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第二章空气单元测试卷学号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1分,11-3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食用油在锅内着火,此时,最简易的灭火方法是()A、向锅内浇水B、盖严锅盖C、把油倒入水槽D、用灭火器2、证明集气瓶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B、把燃着的木条迅速插入集气瓶中C、加入澄清石灰水D、加入石蕊试液3、大气成分中,体积百分比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4、街道边五颜六色的霓虹灯灯管内充入的气体是()A、氮气B、稀有气体C、臭氧D、水蒸气5、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普里斯特利C、拉瓦锡D、阿伏伽德罗6、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氮氧化合物D、可吸入颗粒物7、下列气体中,一般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8、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很多大城市开展“还我A、推广无污染能源B、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C、建造氧化塘和污水处理厂D、增加工业烟尘和各种废气排放9、在干涸的深井、深洞或久未开启的菜窖内,若不做灯火试验,人就进去是危险的,这是因为菜窖中会有()A、一种有毒气体B、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一种黄色烟雾,使人视线模糊D、一种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气体10、覆杯实验中,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原因是()A、硬纸片被水吸住了B、硬纸片被大气压给托住了C、硬纸片与杯口有黏性D、硬纸片会吸水11、皮肤过多地晒太阳,会受到紫外线的伤害,A、臭氧B、悬浮在大气中的尘埃C、二氧化碳D、氧气12、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

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发光B、都剧烈燃烧C、都是氧化反应D、食物腐烂13、空气的密度是1.293 g.L-1上表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同时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灯焰,其目的是使酒精灯隔绝空气D、要达到灭火的目的,一定要隔绝空气的同时,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15、可将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三种气体鉴别出的是()A、澄清石灰水B蒸馏水C紫色石蕊试液D燃着的木条16、物质的用途总是与物质的性质有关的,下列用途与所列性质无关的是()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得多,可以用来填充探空气球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作助燃剂C、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D、氦气通电时会发出黄光,可以制作霓虹灯17、可乐中溶有一定的二氧化碳气体。

打开密封的可乐瓶盖,会有汽水等喷出来;喝到体内又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增大B、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增大D、温度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减小18、盐酸是酸,氢氧化钠是碱。

现在分别向盛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三支试管中各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依次看到的颜色是()A、红,紫,蓝B紫,红,蓝C红,蓝,紫D蓝,红,紫19、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C、只要温度足够高D、既要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又要有充足的氧气20、下列过程中,一定需要氧气参与的是()①哺乳动物的呼吸作用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煤的燃烧④光的传播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21、如右图所示,经几小时后,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老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左边下降,右边上升B、左、右两边都下降C、左边上升,右边下降D、左、右两边都不变2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混入A、硫B、木炭C、磷D、蜡烛23、下面所列举的现象:①按在墙上的图钉;②吸在墙上的塑料衣钩;③用塑料管从开口的汽水瓶中吸汽水;④上升的气球。

一定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24、自然界动、植物的呼吸和工业生产都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几乎没有改变,原因是()A、多余的二氧化碳都溶入水中了B、有许多的二氧化碳都扩散到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去了C、都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了D、植物的光合作用调节的结果25、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告诉我们( )A.大气压存在,大气压比较小B.大气压存在,大气压很大C.没有空气的地方大气压是存在的D.有空气的地方大气压是不存在的26、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27、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的总量减少C、放出氧气速度慢D、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反应速度慢2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A、镁带B、铁丝C、硫磺D、木炭29、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A、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B、水→氢气+氧气C、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D、过氧化氢→水+氧气30、一天,小民在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在铝质易拉罐中放入少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罐口,把酒精灯撤去,让易拉罐自然冷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口出现的白雾是熔化形成的B、易拉罐被压,是由于罐体冷却收缩形成的。

C、易拉罐被压,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D、易拉罐被压后,过一段时间又自动恢复原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1、高山上的空气比较稀薄,则高山上的大气压比山脚的_____ (填“大”或“小”)。

2、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常温下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气体。

3、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的蒸馏水,此时试管内的液体呈色;往这支试管内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则试管内的液体变色;再向这支试管内通入二氧化碳,则试管内的液体将变色,这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然后,把这支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一会儿,试管内的液体又将变成色,这时所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又是。

4、要检查配有试管的实验装置是否漏气,首先应将装置连接好,把导管口的一端浸入里,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发现导管口有冒出;把手移开,一会儿,导管口形成一段,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5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反应容器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文字表达。

6、我们用的方法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制取液氮和液氧。

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转变为淡蓝色的液态空气,然后蒸发。

由于液氮沸点为-196℃,液氧沸点为-183℃,所以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气。

7、固体叫做干冰;气可以用来代替氢气填充气球。

8、某气体有如下性质:①密度比空气略大,②不易溶于水,③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④在1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183℃时变成淡蓝色液体。

在上述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为了收集到较纯净的该气体,宜用法收集。

9、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石灰水的表面和瓶的内壁会形成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生成白膜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10、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_______、 ____ 、中间层、 ____ 、_______。

能形成云、雾、雨、雪的是_____层;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的是_______层,因为这一层中含有______气体。

11、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空调中巴车上分别有冷气出口和暖气出口,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冷气出口在,暖气出口在。

(填“上”或“下”)13、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④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小兰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2点)(1)。

(2)。

14、如图所示,将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点燃的蜡烛的烧杯内。

可以观察到烧杯内阶梯上的蜡烛的先熄灭,的后熄灭(以上两处填“上面”或“下面”)。

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还可知道二氧化碳不能,也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