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二、好玩的小魔布 • 1. 幼儿自由活动,探索魔布的各种玩法 • 教师: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块魔布是一个运动 员,是跳高运动员也是跑步运动员,你们开动脑筋想一想, 看看能和它玩什么游戏。 • 幼儿分散开来,探索魔布的玩法。 • 2.分享活动经验,提升魔布抛高的方法 • 教师:我要请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你的魔布是怎么玩的? • 教师邀请个别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玩法,教师和幼儿分享魔 布的游戏方法,并在一起玩一玩。 • 3.分散再次尝试将魔布抛高,小比赛。 •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都学会了玩魔布,我现在比比谁的魔 布抛的高。 •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抛高魔布的游戏。 • 要点:抛接——用摆臂、抖腕的力量将魔布向上方抛出, 两臂用力均匀。
第二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含义、特点 与意义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含义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指教师依据幼 儿的特点,制定教育活动目标,选择教育 活动内容,采用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有 效安排和组织活动,支持幼儿活动、促进 幼儿发展而事先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 的计划的行为。
课堂练习1
• 分析以下案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活动方 法。
如:中班数学活动“认识长方形 和正方形”
• ----拿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比一比,请幼儿说出 它们不同的地方。 • 教师出示正方形:这张纸有四条边、四个角,四 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这种图形就是正方 形。教师出示长方形:这张纸有四条边、四个角, 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不一样长,相对的两条边 一样长,这种图形就是长方形。 • 让幼儿思考一下:正方形、长方形有哪些相同的 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育活动设计和规划的过程,是教师发挥创 造才能的过程,无法做到照搬照抄别人的计划, 因为每位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不是相同的群体。
同时,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还具有灵活性。 设计时教师就要留出一定的空间和余地,将活动 计划赋予一定的弹性,使教师足以根据教育活动 情境的变化和幼儿的实际表现对活动设计做一些 灵活性的调整。
操作法
• 是指教师利用一定的材料,让幼儿在对 材料的摆弄和探索中练习动作技能,发现 和获得知识经验的一种方法。
记录法
• 是指教师提供书面纸张,让幼儿将活动 中观察到的现象、数据等用图形、数字、 符号等形式记录下来的一种方法。
表达表现法
• 是指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唱 歌、舞蹈等具体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等抽象 的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 一种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来选择教育活 动内容
(二)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创设环境、 提供材料
•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方法激发幼 儿的兴趣
教育活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这类方法是教师借助口头语言向幼儿传 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讲述法、讲解法、 提问法和讨论法等。
中班科学活动“下雨前”
• ----结合图片, • (1)出示图片一,讲述小白兔碰见蜻蜓姐姐的情 节(讲解蜻蜓下雨飞得低的原因)。下雨前,空 气很湿润,小虫子的翅膀沾了水,飞不高。蜻蜓 要捉虫子吃,所以飞得很低。
• (2)出示图片二,讲述小白兔碰见小鱼的情节(讲
解为什么下雨前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下雨前水 下氧气少,小鱼在水底闷得难受,就只好游到水 面上来透气。
讲述法
• 是指教师对事物或事件做系统的、生 动的叙述和描绘,常用于实物讲述、看图 讲述等。
讲解法
• 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解释和说明 有关知识、经验或道理的方法。
提问法
• 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主题,提出一些问题, 师幼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互动的一 种方法。
讨论法
•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以班级或小组为 单位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发表看法和意见的 一种方法。通过讨论,可使幼儿间相互启 发、相互学习,获得有关的经验。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策略是幼儿园 教育活动设计总体为达到目标而使用的教 育活动方法的总称,是相对系统的教育行 为。
一、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
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是幼儿获得自 主发展的重要前提,应成为幼儿园教育活 动设计策略的第一步。 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可采用以下的方法。
游戏活动
• 环境创设: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创设角 色游戏场景,如:娃娃家、小医院、超市、 小剧院等内容。 • 观察要点:1、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情 节发展,教师共同参与游戏。 2、观察、指导幼儿整理玩具的方法。
活动区(详见中班课程资源库)
