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雷迪把各种肉分别放在几个广口瓶中, 一部分封盖瓶口,另一部分没有封盖瓶口, 结果是封盖瓶口的广口瓶中没有 ____蛆和苍蝇, 没有封盖瓶口的广 口瓶中 _____ 蛆和苍蝇。 有 B。 实验证明了假设 ____ 该实验设计的缺点是:瓶口密封会导致瓶内缺 氧气 ,影响实验结论的 正确性。 少 _____ (4)雷迪改用 纱布包盖广口瓶瓶口后,既 通气) 良好,又能阻止苍蝇飞进广口瓶。 保证 ____ 人们终于明白腐肉为蛆发育成苍蝇提供了 养料 ___________.
• 、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 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 • A、切除胰腺-----出现糖尿 • B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不出现糖尿 • C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不出现糖尿 • 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B ) 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 C.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 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 物有关
• 、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 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 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 程主要采用了( B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 法 • 5.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 甲瓶的瓶口是竖直 向上; 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将两个 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肉汤的变化。 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C ) • A.氧气的有无 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 C.微生物的有无 D.烧瓶容量的大小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专题训练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作出假设:
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是探究成功的前提
材料用具
3、制定计划 方法步骤 探究成功的关键 实验结果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分析可能实验失败的原因
实验探究一
体验巴斯德实验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7、下表是“探究子叶的不同处理对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 的实验结果。 组别子叶处理株高(cm)主根长度(cm)须根叶片数a组保 留两片10.118.25发达26b组保留一片7.214较发达19c组去 除两片0.83.8极少9由此分析可知,该实验( D ) A.证明胚是植物体发育所必须的结构 B.实验组为a和b,对照组为c C.实验组为a和c,对照组为b D.实验组为b和c,对照组为a
• 蚯蚓是常见的一类动物,给你一只手电筒,请设 计实验,探究蚯蚓身体的哪一部分对光最敏感。 •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蚯蚓 身体的哪一部位对光最敏感呢 蚯蚓 身体的头部对光最敏感 •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 (3)、设计并进行实验:
空气以及空 气中的微生 物均能进入
空气能进入, 而空气中的微 生物不能进入
A
第一步
B
杀灭原有的微生物
A
第二步
B
肉汤放凉后,自然条件下观察
A
3天以后肉 汤变质
B
4年后仍新鲜 如初 第三步
你来试试!
小明在地上发现了蚯蚓。请你与小明一起探 究一下,蚯蚓到底是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 1 提出问题:
2 做出假设: :3、该实验的变量: 4、设置对照实验: 5 得出结论:
把蚯蚓放在一个纸盒里,放入一定的湿土,用手电筒 照射蚯蚓身体的各部位
• 4)、实验现象:经过实验发现,蚯蚓的头部对光 刺激的反应部对光最敏感 • (5)、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利用临朐桑蚕详细研究蚕的发 育过程,最好的研究方法为( A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 • 2、为掌握我市水产养殖的现状,某研究小组先后到寿光、 寒亭、昌邑等地,考察了解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 这种生物学研究方法是( C )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 3、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过程中,主要 采用(B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进一步探究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 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 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 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 (1)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是 光 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 的产生吗? 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 (2)针对你的问题,再作出假设吧: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甲、 乙两个容器中。这一步是为了设置 对照 实验 B、把甲放在 光 下,乙放在 无光 处培养。C、本 实验的变量是 光 。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变 绿,乙 中的黄豆芽 不变 绿。(填“变” 或“不变”) (5)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绿体的形成需要 光 。
•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人选取若干 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然后放在同一环境 中分别按下列方式培养:①组:常温+湿 润土壤;②组:冷藏+湿润土壤;③组: 常温+干燥土壤;④组:常温+湿润土壤 +隔绝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①和②能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②和③能验证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②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③和④能验证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应用与实践
17世纪,雷迪对腐肉蛆的古老看法发生了疑问,他提 出了三个假设: , 假设A:腐肉是滋生苍蝇的地方 假设B:蛆是由亲代苍蝇产生的,蛆不可能从腐肉中 自生 假设 C:即使通气良好,腐肉也不可能产生苍蝇。请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从雷迪提出的三个假设来看,雷迪提出的问题 腐肉能不能自然生蛆?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雷迪在一个容器内放入死蛇,不久发现死蛇上 盖满了蛆,后来又飞出了苍蝇。在以后 的重复实验 中,雷迪在蛆出现后,立即将容器盖起来,结果还是 C _____ 飞出了相同的苍蝇。这个实验是用来检验假设 的。实验过程中可取之处是将容器盖起来进行了重复性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