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认知与造景》课程标准

《植物认知与造景》课程标准

《植物认知与造景》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25030552
总学时数:72学时
学分:4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门课程是通过对植物形态、体量、色彩、气味等观赏特性的研究和理解,利用植物观赏特性综合配置植物元素进行造景的科学。

植物造景除了能表现审美功能以外,还拥有超强的生态效应。

《植物认知与造景》是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为其他的专业课程如《景观设计》系列课程、《毕业设计》等课程奠定基础。

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植物素材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植物造景的含义、特征及功能。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造景的功能。

(三)学时安排:2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植物造景的基本含义及特征(0.5)学时
1、基本工具
2、辅助工具
第二节园林植物造景功能(1)学时
1、生态功能
2、空间构筑功能
3、美化功能
4、实用功能
第三节我国植物造景现状与发展趋势(0.5)学时
第二章植物景观素材及其观赏特性1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园林植物素材的类别及特点,了解植物素材的观赏特性。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素材观赏特色的理解和运用。

(三)学时安排:12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2)学时
1、乔木类
2、灌木类
3、蔓藤植物类
4、草本花卉类
5、地被植物类
6、草坪植物类
第二节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2)学时
1、园林植物的形态
2、园林植物的色彩
3、园林植物的芳香
4、园林植物的质地
第三节课堂联系及讲评作业(10)学时
1、调查校园植物景观素材的主要观赏特性
2、素描速写乔灌木树形
第三章园林植物配置方法16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园林植物的配置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配置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学时安排:16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树木(1)学时
1、孤植
2、对植
3、丛植
4、群植
5、林植
6、篱植
7、列植
第二节花卉景观(1)学时
1、花坛
2、花境
3、花台
4、花池、花箱、花钵
5、花丛与花群
第三节草坪与地被植物景观(0.5)学时
1、草坪景观
2、地被植物景观
第四节藤本植物景观(1)学时
1、藤本植物景观的功能与应用特点
2、藤本植物景观的设计
3、藤本植物的选择
第五节专类园植物景观(2)学时
1、专类园植物景观功能
2、专类园植物景观设计主题
3、植物专类园景观类型与设计
第六节意境主题景观(1)学时
1、意境设计的基本内涵
2、植物意境美的来源
3、我国传统植物造景意境的表达方式
4、植物景观意境构成手法
第七节植物空间景观(0.5)学时
1、植物空间景观的类型
2、植物景观空间特点
3、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成
4、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处理
第八节季相景观(0.5)学时
1、植物季相景观设计方法
2、植物季相景观类型与设计
3、秋季
4、冬季
第九节整形植物景观(0.5)学时
1、绿雕
2、花雕
第十章课堂联系及作业讲评思考题(8)学时
1、树丛设计
2、观赏树群设计
3、独立花坛设计
4、花境设计
第四章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基本程序12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造景设计的各个环节,掌握绘制植物造景设计图纸的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造景素材的调研与图纸的绘制
(三)学时安排:12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与委托方接触阶段(1)学时
1、了解委托方(甲方)对项目的要求
2、获取图纸资料
3、获取基地其他信息
第二节研究分析阶段(1)学时
1、基地调查与测绘
2、基地现状分析
第三节设计构想阶段(1)学时
1、确定设计主题或风格
2、功能分析,明确造景设计目标
3、植物景观构图设计
4、选择植物,详细设计
第四节设计表达阶段(1)学时
1、设计图表达
2、植物景观施工
第五节课堂联系(8)学时实训植物景观平面图及立面图绘制
第五章小环境园林植物组景与实践10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园林植物组景与各种景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及设计重点,要求掌握各种小环境内的植物造景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各种小环境植物组景的素材及形式特色
(三)学时安排:8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园林植物与园林水体组合造景(1)学时
1、园林植物与水景的景观关系
2、园林中各类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
第二节园林植物与园路的组合造景(1)学时
1、园林道路景观设计要求
2、各级园路组合造景手法
3、园路局部的植物景观处理
第三节园林植物与建筑组合造景(1)学时
1、园林植物与建筑组合造景的设计要求
2、植物与建筑的组景原则
3、建筑室外环境的植物种植设计
第四节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实例解析(1)学时
1、城市街头绿地植物景观设计
2、重庆开县交通局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
3、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环境景观设计
第五节课堂联系(8)学时
1、园林植物与水体组景设计
2、园林植物与园路组景设计
3、园林植物与建筑组景设计
4、屋顶花园的植物造景设计
5、小型公共绿地植物造景设计
6、街头小游园设计
第六章园林植物造景的评价8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园林植物造景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园林植物造景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的运用。

(三)学时安排:8学时
(四)主要内容
第一节园林植物造景评价原则(0.5)学时
1、科学性原则
2、艺术性原则
3、功能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第二节园林植物造景评价方法(0.5)学时
1、调查分析法
2、民意测验法
3、认知评判法
4、层次分析法
5、模糊综合评价法
第三节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应用实例(1)学时
1、景观因子与评价指标
2、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模型与方法
3、评价结果
第四节课堂联系(6)学时
1、实训民意测验法评价某一公共绿地植物景观设计效果
2、常见园林植物及园林应用简表
3、园林绿化功能树种的选择
第七章综合能力训练8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培养及检验学生对于植物造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培养植物造景的设计能力
(三)学时安排:8学时
(四)主要内容
给出一个特定题目,要求学生在八个学时内完成1-2个植物造景设计方案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并结合学生的练习与实验。

四、成绩考核方式
1、本课程考核方式:考查。

2、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平时表现(考勤,课堂发言)占20%;作业占80%。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二)主要参考书目
[1]汪新娥. 植物配置与造景[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鲁平.园林植物修剪与造型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熊运海.园林植物造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