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11回头练9作业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当你以为自己愈来愈高时,其实你已经开始走下坡了”这是说“高”与“低”是同时存在的,在人自以为是的情况下,人生路的“走高”可以向“走低”转化。
“高”与“低”同时存在,“高”可以向“低”转化,这说明矛盾双方相反相成,②正确;“高”可以向“低”转化,这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③正确;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相互对立不是漫画所强调的,①④不选。
故本题答案选C。
4.电影自诞生之初,就带有商品与文化的双重属性。
然而,当下国产电影往往将票房作为检验影片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
有评论家指出,一座座飞速建起的电影院不仅仅是商业资本追逐利润的工具,更应该成为我们观照现实、洞烛内心的精神家园。
推动电影业健康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C )A.在电影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相对对立中把握统一B.在电影的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绝对统一中把握对立C.在文化属性支配商品属性的对立中实现两者相辅相成D.在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的依赖与贯通中实现电影发展解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与斗争性。
同一性(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斗争性(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推动电影业健康发展的正确做法是在文化属性支配商品属性的对立中实现两者相辅相成,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中的“相对对立”“绝对统一”说法错误;D项只看到了同一性没有看到对立性,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C。
5.下图认为,“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总得选一样”。
这突出强调了( C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B.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依存的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和排斥的属性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析:“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总得选一样”,这就把汗水与泪水对立起来了,C 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C。
6.下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D )①应善于根据事物表面联系,创造本质联系②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③应看到矛盾双方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④要把握矛盾普遍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是漫画类试题,要坚持“漫画要看全、褒贬弄明先、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的原则。
漫画中的“潜能因对手而发掘,速度因对手而提升”启示我们应看到矛盾双方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要把握矛盾普遍性,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③④符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错误;②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7.物理学上,万有引力公式为:F=G·Mm/r2,库伦力公式为:F=K·Qq/r2,二者有明显的相似性。
爱因斯坦认为这种相似性不是偶然的,他坚信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性的简单、和谐与统一,并极力追求反映这种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
上述材料表明( C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②整体包含部分,由部分构成③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④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可以相互转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联系,但未强调二者的转化,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C。
8.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区别在于( A )①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②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③前者分析的是诸多矛盾之间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关系④二者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④说的是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联系,而不是区别,与题意不符;①②③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A。
9.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治疗方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都体现了( B )A.意识的能动作用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C.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D.在总体上把握了现象之间的联系解析:不管是“同病异治”还是“异病同治”都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故本题答案选B。
10.下列成语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是( A )A.标本兼治B.釜底抽薪C.居安思危D.金无足赤解析:B项体现了抓重点,C、D两项体现了看两点,只有A项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故本题答案选A。
11.“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左冲右撞的羊群中,一旦有引领注意力的头羊出现,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模仿并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是否有陷阱或者另一边会有更好的草。
谁能走在最前面,谁就能更早更快掌握主动权。
“羊群效应”体现了( A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不起作用解析:“羊群效应”反映了头羊对羊群的重要导向作用,即说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观点错误,均应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1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建国初的“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确定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党的十二大以后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共十九大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说明( D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B.矛盾是对立统一的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绝对的、永恒的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析: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题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C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福祉。
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强调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大力发展健康产业。
目前,国家确定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合理界定政府和社会资本提供健康服务的边界,着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促进健康服务领域发展。
坚持公共服务属性,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由政府负责保障的健康服务类公共产品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逐步增加政府采购的类别和数量。
调整和新增健康服务资源时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健康体检、专科医疗等服务,让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
解析:本题知识要求明确,运用矛盾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
问题指向明确,说明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把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看成是矛盾的双方,双方具有相互对立的属性,即斗争性,只有明确各自的定位和功能,才有利于促进健康服务业良性发展。
同时,要看到两种资本相互依存,具有矛盾的同一性,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正是在两种资本的既对立又统一中,推动健康服务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
答案:①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的属性,合理界定政府和社会资本提供健康服务的边界,明确各自的定位和功能,有利于促进健康服务业良性发展。
③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连接的属性和趋势,政府和社会资本可以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④两种资本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健康服务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成果丰硕:我国出版物版权和实物贸易的逆差已从7.2∶1缩小到1.6∶1。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30个,全面客观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为对外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窗口和平台……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导致出现“文化折扣”现象,使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不高。
如何让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如何学习和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成为“文化海推者”们反复思索和实践的方向。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矛盾分析法,问题指向是谈谈应怎样推动中国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全面地分析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答案:①要全面地分析矛盾,防止片面性。
我们既要看到文化“走出去”取得的成绩,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
②要抓住主要矛盾,深入研究海外受众心理和外国文化,着力解决影响中国文化“走进去”的瓶颈问题。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中国文化接上当地的“地气儿”,能够“走进”当地。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创作出能为其他文化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