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办公室工作制度
一、为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及时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防和消除产生履职风险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市场监管的针对性、提升机关效能,制定本制度。
二、问题收集。
问题导向办公室通过对内、对外两种渠道收集相关问题。
对内以设立“问题导向信箱”与召开各级座谈会、征文等形式开展;对外通过市场问题投诉举报、12345热线及网络问政等形式进行实施。
三、问题研判。
问题导向办公室建立市场问题线索研判、解决制度,开展对所收集问题的线索研判,分类汇总将相关问题分配给相关责任单位予以解决。
四、问题处置:
(一)对涉及市场监管发展的建议、意见以及个人诉求等事项,由问题导向办公室做出初步判定并提出拟办意见,提交领导研判,并根据领导批示做出下一步处置。
(二)对收集的各类案源线索,由问题导向办公室汇总后,移交执法大队归口管理、协调督办,分局、科室共同配合、齐抓共管的案件线索管理机制。
(三)对可能涉及履职风险或在其他地区、部门已发生履职风险追责的问题,问题导向办公室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订应急对策和处理流程,报批准后主动实施,防止风险产
生或进一步扩大。
(四)对涉及到廉政建设以及政行风方面的问题,统一交由监察部门汇总处理。
五、责任倒查。
问题导向办公室对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事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机关作风事件,以及被上级部门通报批评的责任问题等现象,将实行责任倒查。
六、责任辨析。
问题导向办公室对已经出现的各类问题,开展责任辨析调查,主要查明预防是否到位、排查是否及时、反应是否迅速、处置是否得当、整改是否认真彻底、效果是否明显等,并明确个体责任分担。
七、责任追究。
问题调查结束后,根据应负的责任,对有关部门和个人进行追究。
责任追究由问题导向工作办公室提交监察部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