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克氏行为量表(孩子最近一个月的情况)
注:“从不”指这种行为从来没有出现过。
“偶尔”指这种行为有时候出现但次数不多,一星期至少数几次。
“经常”指这种行为几乎每天出现,以引人注目。
该量表用于孤独症儿童筛查,有14项儿童行为表现组成,每一项按照出现的频率,分为“从不”“偶尔”“经常”三级,分别为0分,1分,2分,该表灵敏度高,易于发现孤独症,但须排除智力低下,聋哑儿,最终需专业医师结合病史确诊。
患儿姓名:家长:填表时间:
请您填写好量表,按分数判断再加上四大核心症状,以及其他表现,就能判断您的孩子是轻度,中度,重度孤独症。
祝愿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0—10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1998年最新标准)(男)
世界卫生组织0—10岁儿童体格心智发育评价标准参考值(1998年最新标准)
早期诊断孤独症
早期识别孤独症并不困难,只要父母仔细的观察和比较,会发现某些发育指标落后于同龄儿童并伴有一些奇特行为,就应引起注意。
1.照料困难:孤独症儿童中一部分表现很乖,特别安静,整天不声不响的躺着,不哭也不闹,不注意周围的动静。
也有一部分表现睡眠少,哭闹不止,只有在车里推着走,听音乐或节奏感强的声音才能使他们安静下来,但他们大部分都不喜欢被别人拥抱,抱他们时不能与母亲身体贴近,常常回避眼对视。
在7—8个月时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对玩具不感兴趣,迷恋的玩自己的手,机械的重复某一个固定动作,有的孩子经常拿着洗浴用品,瓶盖或饮料瓶爱不释手,甚至吃饭、睡觉时也不能松手。
2、发育进度和次序异常:发育正常的儿童8个月会爬,1岁可独立行走,有意识的叫爸、妈,孤独症的儿童大多不会爬,而是直接站起来就走或还走不稳,就以跑代走,发育较一般儿童延迟,这种发育进度和次序紊乱,对早期识别孤独症也是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