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依据。
在开展工程分析时,应从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依据有关产业政策、能源和资源利用政策、环保技术政策等指出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是工程分析有效性的基础。
拟建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因子很多,必须从众多因素中筛选出主要因子作为重点才能评深、评透,保证不遗漏那些有重大影响的因子。
如果所选因子过多势必顾此失彼,漏失对某些重大影响因子的分析和怦价。
工程分析必须十分慎重、仔细,所提出的定性资料应确凿,定量数据应准确。
从类比工程借用的资料应经过认真筛选和审核;建立数据、资料的质量保证制度是很必要的,要特别注意对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事故因素的分析和识别。
对于污染物的排放量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客,应通过分析尽量给出定量韵结果。
在技术上,工程分析要遵循下述原则:1、工程分析的过程中应贯彻有关方面的技术政策、法律、法规等;2、工程分析应有明确的针对性,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应筛选危害最大的污染因子加以分析,以便于实际问题的操作和解决;3、工程分析应为各个专题评价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4、工程分析应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抉择的建议。
四、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工程分析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从下列几方面分析建设项目与环境影响有关的情况:工艺过程:通过对工艺过程各环节的分析,了解各类影响的来源;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各种废物的治理、回收、利用措施及其运行与污染物排放间的关系等。
资源、能源的储运:通过对建设项目资源、能源、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存、预处理等环节分析,掌握与这些环节有关的环境影响来源的各种情况。
交通运输: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场地的开发利用:通过了解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环境间的关系,以分析场地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影响。
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泄漏等情况时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这类排放的来源、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
工程分析应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且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
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场地开发利用是否分析及分析的深度,应根据工程、环境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决定。
下面对工程分析的内容详细说明。
(一)工程概况1、工程的一般特征(1)工程名称(2)建设性质:建设项目属于新、扩、改、迁哪一种。
(3)建设地点:建设地点同敏感点的关系,敏感点是处于上风向还是下风向等方面。
(4)建设规模:该项目是不是属于“15小”范围,如乡镇企业严令禁止生产的汞、砷、铅、放射性制品、联苯胺、多氯联苯、六六六、DDT等,石棉、硫磺、电镀、制革、制浆、炼焦、漂染、炼焦、有色金属冶炼、土磷肥和染料等小化工。
2、工艺路线及生产方法要用方块流程图说明生产过程,如有必要需列出生产过程所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副反应方程式。
3、物料及能源的消耗定额包括主、辅原村料、助剂、能源(煤、焦、石油类、气、电、汽)以及用水等的来源成分和悄耗量。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产率、回收率、排放率和损失率等。
(二)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1、污染源分布的调查分析污染源按时间分布分为新污染源和老污染源,按其服务期又可分为施工期、服务期和服务后期。
对大气污染源按点源、面源、线源列出其所在位置,并说明排放方式、高度、强度、数量。
对污水说明污染物的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去向等。
对废渣说明其害成分、溶出物的浓度及数量、转运和贮存方式,井且需指明噪声、放射性、辐射等的位置、源强、剂量等。
污染源分布和排放量分析主要包括与产生污染物有关的生产工艺过程、资源和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土地开发利用、事故和废物处置及控制等生产环节。
(l )工艺过程分析这是工程分析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工作是利用工艺流程图分析生产操作,原料、成品和废物的近似物料平衡估算。
标明正常(连续、间歇)单次生产或发生事故时的操作条件,说明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的来源,并在工艺流程图的有关部分注明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
例如在开车、停车、事故、取样、出料以及生产装置的清洗等间歇操作时产生的废物量。
一般来说,几乎每一种生产方式都会产生一定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废物,所以应对原料、产品和废物作详细的物料平衡分析,包括分析所有的原料、辅料、最终产品、副产品以及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组成及投入和产出。
在工艺流程图上说明每一种生产方法中排出的各种废物及其形式、发生次数(正常、一次性、间歇还是事故)、每次生产持续时间:说明不同季节和物料变更时,出现最高污染负荷的周期。
(2)原材料和能源的储运在燃煤电厂、矿石选冶等工业建设项目中,其资源、能源、废物的装卸、搬运、储存、预处理等环节都会产生各种环境影响,应进行分析、识别。
(3)交通运输一些建设项目如果会使当地或附近地区的交通运输有明显的增量并且给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应予以分析。
(4)场地的开发利用一些拟建项目可能涉及到大片土地的开发,改变原来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影晌到原有的生态平衡和附近的环境及居民生活,对之不可忽视。
2、污染因子的筛选随“三废”排放的污染因子非常多,而评价时应选其中主要的污染因子进行评价,因此需要对污染因子进行筛选选其主要的进行影响评价。
筛选的方法采用等标污染指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比来确定。
一般筛选污染因子最多的不超过5个,钢铁工业可以多选。
在筛选时应以等标污染指数的大小依次列出,而后取其前者作为下一步环评的重点。
等标污染指数依下式进行计算:式中,P i :污染因子i 的等标污染指数; C i :某污染因子的浓度;C i0:某污染因子的排放标准或环境标准; Q :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M :某污染因子的排放总量。
也结合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如河水:0i i i i C MQ C C P ==KQ C C MP i ∙∙-=)(公式中的分母为河流中某污染因子的环境容量。
式中,C i:河水中污染因子的现状量;Q:河水的径流量,亿m3/a;K:给某厂的污染因子的分担率。
3、风险排污的源强统计事故和异常排污为非正常排污,它们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在源强分析中,不但要确定污染物排放量,还要确定与其对应的发生概率,属于风险评价的范畴。
风险排污包括事故排污、异常排污。
事故排污是指生产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而发生的事故,它的发生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物排放。
把发生事故时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作为下步风险预测评价的源强,同时应调查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种类、频率和对人群的危害,并提出应有的防范措施。
异常排污是指在正常运行时,工艺装备和环保措施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的一种长期排放水平。
如收尘器堵截而不得不短路运行,污水处理场受到雨水冲击而发生未及处理等。
异常排污分析应重点说明异常情况的原因和处置方法。
(三)环保措施方案的分析对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方案进行分析,目的是确定该项目既定环保措施方案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确认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确定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
(四)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分析对拟建项目上工程总图方案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确定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确定居民搬迁的必要性。
(五)有关工程方面的补充措施和建议通过工程分析,应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生产方案和污染防治措施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
其内容如:关于合理的产品结构与生产规模的建议,优化总图布置的建议,节约用地的建议,可燃气体平衡和回收利用措施建议,用水平衡及节约用水措施建议,废渣综合利用建议,能量消耗和节约能源建议,污染物排放方式改进建议,以及环保设备选型和实用参数建议等。
(六)工程分析的小结工程分析小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设项目在拟建厂址的合理生产规模与产品结构;2、最佳总图布置方案;3、经筛选确定主要污染源及污染因子;4、主要污染因子的削减与治理措施;5、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及防范措施建议;6、必须确保的环保措施项目和投资;7、其他重要建议。
第二节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一、工程分析的方法1、类比法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