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成长档案袋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

运用成长档案袋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董光国.关于精炼干部档案材料的探讨田档案学研究,1998(1).
业论文情况;担任班主任隋况等的考核与评价)、教科研类(包括重
点课程、重点学科及实验室建设情况;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发表著 作、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目录等)、业绩类(包括教学及科研获奖情 况等)等六小类。 3.调整材料的排列方式。即对新设置各类别中的材料重新排 序,概括起来有三种排序方式:一是按时序排列。即依照人事档案材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个陛心理,小学化倾向
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还与我国学前教育 的目标背道而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 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
个幼儿富有个|生的发展。然而,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尽人意。据上
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心理健康调查显 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 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 22%的幼儿性情古怪。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积极心理品质教 育的缺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尽管一些幼儿园或多或少地 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指导。据调查,几乎 所有的幼儿园都实施了保健教育,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仅有 49.28%,其中情绪调整为教育内容的为68.30%,认识自我、社会交
料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如简历类、任免类、工资类、信用
类、其他类。二是按问题并结合时序排列。即先将该类材料所反映的 不同性质内容按层次分开,再将每一层次的材料按时间顺序排列。 如业务类、奖惩类中的奖励部分。三是按问题并结合内容的主次排
76兰台世界2013・10月中旬
[2】祁菊敏.新时期人事档案的分类田.兰台世界,2008(3上).
【31朱玉媛.现代人事档案管理【M1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与管 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04LX234。
万方数据
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收集幼儿作品,探究幼儿在一段时期内一tL,理
品质发展的历程,以有效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乐观、爱和智慧等 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发展的教育策略。成长档案袋的制作过程也是开 发课程资源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过程,包括教师、幼儿、家长在 收集、积累能反映幼儿积极,tL,理品质发展状况作品资料时的记录资 料;教师、家长对于幼儿作品建设性的解释评价;培养幼儿积极心理 品质的策略和教育方案等。 怎样运用成长档案袋培养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呢? 1.幼儿园加强成长档案袋制度建设,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以 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引,幼儿园制定幼儿成长档案袋制度以及相 关的激励制度和评估制度,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专人负 责,专项管理,加强对于幼儿成长档案袋建设的科学管理和积极 引导。成长档案袋是一种质性的发展性评价手段,它注重幼儿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传统评价多使用测验、检核表、问卷等 方式,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强调量化而忽视质性资料。而幼儿 成长档案袋的使用,可以将幼儿活动生成的各种作品和相关资料 收集和积累起来,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提供全面、丰富、生动的 信息资料。成长档案袋建设的关键是幼儿园教师,建设的水平和 质量体现了教师的工作态度和T作量,幼儿园可把它作为一个评 价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加以奖励,从而提高教师建设成长 档案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长档案袋既是对幼儿的积极心理评 价,又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和教学媒介,把幼儿园、教师、幼儿 和家长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而 且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促进家园合作向深层 次发展,从而建立起以成长档案袋为平台,以培养幼儿积极心理 品质为教育目标的家园共育良性运行机制。 2.加强教师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素养,明确建设幼儿成长档案袋 的目的。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 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是幼儿发展的促进者,是幼儿教育的研究者。 (袁贵仁语)通过讲座、培训、论文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园教师学习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师的积极心理学理论素养。 明确建立幼儿成长档案袋的目的就是培养幼儿积极的,tL,理品质,
口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司进立曾冬梅山东嘉祥县梁宝寺镇中心小学杨淑云赣南教育学院熊炜
摘要成长档案袋对于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意义重大,但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还没发挥出来。本文分析了幼儿积极
心理品质教育和成长档案袋建设的现状,论述了运用成长档案袋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成长档案袋积极心理品质 2000年,美国心理学会(APA)主席Seligman(塞利格曼)发表 《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揭开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大幕,愈来愈多 的国内外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个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 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研究核心是人的幸福和力量,积极心理品质 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幼儿成长档案袋随着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运动的发展逐 渐进入幼儿园领域。幼儿成长档案是幼儿成长过程的记录,其目的 在于通过幼儿作品及相关资料的有目的收集,反映幼儿的兴趣、态 度和心理品质在特定活动中的表现。幼儿成长档案袋收集内容可以 覆盖幼儿的身体、动作、认知、言语、情感及社会性等多个发展领域。 它不仅记录幼儿成长的轨迹,也反映出幼儿心理品质的发展水平。 探究运用成长档案袋培养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意义重大。 一、幼儿积极心理品质教育和成长档案袋建设的现状 往、行为习惯教育的分别为25.15%、30.26%和21.47%。不难看出, 幼儿园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现状堪忧。另外,很多幼儿园教师用“好 孩子”的标准来代替幼儿同的积极心理品质教育,不利于幼儿积极 心理学品质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成长档案袋建设是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 而,在现实幼儿园教育中,成长档案袋建设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调查,很多幼儿教师都肯定了幼儿成长档案袋在培养幼儿积极心 理品质方面的教育价值,但谈起他们自己班建立的成长档案袋,往 往根据本月或本学期的主题活动,最后突击补充,资料缺乏真实性、 具体性和细致性;成长档案袋的资料内容、形式单一,不够全面,往 往收集一些幼儿作品或照片,往档案袋里一装应付了事。在这样的 幼儿园里,幼儿成长档案袋形同虚设。 原因如下:(1)幼儿积极情绪体验的缺失。一些幼儿成长档案袋 由教师一手包办,没有幼儿的积极参与。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被 评价者。幼儿缺少积极性心理体验尤其是缺少积极的情绪体验和马 斯洛所谓的高峰体验,积极性情绪体验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幼儿的乐 观、幸福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2)教师心理压力大,缺少激励机 制。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繁重,要求细致。再加上幼儿成长档案袋建 设,收集整理资料特别忙碌,工作量大,造成很多教师压力很大。又 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缺乏建设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成长档案袋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幼儿期,孩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是其语言、感知觉和思维等发 展的关键期,是培养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阶段。幼儿的积极心 理品质主要包括乐观、爱、职业能力、勇气、交往技能、美感、宽恕、创 造性、天赋和智慧等。成长特点进行分类重组,如,以第二类业务类为例,可 将其分为学籍类、培训类、职业资格及职称类、教学类(包括对教师 教学工作完成情况;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教育实习指导情况;指导毕
列。即将该类档案材料按其所反映的不同性质内容分开,同一性质 内容的有关材料,再按其重要程度排列。如政治类、奖惩类中的涉纪 涉法部分。 综上所述,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主体,其档 案也必然成为高校人事管理的核心部分,其档案内容更是影响到学 校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只有从专 业技术人员的特点出发,对原有的档案内容和分类结构做出科学调 整,丰富其档案内涵,保存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才能最终实现高校人 事档案库向人才信息库的真正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