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合同管理规定1、总则 (3)1.1 目的 (3)1.2 合同管理原则 (3)1.2.1分类分权管理原则 (3)1.2.2既注重程序管理、又注重实体管理的原则 (3)1.2.3 集体谈判与程序化决策的原则 (3)1.2.4 实行专业归口、法人委托的二级管理原则: (4)1.3 适用范围 (4)1.4合同管理的内容 (4)2、合同的招投标及相关管理 (4)3、合同订立 (5)3.1 订立合同的基本要求 (5)3.2 合同分类管理 (6)3.3 合同风险防范 (8)4、合同审查、审批 (8)4.1 合同审查要点 (8)4.2 合同会签管理 (9)4.2.1合同会签表填写要求 (9)4.2.2 合同基本会签人职责 (10)4.2.3合同专业技术会签人职责 (10)4.2.4合同审批人职责 (10)4.2.5合同确认盖章要求 (10)4.3 合同分级批准权 (10)4.3.1合同审批分级的划分 (10)4.3.2销售合同审批说明 (11)4.3.3人事聘用合同审批说明 (11)4.4 合同分类管理 (11)4.5 合同编号规定 (12)5、合同履约过程管理 (14)5.1 合同管理负责人 (14)5.1.1 合同负责人及其职责 (14)5.1.2 合同管理执行分析 (14)5.1.3 合同条款执行风险分析 (15)5.1.4 合同履约过程控制管理 (15)5.2 合同管理台帐与合同文件备案管理 (16)5.2.1合同管理台帐编制 (16)5.2.2执行的合同文件的备案要求 (16)5.2.3 合同计量支付与变更管理、用款计划及联签要求 (17)5.3 合同结算管理 (17)6、合同变更、转让和解除 (17)6.1 合同的变更管理 (17)6.2 合同的转让管理 (17)6.3 合同的解除管理 (18)6.4 变更、转让和解除合同文件形式 (18)7、合同索赔与纠纷管理 (18)7.1 合同的索赔管理 (18)7.2 索赔的原因 (18)7.3 索赔管理基本程序与方法 (19)8、合同档案管理 (19)9、合同执行评估及奖惩 (20)9.1 合同执行评估 (20)9.2 奖惩 (20)9.2.1 罚则 (20)9.2.2 奖励 (21)10、附则 (21)10.1 附件: (21)10.2 与“本规定”相关的管理文件 (21)10.3 其他 (22)1、总则1.1 目的《某公司合同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是为加强合同管理,减少错误成本。
确保公司的利益,避免风险而制定的管理规章制度。
1.2 合同管理原则1.2.1分类分权管理原则指分集团管理层级、地区管理层级进行分类分权审批,同时分专业进行合同管理的原则。
1.2.2既注重程序管理、又注重实体管理的原则主要体现在既注重合同事前审查,即严格合同签订审批程序,合同内容的审查;又注重合同履约管理,每个部门负责人是每一份合同的法定管理负责人,负责按相关合同管理规定,完成或指导下属完成合同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1.2.3 集体谈判与程序化决策的原则指按照招投标或不招投标的相关管理规定,组织以工作团队形式进行合同过程谈判,并通过按审批规定程序决策,确定合作对象和形成合同条约的管理原则。
1.2.4 实行专业归口、法人委托的二级管理原则:集团总部由总裁负责,各分管职能部具体操作,行政综合归口管理部门为发展管理部行政财务组(编号、盖章、财务审核、存档),业务归口管理为投资与策划部法务组(合同审核、诉讼、分析汇集上报)。
各地区由地区总经理或副总负责,行政综合归口管理为投资发展部行政组(编号、盖章、诉讼、存档);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为成本合约部(综合审核、统计、分析汇集上报)。
各法人及委托人具体负责各自授权范围内的合同签订、履约工作。
1.3 适用范围本合同管理办法,适用于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对外签署的各类合同。
1.4合同管理的内容合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同签订的程序;合同履约规定;合同评估与奖惩等。
2、合同的招投标及相关管理2.1各公司的商务项目,须遵守“本规定”相关合同管理原则,集团《房地产开发招标管理实施细则》以及集团“各专业合同管理规则”的要求,相应的选择招标、议标或定向商务谈判等相关形式来确定业务合作对象。
2.2国家法律规定必须招标的工程,通过招标确定合同单位,必须招标的工程范围详见《招标法》的规定。
2.3 招标项目标文档组织、评标要求以及中标单位确定等相关管理要求,详见集团《房地产开发招标管理实施细则》规定。
2.4 对不进行招标的项目,合同谈判和签约,必须组成3人或3人的工作小组进行。
没有按工作小组形式商谈的合同,合同会签的相关人员有权不予会签。
3、合同订立3.1 订立合同的基本要求3.1.1 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地方有关法规的规定,避免签订无效合同。
3.1.2 必须以维护集团合法权利和提高经营效率为宗旨,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 的双赢原则。
3.1.3 订立合同条款文字的表达必须准确、清晰,各方当事人权力和义务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内容要素包括(不限于):1)签约各方的名称、地址、联系人及方法2)合同标的3)数量要求4)质量及技术标准要求5)价款或报酬6)履约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办法9)合同生效约定10)合同编号和签约日期3.1.4 合同形式有书面、口头、电子等其他形式,本集团要求对外订立的正式合同,一律采用书面(纸质)的合同文本形式,并参照集团提供的各类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3.1.5 对外订立合同,除法定代表人外,必须是持有委托书的法人委托人,法人委托人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签约权。
