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 总则:为加强公司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和坚持专门机构与群众相结合的消防工作原则,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防火组织,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国重汽集团公司逐级防火责任制及消防工作管理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确保企业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公司各部室、车间的消防安全管理。

3 职责:3.1 公司设立防火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检查考核。

防火委员会下设防火办公室,负责公司消防日常工作。

3.2 有关部室、各生产车间成立防火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的防火安全工作。

3.3 各级防火负责人职责:3.3.1 各部室,车间防火负责人职责:3.3.1.1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山东省消防条例》。

3.3.1.2 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管理,对公司分管领导负责。

3.3.1.3 组织实施逐级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3.1.4 把消防工作列入生产经营工作目标。

3.3.1.5 经常向职工教育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不断推高全员防火意识。

3.3.1.6 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及时组织整改,完善消防设施。

3.3.1.7 发生火灾时,积极组织义务消防队和职工补救,疏散人员和物资并保护好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认真追查处理火灾事故。

3.3.2 专兼职消防员职责:3.3.2.1 对单位经常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险隐患,立即督促整改,并登记造册,向单位防火负责人和上级消防机关汇报。

3.3.2.2 指导本单位做好防火工作和灭火准备工作。

3.3.2.3 负责本单位消防器材的管理、配置、更换、维修等。

3.3.2.4 建立健全消防档案。

3.3.2.5 检查逐级防火责任制落实情况。

3.3.2.6 及时对本单位职工、新进公司职工、临时性用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3.3.2.7 掌握本单位火险、火灾情况,协助调查火警事故。

3.3.3 职工消防职责:3.3.3.1 凡公司职工(包括在公司范围内工作的外单位人员和临时性用工人员)都是义务消防员,应对工作岗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

3.3.3.2 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消防法规、管理标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章作业;3.3.3.3 熟悉和掌握本工作岗位的防火技能,做到“三懂三会”。

3.3.3.4 做好本岗位的防火自查,对火险隐患积极整改并上报,严防养患成灾。

3.3.3.5 做好本岗位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防止损坏、失效、丢失。

3.3.3.6 无论本岗位和公司其他工作现场发生火灾时,都有义务做到报警及时,并采取措施积极补救。

4 工作流程:4.1 消防工作管理制度:各部室、车间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火灾危险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火安全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4.2 防火工作检查:实行四级防火安全检查。

即公司季检查,各部室、车间月检查,车间周查,班组日检查。

检查主要内容: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措施,定解决隐患负责人、定解决时间。

做到三不交:班组能解决的不交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交公司,公司能解决的部交集团公司的原则。

4.3 防火教育:对单位职工要经常进行三级教育(工厂、车间、班组),对新进厂职工必须经所在单位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岗位。

长期培训人员、外来工作人员、临时性用工人员分别有接待和用工单位负责安全防火教育。

4.4 防火重点部位管理:4.4.1 各部室、公司要根据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政治影响性大、伤亡大、经济损失大的特点确定重点部位和容易发生火灾的部位,并报公司防火办公室办备案。

防火重点部位要做到有防火负责人、义务消防组织、防火制度健全,按国家标准配置灭火器。

4.4.2 防火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三懂三会”(懂本部位的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灭火方法。

会报警、会处理险事故、会使用灭火器)。

4.5 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仓库除执行《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外,应执行下列规定。

4.5.1 易燃易爆物品分类储存,特别是化学危险物品和性质相抵触的物品必须单独存放;遇水发生危险的物品,不得漏填存放;遇热分解的物品要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房内;可燃、助燃的高压气瓶应戴防护帽;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分库存放。

4.5.2 仓库存放的物品,必须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整改。

4.5.3 严禁在库房内进行实验、分装、封焊、化蜡、修理等可能引进火灾的操作。

4.5.4 对物品的搬运和存放,必须符合规定和要求。

4.5.5 在库房内开启物品容器时,严禁使用能够产生火花的工具。

4.5.6 库房内的电器、照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的。

4.5.7 运输、储存、输送易燃液体、气体管道、防止跑、冒、滴、漏,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4.5.8 机动车、电瓶车不准进入库内,非本库工作人员未经有关部门允许不准入内;4.5.9 各单位对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使用、领发、运输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4.6 三级动用明火规定:生产固定性用火要专人负责,定出具体措施;除固定性用火外,一切动用明火作业。

均按本规定执行。

4.6.1 一级动火规定:4.6.1.1 一级动火范围:a 禁火区域内动火作业。

b 油罐、邮箱、油槽车以及储存过易燃气体、可燃气体的容器及其连接的辅助设备动火作业。

c 各种受压设备、容器动火作业。

d 危险性较大的登高动火作业。

e 与明火作业有明显抵触的场所。

f 比较密封的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动火作业。

g 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动火作业。

4.6.1.2 一级动火的审批方法:要求进行动火部门的负责人填写动火申请单,交单位生产调度部门,生产调度部门召集动火人员、安技、消防等有关人员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安全实施方案,明确岗位责任,制定好作业时间,有动火单位负责人、动火人员、安技、消防等人员在申请单上签名,报部室、车间领导审批后实施。

