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学习心得

经典学习心得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经典学习心得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经典学习心得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个方剂,某一个药物的功效主治,应用指征上面。

?
三,小试牛刀?
医学是一门实践技术,我尝试治疗了一些有缘的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

比如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遗精、葛根汤加苍术治疗肩痛、麻杏甘石汤治疗咳嗽、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虚人外感、桂枝加葛根汤平稳血压等,最让我欣喜的是用苓桂术甘汤合桂附地黄丸治好了奶奶的角膜云翳,奶奶已经八十五岁了,取得如此好的疗效是超出我的期待的。

?
我刚刚学习中医,就走上经方的道路,应该是比较顺畅的。

大冢敬节说“在学习的初期,没有涉及杂学,而能够直接全力攻读了《伤寒论》,这是汤本先生予我的恩赐”。

感谢有这次学习中医经典的机会,我也深深欣喜自己的选择。

但是学问浅薄,经历尚少,有一些感想也不怎么深刻。

龙野一雄说;“着者研究古方为主,最初混合的学习古方和后世方会陷于经验主义,而不能深入地研究。

因此建议读者先根据古方学到一个体系。

但是真正把古方研究到深处,自然就会想到后世方,到这种程度时,对后世方也会正确地理解。

希望在初学的阶段,还是正确地学习古方。

”汤本求真氏亦云:“必须先就古方医术研究有得,行有余力,然后及于后世诸方可也。

”我的未来的学习计划先是首先继续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再慢慢延伸到《肘后方》、《小品方》、《外台秘要》、《千金方》、《医心方》等这些中古时期的方药治法,然后进入四大家以及明清时期的医学知识学习。

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

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经典学习心得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经典学习心得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
症状。

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

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

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

(2)阳明病与肠胃。

《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

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

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

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

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

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

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

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

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3)太阳病与肺。

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

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

如头项强痛,腰背痛。

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

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

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

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

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

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

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

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

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

”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

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

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经典学习心得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