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监测

机房监测

1JITON-AMS机房设备集中监控系统介绍1.1JITON-AMS机房监控软件简介JITON-AMS计算机集中联网监控系统基于LonWork、SNMP、TCP/IP网络、RS232/RS485总线、现场总线技术的实时监控与组态开发系统,所用的数据库是MICROSOFT SQL SERVER。

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技术,支持多个机房联网集中监控,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系统服务端JitonAms-Server、系统客户端JitonAms-Client、系统组态设计平台JitonAms-Design 和监控系统硬件。

系统服务端主要是进行设备管理、协议管理、通讯管理、数据管理、数据服务、联动控制、自动报警等功能。

系统客户端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人机交换界面,实现对设备进行远程集中监控、远程数据访问、远程数据维护等功能。

系统设计端就是系统的组态平台,可以帮助用户用快速简便的方式进行二次开发,及对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用户既可以在本地也可以在远程在线开发,修改设备的集中监控界面。

监控硬件主要是指数据通讯网络、网络数据采集单元、各种要监测的智能设备、和报警设备等。

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和多种网络环境,既可应用于对单个机房的动力环境进行集中监控,也可应用于对多个联网机房实现集中监控,尤其可以实现对于分散在几十、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地域的多个无人值守机房、电信基站等场合的设备进行联网集中监控,集中管理。

1.2JITON-AMS监控系统主要特点1 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在图形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鼠标的拖放操作实现组建窗体,构建自己的监控界面。

操作方式类似于VB、Delphi等可视化开发软件。

十分简单易用,用户只要有简单计算机软件操作知识,稍加培训,即可胜任所有操作。

2丰富的界面组态系统提供丰富的控件及控件库可供用户自由组态,所有控件的大小、颜色、显示样式、背景、字体等属性均可自由设置。

3超强网络连接功能客户端软件自动与服务端软件系统连接,服务端软件自动与网络采集单元建方网络连接;当网络连接断开时,会自动重建网络链接;网络可以是局域网,广域网或国际互联网,传输介质可以是以太网,FDDI,光纤,ATM及ISDN,PSTN等,传输协议为TCP/IP。

4多样的报警功能系统提供多种灵活的报警方式,如短信报警、电话语音报警、多媒体语音报警、电子邮件报警、声光报警等。

5集成的协议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协议支持,支持百种智能协议,内置相应的协议解析驱动;6开放式协议接口系统提供开放式的协议支持,用户可以自由协议、扩充协议库,把自已编译的动态链接库加入到系统中。

7灵活的控制功能系统支持本地和远程控制,定时控制和自动控制、报警联动控制和手动控制功能,帮助用户合理的管理设备。

8分布式的联网计算功能系统支持分布式计算技术,系统服务端与网络数据采集元并行处理系统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转换、协议解析。

9强大的系统扩充性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要监控的设备和网络数据采集单元,而系统主软件不用做任何修改,只需要根据增加的设备修改系统数据库和协议数据库。

系统可以同时对几百个设备进行监控。

10大容量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系统可以采集几千个设备参数,并对所有参数的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可以存储几年的历史数据。

11智能的数据分析技术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会采用优化策略对历史数据和网络数据进行存储和传输,做到数据库中的重复数据尽量少,同时所有重要的数据又能得到有效的存储,及占有较少的网络带宽。

12远程管理方便用户可以在远程非常方便的查看所有设备和网络数据采集单元的任意数据,对参数进行设置;可以在远程更新用户操作界面。

13在线升级和维护用户可以在系统在线运行时,增加或删除要监控的设备和网络数据采集单元、修改用户监控界面,配置系统所有运行参数。

14友好的人机操作界面系统把所有的抽象的数据转换为用户容易理解的图形、文件、线条、动画、形状等在监控界面上显示。

1.3JITON-AMS监控系统应用单个机房的集中监控:RS232/RS422/RS485网络+中心服务器+客户端说明:在本应用方案中JITON-AMS-NET服务端和数据库服务器都在监控中心主机上,客户端既可以在监控中心主机,也可以在网络上的任一台电脑上;所有硬件通过RS232或RS485网络连接到监控中心主机。

这种应用案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特点,所有监控硬件布在监控中心的附近区域中,最远距离不会超过1200米,非常适用于单个机房的集中监控。

2系统软件模块功能本监控系统根据现场工程项目情况,能通过TCP/IP网络、RS232/RS485总线等媒介实现对中心机房、分散于不同地域的机房、及通讯基站等场地内的动力环境设备进行有效的集中监控,监控设备内容可包括:机房动力系统(主要配电设备检测、UPS、精密空调、新风机、柴油发电机等)、环境系统(漏水系统、温湿度、照明等)。

系统对所监控设备具有完善的检测功能,监测设备的重要运行数据和参数据等,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存储;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当检测到设备的故障时,对记录设备故障情况;结合机房的管理措施,对发生的各种故障情况给出处理信息,报警提示,支持多种快速有效的报警方式:实时用多媒体语音、屏幕报警、电话报警、短信报警、邮件报警、声光报警等,帮助机房管理和维护人员及时的了解设备的情况。