美工区: • 我长大了:提供“我长大了”步骤图、已经剪好的卡纸, 幼儿尝试画正面直立的人。 • 指纹添画:提供印泥,幼儿尝试指纹添画。 生活区: • 提供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看看猜猜是谁。 • 提供健康秤、升高尺、幼儿自己测量体重身高并记录。 益智区: • 找不同:提供色彩鲜艳、相近的图片若干,幼儿在两幅相 近的图片中找出几处不同。 • 小手棋:提供小手棋,说说自己会做的事情。 音乐区: • 大鞋小鞋:提供歌曲(歌曲中节奏较多、较复杂的这首), 幼儿在熟悉原来歌曲的基础上自己听出,并能用手、脚拍 出节奏,然后学唱。 • 操作材料包:小脚印排队、练眼力
示范法
• 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声音或典 型的事例,让幼儿进行模仿的方法。
欣赏法
• 是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或利用一定的 材料,让幼儿体验事物的美的一种方法。 欣赏法可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幼儿的审 美能力。
课堂练习2
• 分析以下案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活动方 法。
中班体育活动“侧面钻”
• 教师一边做一边说出动作要领:身体侧对 障碍物,一腿弯曲,另一腿伸向障碍物下, 低头,随即将身体重心由曲膝移向伸出的 腿,收腿,起立----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特点
多需要采用一种融理性与创造性为一体的设计 观。
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目的性和 科学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是活动预设的具 体体现,也是教育目的性、计划性的重要 表现。 需要教师从科学理念出发,遵循科学 的设计模式、原理和程序进行预设,而不 是随心所欲。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创造性和 灵活性
案例
• 饼干活动
2.教育活动设计要以幼儿原有的水平和经 验为依据 注重在一日活动中观察幼儿,并善于 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以正确分析、判 断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并以 此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依据。
案例
• 鱼鳍有什么用?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角度以幼儿 为原点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来考虑活动的各个要 素,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材料、活 动方法和手段等,而不是一味从自身的角 度出发,以自身的兴趣和理解为出发点来 主导设计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成为教师 单向确定的课程。
• 四、魔布床 • 教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象自己是一条小鱼, 躺在大大的魔布床上,快乐地游来游去。 • 幼儿贴在地上头朝中间,脚在外面躺在大魔布上, 想象自己还是一条小鱼,每个小鱼动动鱼鳍(双 手),动动尾巴(双脚),鱼鳍鱼尾一起活动, 闭上眼睛休息5秒,活动结束。
运动
(详见长宁实验幼儿园中班上期运动计划) 目标: 1、在钻和平衡的活动中发展幼儿调节肢体协调活动的能力。 2、在投掷的活动中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响环操”。 4、天气较热,提醒幼儿在运动前喝水、活动中及时擦汗和 脱衣,运动后喝水。 内容: 分散运动:大滑梯;滑板、飞碟;拍球;绕障碍骑车; • 集体游戏:爬行动物表演;你投我挡;赶小猪;骑车绕障 碍比赛;踩沙丘
小班科学活动“长颈鹿”
• 教师:长颈鹿的脖子很长,所以叫长颈鹿。 它的腿也很长,跑得特别快。它的个子是 动物中最高的。长颈鹿脑袋小、耳朵小、 眼睛大、有小的鹿角,身上有杏黄色的圆 斑,尾巴细长、尖端有一撮毛。
大班科学活动“恐龙”
• ------ 关于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大家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有幼儿说恐龙太多了,找不 到吃的,是饿死的;有的说是小行星撞地 球,把恐龙撞死的;还有的说是恐龙得了 传染病,才死的---
案例
大班体育教学活动:好玩的魔布
活动目标 1.在布道游戏中积累抛接运动的经验,增强上肢运动 力量; 2.听信号和同伴一起变换身体运动方向,动作协调,体 验集体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小魔布,大魔布一块。
• 活动过程 • 一、网小鱼 • 教师:老师手里拿了一块魔布,今天这块魔布变 成了渔网,我是渔夫,而小朋友们都是一条条的 小鱼哦。我要用手里的渔网捕你们哦。 • 幼儿模仿小鱼,在池塘中游玩,教师做渔翁,用 魔布网小鱼,当渔网来时,幼儿要立刻蹲下来伪 装自己,这样渔网就抓不到了。
大班体育活动“套圈赛跑”
• ---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在起跑线后纵队站好。 • 老师发出信号后,各队第一个幼儿向前快跑,跑 到圆圈处,拿起呼啦圈,从脚经过身体向头上脱 出后,把呼啦圈放在圆圈内,再继续往前跑,跑 到小桶处,拿出一个皮球在地上连续拍三下,将 球轻轻放入桶内,绕过小旗,直接跑回,拍第二 个小朋友的手后,自己站在队尾。第二个小朋友 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依次到最后一个拿起小旗, 以先举起小旗帜为胜。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兔和大黑熊》
• ----欣赏《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乐。教师 引导幼儿认真倾听音乐,从音乐的高低、 快慢的变化上感知音乐所塑造的两种不同 的音乐形象:表现大黑熊的音乐低而且慢, 表现小白兔的音乐高而且快----
3.以实践为主的方法 这类方法通过教师创设环境和材料让幼 儿运用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主要有操作法、 记录法、表达表现法和游戏法等。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设计者应坚持以 “幼儿为本”的思想,这是幼儿园教育活 动设计的核心理念。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基于幼儿的兴 趣、需要和原有学习经验
1.教育活动设计要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依 据
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兴趣、需 要来选择活动内容、设计多样化的环境和 活动方法,以尽量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 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来生成 新的活动目标和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