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

(1)把握机遇,积极开拓国际结算业务新品种,普及新型国 ( 下 转 第 521页 )
518
技术与市场 第18卷第7期2011年
4.1 加强股指期货的知识宣传和风险教育 应加强对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投资技巧的学习,改
变做股票的思维方式,了解所参与交易的期货品种的交易方式 和规律,树立风险意识,适应期货交易规则,学习正确下达交易 指令等技能。 4.2 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管体系
国内国际结算从业人员素质未达到国际结算业务多元化 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国际结算业务发展。而且,对于引进的业 务类别,国内银行人员不具备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水平,这 也大大阻碍了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
另外,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人员素质不全面,缺乏既有国 际金融知识又精通外语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减缓了国内银 行在国际结算业务操作方面的创新。 3 促进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图1 各大商业银行2007年-2010年的国际结算业务量 由图1知,从2007年到2010年,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 基本保持增长态势,而且增长比率都较高。同时,中国银行在国 际结算业务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据2010年年报显示,中国银行 集团国际结算量超过1.97万亿美元,中国内地外币保函余额达 562.21亿美元,继续领先同业。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增长, 业务发生额及年末余额均较09年度翻一番。另外,中国银行在 业务种类方面也是较齐全的。到目前为止,除了汇款、托收等传 统业务外,中国银行已经开设了保函、保理、福费廷、国内信用 证等业务。其他银行也加快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步伐,如工商银 行、建设银行等国际结算业务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2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图1显示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差距较大,特别是 2010年交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量甚至不到中国银行的1/4, 而就算是国际结算业务最强的中国银行与世界知名银行,如巴 克莱银行、花旗银行等也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有: 2.1 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种类少 目前为止,各大银行所谓的国际结算业务仍然是指传统的 汇款、托收、信用证等业务,而对于保理、保函、福费廷等新型国 际结算业务的应用十分有限,甚至有的银行对这些新型业务根 本就未曾启用。如工商银行提供的国际结算业务就并未包括保 理保函等业务,建设银行也只是涉及了出口国际保理业务和福 费廷业务,农业银行就只有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等业务。而且国 内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与国外相比,从时间上来说已经晚了一
金融管理
TECHNOLOGY AND MARKET Vol.18,No.7,2011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
汪芳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摘 要:从国内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几点 建议。 关键词:国际结算业务;全面信用管理;国际结算电子化 doi:10.3969/j.issn.1006- 8554.2011.07.359
(2)加快国际结算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建设步伐,推动国际 结算手段的现代化。首先,人民银行应全面规划整个金融系统 电子化建设,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现代化电子网络结算系 统,实现各商业银行的网络共享,提高金融市场的自由程度,避 免商业银行盲目竞争以及垄断的出现。其次,各商业银行以及 银行业应着手完善贸易融资客户信息共享网络系统。最后,提 高SWFT 系统的覆盖面,采用ED(I 电子数据交换)进行国际结 算,实现单据的电子网络传输,达到国际结算业务处理的标准
(1)加强全程信用管理。以客户信用和应收账款为核心管 理对象,从客户信息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应收账款管理、拖欠 账款催收四个方面的管理来全程控制交易的事前、事中和事后 各环节的信用风险管理。
(2)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与一 般企业相比,银行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有 更高的要求。经常开展风险防范的学习和教育以加强从业人员 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范的手段,例如要求员工在进行 国际结算业务时一定要细心谨慎审查有关文件,保持其一致性 和真实性。 3.2 促进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措施
方晓,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陈敏,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上 接 第 518页 ) 际结算方式的应用。国际保理、福费廷和银行保函都是适应当 前经济形势发展而不可缺少并日益重要的国际结算方式,而事 实上这三种结算方式在国内商业银行,运用较少,甚至有些银 行还并未开发。为此,国内商业银行应该在完善和发展传统结 算方式的同时,引入新理念,开发新型国际结算方式,从而为客 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来满足其多变的市场需求。
司财务舞弊现象层出不穷,所以,对于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需 要社会、政府、企业的共同监督,共同管理,并结合相应的治理 措施,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521
为保证股指期货交易安全运作,必须建立严密的法规与监 管体系。证券监管的能力必须大大加强,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管, 才能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期货交易已建立统一监管 体系,形成了期货交易所、交易管理机构、证监会三级监管模 式,股指期货也可沿用此三级监管模式,实现日常监管、动态监 管和应急监管的有机结合,以方便风险管理。 4.3 加强现货市场基础性建设, 加强股指期货和股票市 场 间 的合作
化、程序化和自动化。 参考文献: [1] 黄庆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结算业务新趋势的策略[J].
