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归去来兮辞》1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1PPT课件


分析 第一段写辞官归田的决心。先
是自责之词,后是自宽自恕之词。 表达了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朗读的基调
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 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 “气中声硬”。
朗读第二段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 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 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 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 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名潜,字亮。 卒后朋友私谥 号“靖节” 。 后称靖节先生。
2
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曾任江州祭酒、 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 约束,决心去职归隐。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 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他是文学史上 田园诗的开创者和示范者。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 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 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了“人生无 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另一类题材的诗, 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 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 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 练,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

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6年)作者 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为“序”和 “辞”两部分。“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 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 田的决心,愉快心情和乐趣。通过对田园 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 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 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 也流露出委运成化,乐安天命的思想。全 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挚,富有 抒情味。
第四段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是作者的隐居 心理自白。“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所向往 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这发自作者内心的独白是那么的真 挚,不假涂饰。陶渊明既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赢取 富贵,也不指望逃脱人生的苦难而飞临仙境,便投身 自然,来保全自己心灵上的一份任意自得的境界。于 是他欣然地从四周的事物中,看到了种种可爱的人生 妙趣。 “归去来兮”出现两次,但其表现的情绪有 差异。第一次是作者决心归田时的宣言,第二次出现 时,作者已经过思考确已从纷繁的仕途上回来,情绪 非常平静。
分析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表现出他迫切希望回到 大自然怀抱的心情,简直像孩子一样的天真。因此到 家一看,“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 菊犹存”更显得亲切动人。这里“松菊” 喻指作者 的高洁品格。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他把大自然的景物和自己志节紧密结合起来描写,写 的虽是云和鸟,却是他自己心情的真实写照。 “云、 出岫、鸟、知还”重读,作者就像出岫的云,出仕本 属于无心,又像那知还的倦鸟,对官场仕途已十分厌 倦,终于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抚孤松 而盘桓”,托物言志,以孤松示孤高坚贞之志。“孤 松”一词加长音长,重读。
朗读的基调
第二、三段,自安自乐,有 喜悦之情,也有自得之意,基调 是静谧而愉悦的。应该读得“气 满声高”。
朗读第四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 委心任去留?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富 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 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 天命复奚疑!
分析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 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和楚地的社 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辞。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 句为一节,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 短句,好用“兮”字。重在抒情。
朗读第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 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 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 遥以轻颺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注意
第一二句以反问的语气表示归田之志的诀 绝。朗读时用升调“胡不归”重读。“悟以往 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 是而昨非。”一种悔悟和庆幸溢于言外。 “悟、知、远、觉”应重读。
结构
自责自悔:辞官
自安自乐:归途抵家 隐居之乐
家园之乐 田野之乐
朗读第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 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 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 颺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 熹微。
注意
第一二句以反问的语气表示归田之志的诀 绝。朗读时用升调“胡不归”重读。“悟以往 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 是而昨非。”一种悔悟和庆幸溢于言外。 “悟、 知、远、觉”应重读。
分析 第二段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
况和回家后的日常生活。作者归心 似箭,浑身轻松;望见家门,欣喜 若狂;家中景况,有松,有菊,有 幼,有室,有酒,有樽,差足自慰。 作者饮酒自遣,有室中之乐;涉园 观景,有园中之乐。此乃真正的隐 者之乐。
13
朗读第三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 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 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 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 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 吾生之行休。
分析
第三段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先 重申辞官归田之志,以“息交以绝游”进 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再 写与乡里故人的交往,为下文写出游张本; 后又写出游方式,“窈窕以寻壑”应 “或棹孤舟”,“崎岖而经丘”应 “或 命巾车”;最后写出游所见,写农村初春 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生情,为结尾述人 生观张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