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3 )建筑构造PPT课件

房屋建筑学(3 )建筑构造PPT课件

(1)标准较低的建筑,采用20mm厚1:3水泥砂浆 抹面或1:2水泥白石子水刷石,或斩假石抹面等。
(2)标准较高的建筑,采用各种石材或面砖贴面, 如花岗石、面砖等。
(3)勒脚处墙体采用强度高、防水性能好的材料 砌筑,如条石、混凝土等。
14
15
2.墙身防潮层 为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沿基
础墙上升或室外勒脚处地面 水渗入墙内,需在勒脚处的 墙身中设置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按构造形式分为 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
(2) 柔性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地基土较软弱时,刚性基 础难以满足要求,此时可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取代刚性基 础。因为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底部配以钢筋,利用钢筋来 承受拉力,使基础底部能承受较大弯矩。这时,基底宽 度的加大,不受刚性角的限制,故称钢筋混凝土基础为 非刚性基础,也称柔性基础。在同样条件下,采用钢筋 混凝土基础可以节省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和土方量。
17
3.散水 散水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设置的倾斜坡面,坡度一
般为3%—5%;其宽度应比挑檐宽度多出200mm,常 用尺寸为600—1500mm。
18
4.门窗过梁
过梁是用来支承门窗洞口上部砌体的荷载,并把这些 荷载传给洞口两侧墙体的承重构件。
过梁按其材料不同分为三种:
(1)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承载力强。
11
2.按基础的构造形式分类 (1)单独基础(独立基础) (2)条形基础 (3)筏形基础(片筏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较大且不均匀、而地基承载能
力又比较弱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式基础已 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常将墙或柱下基础连成一 片,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承受在一整块梁板上,这种 满堂式的梁板式基础称筏式基础。
房屋建筑学 (3) 建筑构造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组 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构造设计主要是根据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经济条件、施工技术和艺术 造型需要,选择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的构造 措施。合理的构造设计,取决于是否符合功能要 求,是否符合技术先进、选材恰当、美观大方、 经济合理的原则,是否符合结构安全的要求。因 此,构造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建筑方 案得以实施的保证。
1.基础埋深的概念 基础埋深(基础的埋置深度)指从室外
设计地面至基底的深度。 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分为浅基础和深基
础。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
8
9
3.影响基础深埋的因素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及荷载大小的影响,一般荷载
较大时应加大埋深。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当地下水位较高,基
(2) 平拱砖过梁
(3)钢筋砖过梁
19
5.墙身加固措施 对于多层砖混结构的承重墙的高细比超过一定限
值或需要做抗震设防时.应对墙体进行加固,其加固 措施有以下几种:
(1)增加壁柱和门垛 (2)设置圈梁 (3)设置构造柱
20
圈梁是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的水平方向设置的 连续闭合的梁。圈梁配合楼板的作用可提高建筑的整 体刚度,增强墙体的稳定性,防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墙体开裂。在抗震设防地区,圈梁与构造柱一起形成 骨架,可提高抗震能力。
6
第六章 基础与地下室
6.1 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6.1.1 地基、基础及其与荷载的关系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埋入土壤中的承重 构件。基础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把 它传给地基。
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受到建筑物全 部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岩石、土壤层。
7
6.2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
6.2.1基础的基本知识
(4)箱形基础 (5)桩基础
12
第七章 墙 体
13
砖墙的细部构造
1.勒脚
外墙面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称为勒脚,俗称墙脚、 墙根。勒脚的作用是保护墙根处的外墙面、防止地表 水及地潮对墙脚的侵蚀、增强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和美 观。所以,勒脚既要防潮、防水,又要美观大方。勒 脚的构造做法有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主要由以下六大部分组 成:基础、 墙或柱、 楼板层及地坪、 楼梯、 屋顶、 门窗。
4
构造组成
5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基础;墙和柱; 楼板、梁和地坪层;楼梯和电梯;屋顶; 门窗及饰面装修。一般建筑物除上述六 大基本部分组成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 构配件,如阳台、雨篷、烟囱、散水、 台阶、坡道等。
础不能埋在最高水位以上时,宜将基础底面埋置在最 低地下水位以下200mm。
(3)地基土冻结深度的影响,建筑物基础应埋置在冰 冻层以下不小于200mm处。
(4)相邻建筑物埋深的影响。
10
6.2.2基础的类型 1.按所用材料及受力性能分 (1)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由砖、石、素混凝土等刚性材料建造的基 础、这些刚性材料的特点是抗压极限强度高,而抗拉及 抗剪极限强度低,同样,刚性基础也具有这种特点。
21
6. 隔墙构造
在建筑中用于分隔室内空间的非承重墙 称为隔墙。其特点是质量轻、厚度薄、易于 安装和拆卸,同时,还要具备隔声、防水、 防潮和防火等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隔墙按构造方式不同分为块材隔墙、立 筋式隔墙和条板隔墙等。
22
第八章 楼板层与地层
23
8.1 楼板层
楼板层的组成
楼板层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面层、结构层、 顶棚层和附加层,见图。
24
楼板结构层的类型与构造
楼板根据其结构层的材料不同,可 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板、钢楼板、木楼板 等。
25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板式楼板:直接搁置在墙体(或梁)上的小型楼板称 为板式楼板。 (2)井式楼板 (3)无梁楼板 (4)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5)梁板式楼板
16
(1)水平防潮层:其应和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如 混凝土)的位置一致,以便使房间的水平防潮 形成一个整体。水平防潮层一般设在—0.060m 标高处的所有墙体内;当相邻两房间的室内地 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 潮层,并在靠土壤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以避 免回填土中的潮气侵入墙身。
(2)垂直防潮层:在需设垂直防潮层的墙面(靠回 填土一侧)做垂直防潮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