4.6.2 二级动火规定:4.6.2.1 二级动火范围:a 在具有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明火作业。

b 小型的油箱、油桶等容器明火作业。

c 登高明火作业。

4.6.2.2 二级动火审批办法:由申请动火作业者填写动火申请单,有车间(科室)负责人召集作业者、安全员进行现场检查,在落实措施的前提下,由车间(科室)负责人、动火人员、安全员在申请单上签名交公司防火办公室审批。

4.6.3 三级动火规定:4.6.3.1 三级动火范围:凡属非固定的没有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必须临时进行的明火作业,都属于三级动火范围。

4.6.3.2 三级动火审批办法:有申请动火者填写动火申请单,有动火单位签署意见后报公司防火办公室审批。

4.7 消防器材管理:4.7.1 所有消防器材、设施、工具要有专人保管、严禁挪作他用。

4.7.2 消防栓5米以内严禁堆放物品,严禁圈占、埋盖。

4.7.3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做到“三定”(定负责人、定明显便于取用的位置、定期检查、保养、清理、灌气、换药)。

4.8 库房防火规定:4.8.1 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仓库防火管理制度,每个仓库设一名防火负责人,具体负责防火工作。

4.8.2 库房内应有醒目的严禁烟火标志,库房周围不准堆放可燃、易燃、化学危险物品。

4.8.3 非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库,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贵重物品要与一般物品分开储存。

4.8.4 严禁在库房内修理各种机动车、电瓶车,重点仓库内不准停放机动车辆,保持库内清洁,可燃废物要及时清理。

4.8.5 禁止随意安装临时电源线路,不准安装超标保险,发现电路设备有故障时,应有电工处理。

4.8.6 库房内禁止明火作。

4.8.7 库房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要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关好门窗,切断电源。

4.8.8库房的出入口通道不准堵塞,要保持畅通。

4.9 成品车场防火规定:4.9.1 存放汽车应车头朝外,车与车之间留有安全距离。

4.9.2 场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

4.9.3 不准用明火烘烤、发动车辆。

4.9.4 禁止在车辆群中修理电路、油路,修理时必须拖出车群,拉到指定安全地点进行维修。

4.9.5 场内要有醒目的严禁烟火标志。

4.9.6 每天下班前要对场内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10 油漆、喷漆工作时间或场地防火规定:4.10.1 喷漆工要熟知使用物品性质和安全防火规则。

4.10.2通风应良好,电器设备应防爆,严禁使用敲击易出火花的工具。

4.10.3严禁使用炉火、电炉取暖。

4.10.4沾有油漆的棉丝手套、衣物不得乱扔乱放。

4.10.5油漆、喷漆场地存放漆料稀释剂不得超过一个工作日的用量,下班后及时清理、集中保管。

4.10.6采用静电喷漆工艺、喷嘴与零件间距不少于20公分,不准带电调整喷嘴距离。

4.10.7油漆桶、稀料桶、废棉纱等废弃物要及时清理,不得在生产现场存放。

4.11热处理防火规定:4.11.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人员不准擅离职守。

4.11.2使用淬火的油槽,操作人员必须随时掌握温度,防止着火,存油量不能超高于容器的3/4,最低不能低于加工件高度。

4.11.3 油槽、气瓶、仪表要与升温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地面禁止乱放可燃物。

4.11.4 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的容器、管道、阀门、防止跑、冒、滴、漏。

4.12 生产流水线、精、大、稀设备防火规定:4.12.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防火制度。

4.12.2 加强易燃物品管理,保持地面整洁,油管和设备不准跑、冒、滴、漏,地沟内不准积存易燃物品。

4.12.3 电器设备要经常检查,保持良好状态。

4.12.4 流水线加油机附近15米以内,严禁烟火。

4.12.5 流水线地沟应保持清洁,防止油水、易燃物品进入。

4.13 电气焊防火规定:4.13.1 电气焊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本工种的工作性质和安全防火规则,无操作证者,不准操作。

4.13.2电气焊工具和设备必须完全安好,否则不准使用。

4.13.3禁止在盛装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管道、容器上进行焊接。

4.13.4在易燃材料、物品、容器附近焊接时,最小防火间距不得小于10米,对不明情况的管路、容器不得焊割。

4.13.5凡电气焊场地,应事先将可燃物清洗干净,对火星飞溅容易引起火灾的工序应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看管。

4.13.6 乙炔容器距明火焊接点不得小于10米,距氧气瓶不得小于5米,乙炔容器附近严禁烟火。

对电器焊接设备要随时检查。

4.13.7 电焊工使用的导线必须有良好的绝缘,电焊机的地线应接地良好,在离开工作场地时必须切断电源。

4.13.8 用于电气焊的各种气瓶应垂直放置,挪动时不可撞击和滚动,禁止将沾有油脂的物品与气瓶管及接头相接触,气瓶不准在日光下暴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