超越代理权限和非法委托均无权对外签约。
3.1.6 签约方必须使用具有法律效律的印鉴、如企业公章或合同专用章等,不得使用不合格印鉴,如财务专用章、部门印鉴等。
3.1.7签订合同应确定履约地在我方所在地,并力争由我方所在地仲裁委员会仲裁或我方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1.8 归口管理部门对违反国家和集团管理规定的合同条款有最终否决权。
3.2 合同分类管理3.2.1 合同除综合归口管理部门外,合同履约实施过程由合同负责人和专业分管部门负责。
各专业分管部门须对从合同招标、履约过程中的监督、控制直至履约顺利完成负责。
3.2.2 分类与专业分管(包括不限于)3.3 合同风险防范3.3.1 注重主体资格的审查。
特别是对合同签订主体的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有否经营权进行事前审核。
3.3.2 注重资信调查。
审查当事人的商业信誉和资信状况对履约能力的支撑。
3.3.3 对合同经办人/代理人的资格审查。
确定签约人是否有法人委托及其代理权。
3.3.4采用集团各类合同范本,避免合同条款漏项、漏洞或无效等引起的合同纠纷,防范合同风险。
3.3.5设立各种保证条款,如担保、抵押、定金等。
3.3.6及时办理法律规定的批准、登记等手续,办理合同公证、鉴证。
4、合同审查、审批4.1 合同审查要点4.1.1合同是否具备《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4.1.2合同中是否存在法律(主要是《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所禁止的内容,是否存在无效条款或可以撤销的条款;4.1.3合同中是否存在规避法律的内容;4.1.4根据本合同的具体情况,是否需要进行合同公证;4.1.5合同中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是否清晰,有无必要设定方便我方单方解除合同的条款;4.1.6合同中对发生合同纠纷后所选择的解决方式和司法管辖对我方是否有利。
4.1.7合同标的的界定是否明晰无歧义;4.1.8合同标的是否与招投标文件及相关图纸、工程量清单、设备清单、验收(交货)标准等合同附件一致;4.1.9合同内容是否存在显性或隐性开口,价款是否包死,包死价所包含的风险因素是否全面、清楚;4.1.10合同对双方权利义务的界定是否清晰无交叉、无歧义;4.1.11合同不同条款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之处;4.1.12合同列举的应当适用的专业技术标准、规范是否有效、清楚、无遗漏;4.1.13合同价款是否超过成本标准;4.1.14本合同与其他相关合同之间是否存在重叠、交叉等界面不清或不相容的情况。
4.1.15合同的付款条件是否符合有利公司风险的规避,是否符合项目的资金计划安排。
4.2 合同会签管理4.2.1合同会签表填写要求所有的合同在签约前,须按集团规定的《工程合同会签表》《非工程合同会签表》要求分类别完成内部会签,订立合同的条款内容牵涉到集团多个专业管理的,须进行内部协商和沟通。
统一平衡后方能签约。
4.2.2 合同基本会签人职责经办部门、财务部、是每个合同必须审核的基本会签人,经办部门负责人对上报合同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主要审核责任;财务部主要负责合同金额、付款条件等数据性及与财务相关条款的审核,并负主要审核责任;根据相关权责规定,重要合同需律师会签。
律师负责对合同全部条款的风险进行审核,并负主要审核责任。
4.2.3合同专业技术会签人职责专业技术审核人(包括建筑师、工程师、造价师、预算员、投资发展部负责人、产品技术部负责人、营销部负责人、资金部负责人等专业技术部门负责人)必须根据合同会签需要,选择对与本专业相关的合同条款进行审核,并负主要审核责任。
须会签的合同类别,见各专业“合同会签表:上的标示。
4.2.4合同审批人职责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地区总经理、区域管理委员会、集团总部相关审批人及机构是分别按合同批准权限的最后把关人,负责对合同进行综合判断决策,持有否定权和决定权,负最终结果责任。
4.2.5合同确认盖章要求没有经过有权审批人签字批准,并完成合同编号合同,印鉴管理人不允许对合同确认盖章。
4.3 合同分级批准权4.3.1合同审批分级的划分根据其重要性和专业性,审批权划分为集团总裁和分管执行总裁审批层级、总部职能管理层级、区域管理委员会审批层级、地区总经理(或法人代表)审批层级、地区各专业部门经理管理审批层级,进行分权分金额确定审批人。
具体合同审批权设置,见“本规定”附件《合同审批权责作业规则》4.3.2销售合同审批说明销售类合同,因须使用政府固定合同版本,并且合同管理的形态也有差异,其合同管理办法,参见营销专项编制的《销售合同及补充条款操作要点》作业指导书。
但在营销专项管理制度中必须包括(不限于)以下规定:1)项目开盘前,地区市场营销部必须提出销售合同中,我方准备设定的,销售人员可选择与客户协商的补充条款。
2)地区总经理必须组织区域管理委员会对固定补充条款进行审批。
未经审批的补充条款,销售人员无权在合同中对客户作出承诺。
3)各项目的合同定价、折扣必须按集团权责程序规定在合同执行前完成审批。
4.3.3人事聘用合同审批说明员工聘用和顾问聘用类合同因管理形态不同,其合同管理办法,参照由集团人力资本经营管理专项编制的《员工聘用合同管理细则》执行,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的商务类合同仍然须遵循“本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