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高空坠物应急预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诱因及影响分析
1.1.1内部环境风险分析
本管理项目管理**栋多层建筑,由于人为故意或过失造成物品从高处坠落,或者由于自然因素,如台风、龙卷风、地震、建筑物老化等造成建筑物本体或附着物从高处坠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加强高层建筑的物业管理,及时、妥善地处置高空坠物事故,保障辖区人身、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预防及应急措施
1.2.1预防措施
1.2.1.1预防非人为高空坠物
a)进行建筑物外立面安全隐患排除、整治工作;
b)定期对公共设备设施、共用部位、窗户、玻璃、空调室外机架、户外广告牌等户外
高空附着物进行逐户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并登记记录;
c)大风天气,提示业户关好窗户,收回窗台边、阳台边等区域的花盆等外置物品;
针对预防高空坠物开展的工作,做好登记、记录,以此为工作证据。
1.2.1.2预防人为高空坠物
a)与当地政府机构配合,长期进行群众宣传,发动群众监督,对不听劝阻、屡教不改者,联合公安机关采集证据,进行处理;
b)使用监控设备进行监视,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报告、整改,预防高空坠物。
1.2.2应急措施
备好应急物资并制定相应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以保证物资不被他用。
每年度生产经
营费用中规划事故应急处置的资金列出,按时拨付,确保应急状况下应急经费及时到位。
对全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并对培训、演练进行记录,根据预案演练
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及修订、完善。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基本原则。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置要以人为本,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再考虑其他,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工作。
实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应急管理机制。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各职能部门接到警讯后立即奔赴现场, 按照预案既定方案各
司其职,相互配合应对突发灾害。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按照《BZ 203-01-2017应急管理规范》要求,项目成立应急指挥小组(三级应急指挥中 心),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班组长任组员。
应急小组下设 秩序维护组、后勤保障组、环境保洁组。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三级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机构图
注解:本架构根据各项目业态特点和项目部人员配置自行调整
3.2职责
3.2.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a ) 负责事发现场的应急指挥工作,向上级报告情况,听取指示并贯彻执行;
b ) 负责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发布启动预案命令和取消(终止)预案 命令,负责现场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c ) 负责与业主和外部机构沟通协调;
d ) 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工作,当组长不在时,副组长行使组长的职权。
3.2.2秩序维护组职责
总指挥一项目经理
秩序维护组{
安保部
社会救援力量
迅速到达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在对伤员进行医疗救援时,引导救护车到
达指定地点,值机员将监控摄像头调至事发区域,观察现场,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以便及时排除险情。
323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应急车辆、急救药品等保障工作。
3.2.4 环境保洁组职责
协助事后恢复,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
3.2.5应急到岗时间
正常班员工3分钟之内,休息区内员工5分钟之内,外围人员30分钟之内到场。
4处置程序
注解:本架构根据各项目业态特点和项目部人员配置自行调整
5处置措施
5.1处置措施流程
值班人员接到高空坠物信息后,问清地点、位置、现场情况、有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情况后立即通知项目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
5.1.1应急指挥组
项目负责人接报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警戒、救援、安抚、调查等工作;
5.1.2秩序维护组
安保员携带警戒带迅速到达现场,设立警戒线,隔离高空坠物区域,维护现场秩序并进
行拍照取证、询问、配合现场负责人查找肇事者;
5.1.3后勤保障组
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护,应急车辆、急救药品等保障工作,如
有财物受损,负责拍照、录像取证。
5.1.4 环境保洁组职责
协助事后恢复,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
5.2扩大应急
如有必要,请求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5.3外部力量
在公安人员到达后,指挥员应立即移交指挥权,并介绍现场情况,征得同意后撤出本单位人员。
5.4事后总结
事后根据此次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应急救援响应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优化应急预案流程,存档备查。
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救援物资是应急救援和处置的重要支撑。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专
人管理、专物专用”。
已消耗的应急救援物资要及时申请补充。
附录2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