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司河道治理技术
修复、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建立水域生态平衡,发挥水体生态自净能力, 形成水域生态景观,实现水域生态功能,提升水域社会经济效益
水生植物系统总述
1、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能够大 量吸收营养物质,或降解转化有毒有害物质为无毒物质 的性质; 2、水生植物的分泌物还可以依靠化感作用抑制藻类和青 苔的爆发性生长,并且有助于澄清水质; 3、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放出氧气,增加水中溶解氧含 量,有利于改善水质; 4、水生植物还可以为水生动物和有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 栖息环境。
公司简介
• 同瑞环保是由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海洋大学的著名专家领衔, 专业从事河湖水质治理的创新型企业。
• 公司独创性研发出的一系列河湖水质净化技术,已成功运用到上海 市北高新园区生态河道、上海城市生态示范河道、西溪湿地、镇江 新区等河湖治理项目中,至今已超320项。
河道治理目标
亲水 清澈 生态
江场河
治理前的河 道水质状况
治理前的水质监测结果
河流
监测时间 CODMn(mg/l) BOD5(mg/l)
NH3N(mg/l)
TP(mg/l)
悬浮物 (mg/l)
Chla(mg /m3)
江场河 2010.10
9.76
8.7
2.34
0.50
65
43
江场河
江场河及先锋河于2012年列入上海市生态治理示范河道,采 用综合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质治理。项目于2014年3月动工,9月 初步建成。
1公司简介 2项目介绍 3景观水质问题及治理思路 4ANCS净化工艺 5方案实施及小结
挺水植物
1公司简介 2项目介绍 3景观水质问题及治理思路 4ANCS净化工艺 5方案实施及小结
沉水植物
特色品种
1公司简介 2项目介绍 3景观水质问题及治理思路 4ANCS净化工艺 5方案实施及小结
浮水浮叶植物
治理前
治理后
西溪湿地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 地。公园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里与西湖、西泠并称杭 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 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公园的十大景点 之一“水下长廊”水系约10000立方米,采用我司研发的 “生态+设备”的高效技术进行净化,水质透明度常年稳定 在4米以上。
黑臭河道治理技术
1、曝气充氧
在水体中设置曝气装置,提高水的溶解氧。在氧气充足和好 氧微生物丰富的条件下,有机物一般不会发生厌氧分解和产生黑 臭现象。
技术关键是利用曝气充氧对河道进行处理,技术相对简单, 只需确保所选的曝气设备能够为水体提供足够的曝气量。
河流较深或较窄用微孔曝气,较浅或较宽用表曝,景观要求 较高用喷泉式曝气。
2、TR移动式高效净化系统
工艺:气浮-生化-过滤 优点:效果好,速度快,水质适应性好。可以在一 条河道治理完成后移动到另一条河道使用。
工艺介绍
• 气浮是目前公认的高效的藻类去除工艺。我们在传统气浮的基础 上,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和提高,核心部分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它 对藻类的去除效率可高达95%以上;
• 过滤则广泛应用于去除泥沙浊度,并改善了气浮的布水条件; • 多孔填料,在高溶解氧条件下,提高了系统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
除。
运行情况
一分钟照片
显微镜下气泡 上浮图片
30分钟照片
效果
综合或辅助技术
3、TR生态净化屏障技术
生态净化屏障技术使用了柔性透水阻隔、固定化微生物、复 合生物酶、局部曝气、复合浮床等技术,极大减缓了污染对河道 的影响。
防止外河污染的生态屏障
综合或辅助技术
4、TR驳岸生态净化技术
附着生长在聚生毯表面的微生物对流经水中有机物进行分解,并且氧化 氨氮为硝氮;一段时间后,聚生毯上还将出现固着生长的藻类,对流经的水 中的氮磷营养物进行吸收。经过这个过程,河水得到了净化。
• 公司的科研成果在上海城市河道治 理示范项目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并 认定为上海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技 术。
同瑞的河湖治理工程实践
上海市生态示范河道——江场河
江场河及先锋河位于闸北区。两条河道首尾相连,江场河头端为盲端, 先锋河尾端通过水闸和走马塘相连。江场河全长245m,先锋河全长250m。 先锋河以西为宝山区,以东为闸北区,沿线有大量小作坊,小企业,大量 外来人口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由于管网条件所限仍直排河道,对河道 产生极严重的污染。
从治理程度上讲,应做到总体达标,局部呈现亮点。
从治理顺序上来看,应先截污后控源再治河,先支 流再主河。
同瑞的河道治理技术研发历程
• 公司自2002年起开始从事河湖水域 治理的研究与实践。
• 2006年承担了上海科研攻关项目— “中心城区河道水治理成套技术及 设备研制”。该项目研究了气浮、 过滤和生物处理技术的相互关系和 协同、互补作用,将三者进行优化 组合,形成集成技术和成套装置。