并提供报警记录存储,查询,打印功能,方便事后进行故障分析和诊断,及责任人员分析。

多样化的控制功能,提供报警联动控制,可以让发生故障设备自动停止运行;定时控制功能,可以辅助用户根据时间段对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

本方案设计将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分为九大管理模块,分别为通讯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控制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报警管理、报表管理及远程管理。

2.1通讯管理: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网络连接状态、数据交换信息;服务端实时有效的检测到系统与分散于不同区域的网络数据采集单元(JT-RTU)的网络连接状态,系统与各个网络数据采集单元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及数据交换情况。

系统与所有监测设备的通讯状态及通讯原始数据等。

根据所连接的设备情况,远程配置各个网络数据采集单元的每个通讯端口的通讯参数。

2.2设备管理: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增加设备、删除设备、修改设备,及对所监测的设备的监控参数和报警参数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故障状态。

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2.3数据管理(1) 实时数据:监控中心服务端可通过TCP/IP网络、RS232/RS485总线等媒介实时向中心机房或各远程监控站中的网络数据采集单元和各个监控设备发送采集各种数据的指令,同是自动实时监测所有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对所采取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获取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及各种故障参数等,并对各种运行数据有效存储。

系统采用多线程并发计算技术可同时处理来自不同网络单元和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并行分析和并行计算。

亦可实时的查询各个设备的所有数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定设备、选定设备参数、选定时间段来查询数据。

中心服务端自动把所有实时数据通过TCP/IP网络传送给本机客户端监控程序和远程的客户端监控程序。

各个客户端程序自动接收和处理来自服务端的数据,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通过文字、图形、表格、动画等多样的形式实时显示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和报警参数。

(2)历史数据:监控中心服务端自动将所有有效的监控数据存储在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器中,操作人员可以随时在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的查询检测的所有设备的任意参数的历史数据,可查询任一天、任一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并且自动生成历史曲线图,将查询结果以列表方式显示或打印,以供分析之用。

系统保存历史数据不受时间限制。

(3) 备份数据:监控系统提供多备份功能,可以将一份数据做几个备份以防止重要数据丢失,同时对事件日志的记录多少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备份的路径也可以随便设定。

(4) 历史数据库维护:系统具有历数史数据库完全备份功能;系统提供数据库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在历史数据库异常时重建历史数据库,并把数据恢复到最近保存的备份状态。

对于历史数据记录的删除,系统提供了两种方式:用户选择删除按时间段删除;系统根据用户定义时间自动删除指定时间以前的记录,以保持历史数据不会太过于庞大。

2.4控制管理:系统提供了非常灵活的控制方式,可以帮助用户非常及时效的实现对设备的保护,以及帮助用户节能功能和延长设备寿命。

A 手动控制: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实现控制设备的启动和停止,调整备参数B 报警联动控制:系统提供了联动有效的联动控制功能,可以设定故障时自动停止产生故障设备的运行,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有效保护C定时控制:系统可以自由设定设备在哪个时间段运行,哪个时间段停止运行,帮助用户实现对设备实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比如可以设定空调在上班时间段运行,在节假日及下班时段停止运行。

2.5安全管理1)用户操作权限:无论是客户端和服务端,系统都提供了有效用户分级管理机制。

系统根据不同的操作者划分了多级操作权限,最低级操作权限只能查看监控数据、无法对系统进行调整、无法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无法退出系统。

具有控制权限的操作者可以进行对监控对象发送控制指令,例如:开、关空调;开、关照明系统等;具有系统修改权限的操作者可以对系统所有控件进行属性、参数的修改;最高级的操作权限可以对用户授权,可以修改系统的所有参数,包括系统的运行参数,及对系统数据库进行维护。

系统具有非常完善的权限分级管理功能,亦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可对操作者划分不同的操作权限等级划分操作权限,不同的用户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内进行系统的操作。

(2)用户操作记录:系统的服务端和客户端都提供了完善的用户操作记录功能,实现对用户操作的跟踪记录,所有操作记录都存储在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中;客户端和服务端的操作记录分别存储于不同的数据表。

系统对所有操作者所进行的系统操作均作详细的操作记录,包括操作用户ID、操作用户名称、操作内容、操作时间和操作者所用主机的IP地址。

A 服务端操作记录:服务端操作记录主要包括对用户对以下操作内容的跟踪:系统启动、系统退出、用户登录、用户管理、密码修改、系统参数修改、系统数据表修改、设备数据表修改、控制参数数据表修改、时间段参数数据表修改、报警参数数据表修改、串口参数表修改、网络采集单元参数表修改、历史数据查询、报警记录查询、历史数据维护、报警记录维护、用户操作记录维护等等。

B 客户端操作记录:客户端操作记录项的内容还包括操作者所用主机的IP地址,并且所有客户端的的操作记录是集中存储在中心的SQL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中,有利于集中管理。

主要包括对用户对以下操作内容的跟踪:系统启动、系统退出、用户登录、用户管理、密码修改、系统参数修改、连接服务端、断开服务端、查看历史数据、查看报警数据、查看短信记录、查看电话报警记录、设置服务端参数、修改当前服务端的IP参数、服务端数据维护、客户端数据库维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