亚 太 经 济 ,2005,(5). [2] 戴斌.工商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定位思考[J].福建
金融, 2006,(2). [3] 彭一峰.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拓展策略[J].集
团 经 济 研 究 ,2006,(12). [4] 王 家 民.国 际 结 算 业 务 中 的 发 展 与 对 策[J].集 团 经 济 研 究,
步,现有的各类业务的应用也并未全面有效。 2.2 国内银行整体技术水平不够
对于国际结算这样一种需要高度电子化、技术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网络化 的业务来说,国内商业银行技术条件有待提高。至今为止,国内 商业银行只有一些常规业务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处理,但很多分 支机构甚至很多银行尚未加入SWIFT系统,大部分国际结算业 务还未完全实现自动化,国际结算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2.3 国内银行的业务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的股票现货市场还缺乏相当的广度和宽度,并 且还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不成熟的市场,因此,需要加大基础 性建设。而股指期货依存于现货市场,现货市场价格决定股指 期货的最终价格,因此有必要打破证券市场与期货市场间的壁
金融管理
垒,加强两个市场间的合作,建立风险的联合管理和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 何 张 燕.股 指 期 货 的 风 险 与 意 义[J].经 济 研 究 导 刊 ,2009,
(32). [2] 朱坤林.浅谈我国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业
时 代 ,2009,(5). [3] 李 明 林.论 我 国 股 指 期 货 的 特 殊 风 险 及 其 防 范[J].商 业 时
代 ,2011,(2). [4] 张 林 ,刘 刚.股 指 期 货 上 市 对 我 国 经 济 的 影 响 分 析[J].宏 观
2007,(10). [5] 王 思 建,李 德 高.全 球 金 融 一 体 化 格 局 下 国 际 结 算 业 务 的
发展趋势与拓展策略[J].中国外汇管理, 2000,(7). 作者简介:
汪 芳 (1987-),女 ,安 徽 黄 山 人 ,安 徽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2009 级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
在中国经济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 争,国内银行只有加强本身的业务发展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3.1 加强国际结算业务中的风险防范
国内银行之所以到现在还只是应用传统的国际结算业务, 而不敢尝试新型的业务种类,风险是最大的阻碍,因此目前最 重要是加深对各类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的了解和防范,建立健全 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从整体来看,要注意国际结算业务 中的全面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 济 管 理 ,2010,(3). [5] 刘永刚.教你玩转股指期货[J].中国经济周刊,2010,(8). [6] 何 俊 杰.股 指 期 货 的 推 出 对 中 国 股 市 的 影 响[J].商 场 现 代
化 ,2011,(1). 作者简介:
李明,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银行与 风险管理。
1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状况,可以从各大商
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种类以及国际结算业务量等方面来粗 略描述。文章选取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为样本,从银行各年的年报中获 取2007年到2010年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数据并以图1显示: (单位:亿美元)
(上 接 第 519页 ) (4)协调财务舞弊的收益与成本关系。加大对财务舞弊行
为的处罚力度,使财务舞弊行为的成本大于其收益,这样就可 以在根本上抑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5)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并完善相关的会计和审计制 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水
平,使会计人员能够自觉抵制财务舞弊行为。 目前,中国处于经济发展时期,财务制度仍不健全,上市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