驳岸生物处理法借助菌藻共生体系中的菌类可以高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和 氨氮,避免河道黑臭或快速将黑臭河道变清;借助菌藻共生体系中的藻类也 可有效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减缓富营养化程度。
聚生毯通常分两层,内层多孔微细材料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满足生物 附着的条件,聚集了多样化的生物,并构成了生态食物链;表层绿色纤维状材 料提供了附着藻类的着生条件,并且起到了美化作用。
综合生态技术是以生态修复技术为基础,并综合多种最新技 术。
生态净化系统的设计和构建的核心是依据生态原理,形成多 层次的水生生物系统,通过构建食物链,降解、固定或转移污染 物和营养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其核心是构建沉水植物系统。
江场河
为了给沉水植物生长创 造良好的生境,本项目采 用了可移动式高效净化系 统。该系统以气浮技术为 核心,水质适应性好,并 可以在一条河道治理完成 后移动到另一条河道使用。
实景照片
同瑞的河湖治理工程实践
• 徐家宅河
作为上海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示范工程----徐家宅河水环境生 态治理工程,其河道全长1100米,平均宽度10米,平均深度1.5 米,总水量约16500立方。整体治理思路为“高效机械净 化”+“生态水质维持”,两者相辅相成。 项目设备部分已完成,生态系统正在修复中。
图1 光合菌实物照片
优点:投资少。缺点:需经常投加,运行成本高。但可以通过 就地培养降低成本。
黑臭河道治理技术
3、TR高效生物基净化单元
TR高效生物基净化单元是利用曝气和污水处理的生物膜技术与水 生植物结合做成。TR高效生物基净化单元主要是利用介质挂膜、曝气 增氧、水利循环的方法为微生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繁殖环境,利用微生 物来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因此,TR高效生物基净化单元实际上是一 个系列处理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处理效率高。
江场河
用于点源污染的生态净化屏障
防止外河污染的生态屏障
经过治理仅一个 月,水质就达到 了四类水,能见 度达到1米以上。
为了强化对污染物的净化,又创造性使用了驳岸生态净化技术
同瑞的河湖治理工程实践
• 中杨湖河
中杨湖河治理作为上海同瑞 环保公司2006年承担的上海市科 委“登山计划”中关于“中心城区 河流生态维护成套装置研制和示范” 的课题试验工程。其河道全长 1100米,平均宽度10米,平均深 度1.5米,总水量约16500立方。 整体治理思路为采用“气浮+生化 +过滤”的高效机械处理工艺对河 道实施净化,净化后水质常年维持 在1米以上能见度,水质达到IV类。
综合或辅助技术
4、TR驳岸生态净化或辅助技术
5、复合生态浮床
复合生态浮床是利用污水处理的生物膜技术与水生植物结合做成 的浮动于水面的生态浮床。主要是利用介质挂膜、植物供氧的方法为 微生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繁殖环境,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
总结
河道治理应根污染状况和污染浓度,因地制宜,采取 多种技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学、环境微生物工程、生态水力学、生物物理学与水动力学原理,辅 之现代水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多学科的综合技术系统方法。 体现人类与科技、人类与自然融合的生态特色景观,展示21世纪人类 回归自然的意愿。
1公司简介 2项目概况及技术要求 3设计思路 4方案介绍 5环境风险评估 6投资估算 7案例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江场河
水处理系统布置示意图
水处理系统布置示意图
江场河
由于条件所限,该项目仍有部分污染直接排入河道。 同时,由于水闸的渗漏,外河对内河也有污染。针对这些 污染源,项目中大量使用了生态净化屏障。生态净化屏障 技术综合使用了柔性透水阻隔、固定化微生物、复合生物 酶、局部曝气、复合浮床等技术,极大减缓了污染源对河 道的影响。
河道治理思路
河道污染多种多样,治理技术也相应有不同的选择。 简单来讲,根据成因和表现主要可分为黑臭河道和富营养化河道。
这两类污染河道的治理技术有很大的区别:黑臭河道主要采用曝气复氧和微生物 处理技术,着眼于去除有机物和氨氮;富营养化河道则采用物理化学或生态技术,去 除藻类或氮磷营养,抑制藻类。
也有一些技术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步去有机物和氮磷,一步使水变清。
1公司简介 2项目介绍 3景观水质问题及治理思路 4ANCS净化工艺 5方案实施及小结
沉水植物群落构建配置
➢考虑水深、水量等水文,上海气候特征,及沉水植物对氮,磷吸收动力学与 去除率配置 ➢构建“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菹草——苦草”共生群落
水生动物群落构建——底栖动物
➢ 科学合理放养水生底栖动物,分三个阶段进行操作: 水生植物种植期间放养少量螺、贝,同时监测成活率和生长情况。 随水体透明度增加,或在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前,加大螺、贝数量。 放养甲壳动物虾蟹类,以调控底栖动物、部分水生植物的数量,并能清除大、中型 水生动物的死亡个体和残饵等。
喷水式曝气机
微孔曝气 水车式曝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