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理论综合试题(一)

政治理论综合试题(一)

政治理论综合试题(一)政治理论综合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这是()A.有神论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2.人类在科学研究中把握到电能的规律和原理,把这个成果运用到生产领域,研制生产出各种工业和家用的电器,方便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这一事实说明了()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C.真理和价值的统一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3.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自身的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4.商品交换是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在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要求则表现为()A.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一致B.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量相一致C.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5.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A.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C.无产阶级贫困的规律D.经济增长的规律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是指()A.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B.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经济C.以生产资料私人占用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经济D.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立的经济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A.武装斗争B.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C.建设农村根据地D.政权建设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统一战线,它的名称是( ) A.革命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9.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制定的彻底的比较完善的土地纲领是()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五四指示》10.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A.加强党内组织建设B.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C.保持党的优良作风D.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11.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A.生产力发展B.生产关系成熟C.上层建筑完善D.法制健全12.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A.实现科技的飞跃B.实现综合国力的增长C.实现精神文明的进步D.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13.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最好的结合点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实行股份合作制C.实行企业的联合D.实行股份制14.“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这主要是因为()A.农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B.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比较薄弱C.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5.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A.20%B.25%C.30%D.35%16.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二、多项选择题17.古希腊,欧几里德证明三内角之和等于180°;19世纪30年代,珞巴且夫斯基证明三内角之和小于180°;19世纪50年代,黎曼证明三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三种几何学说明()A.空间特性依赖于物质状态B.空间特性是相对的C.人们对空间特性的认识不断深入D.人们的空间观念不断变化18.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质的是()A.镜中花,水中月B.阶级斗争C.引力场D.未实施的城市建设规划19.“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A.意识可以创造物质B.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C.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20.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C.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D.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21.经济规律的类型有()A.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B.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特有的经济规律C.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D.一个社会经济形态中起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22.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A.提高剩余价值率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C.节省预付资本D.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23.小强花100元在某商店购买了一个篮球,商店将其中的3元用于交纳税收。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24.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A.资产受益权B.重大决策权C.资产支配权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2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中,具有社会主义、半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是()A.个体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26.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其基本内容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27.1956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A.不要四面出击,树敌过多,造成全国紧张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28.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29.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形式包括()A.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B.城市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D.政府官员直接选举制度建设30.现在我国许多城市都提倡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

这是因为()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答案一、选择题I1.D【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和运用。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出自南朝时期范缜《神灭论》中“形神相即”的命题。

“即”有不离(不可分割)与不异(不相对立)的双重意义。

该句的意思是人的精神与形体是不可分的,形不离神、神也不离形,形存神也存,形体死亡,精神也就灭亡了,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2.C【解析】本题考查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人类在科学研究中掌握到电能是求真的历程,研制生产出工业和家用电器是求善的历程。

前者即真理原则,是指人类按照世界本来面目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体现了物的尺度,而后者即价值原则,是指人类按自身需要、利益从事认识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的尺度。

真理和价值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选项A、B、D都具有一定的干扰性,应当引起注意。

3.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掌握和理解。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矛盾这一关键词,是指唯心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是属于矛盾同一性问题),“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

这样在4个选项中进行分析选择,“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A项)是讲矛盾斗争性的作用”;“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B项)和“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D项),分别讲的是矛盾双方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而不是讲一方的“自身矛盾”对另一方的促进作用,A、B、D项都与题意不合,作为干扰项需排除,所以,只有C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一般考生解答此题有一定难度,如果没有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最容易误认为是指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矛盾双方的关系问题,这样就有可能在A或B项中选择其一。

4.D【解析】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的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的要求就只能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不过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现实中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

5.C【解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即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引起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必然性。

马克思称之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故选C。

6.C【解析】本题考查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知识点。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主要的共同点是:都以私有制为基础;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区别是:个体经济以生产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私营经济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个体经济不存在剥削关系,私营经济以获得利润为目的,存在剥削关系。

故选C。

7.B【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为农民所有。

这是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所当然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生产关系的破坏。

8.B【解析】这几个“统一战线”是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政策方针的反映。

大革命失败后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共提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政策;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坚持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策。

9.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土地法大纲》的掌握。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主要矛盾的转变,我党把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为土地改革政策,随后各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10月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彻底的比较完善的土地纲领。

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

备选项A《井冈山土地法》和B《兴国土地法》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制定的。

备选项D《五四指示》是在1946年5月发布的,它标志着党的土地政策从“减租减息”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转变,但还不够彻底。

10.D【解析】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

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与其他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党建思想的最大区别。

11.A【解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创造比资本主义先进得多的生产力。

提起社会主义,就首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12.D【解析】科学发展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

13.A【解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因为现代企业制度较好的处理了所有权和产权、经营权的关系。

14.D【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