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及核心要求解析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完善及核心要求解析双重预防体系
1.事故类别
序号 事故类别
解释
01
物体打击
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 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
02 车辆伤害 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
车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
7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 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 后一道防线。
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 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 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 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 隐患,防患于未然;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 对各类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 害程度。
3207 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
3208 地面开口缺陷
3209 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
3210 门和围栏缺陷
3211 作业场地基础下沉
3212 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
3213 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
3214 作业场地光照不良
3215 作业场地空气不良
3216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3217 作业场地涌水
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适用于各种爆破作业。如 采石、采矿、采煤、开山、修路、拆除建筑物等工程进行的放炮 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3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序号 事故类别
解释
014
火药爆炸
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适 用于火药与炸药生产在配料、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由于振 动、明火、摩擦、静电作用,或因炸药的热分解作为,贮藏时间 过长或因存药过多发生的化学性爆炸事故,以及熔炼金届时,废 料处理不净,残存火药或炸药引起的爆炸事故。
灼烫
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
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适用于烧伤、
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
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2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序号 08 09
010
事故类别
解释
火灾
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 灾,比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此类事故属于消防部门统计的 事故。
财务风险
预算和计划 完整性和精确性
会计信息
税收
福利基金 投资评估
战略风管理险决策
环境检视 业务组合 价值评估 组织结构 资源分配 计划 生命周期
风险与生活相伴而生,我们只能积极面对!
2020/6/17
3
风险管理基本内容
2020/6/17
4
双重预防体系的提出和要求
2020/6/17
5
2020/6/17
起重伤害 的机械伤害,但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
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
触电
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 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 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 坠落等事故。
淹溺
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 而窒息死亡的事故。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 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警完示善
隐患2020/6/17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制定排查清单 建立信息系统
14
全面排查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五落实”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辨识对象: 生产工艺、设备设施、 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
辨识要求: 全方位、全过程
保证措施: 安全绩效奖惩
辨识依据: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2009)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015
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
瓦斯爆炸 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主要适用于煤矿,同
39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22
31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101 室内地面滑
3102 室内作业场所狭窄
3103 室内作业场所杂乱
3104 室内地面不平
3105 室内梯架缺陷
3106 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
3107 房屋基础下沉
3108 室内安全通道缺陷
3109 房屋安全出口缺陷
3110 采光照明不良
2206 有毒品
2207 放射性物品
2208 腐蚀品
2209 放射性物品 20
23
2301 2302 2303 2304 2399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1
3.环境因素
31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2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33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件
03
机械伤害
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 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
况除外。
28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序号 04 05 06 07
事故类别
解释
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
重大隐患/一般隐患
建立数据库,绘制风险等级及隐患分布电子图
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后果可控
健全风险公告和预警机制;定期对 企业管理红橙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措施 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风险
2020/6/17确认与告知
建立自查、自改、自报 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信 息系统
政府管理网络平台与企 业互联互通;实现13全程
3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序号 事故类别
解释
011
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
冒顶片帮 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为冒顶片帮。
适用于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012 013
透水 放炮
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 适用于井巷与含水岩层、地下含水带、溶洞或与被淹巷道、地面 水域相通时,涌水成灾的事故。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
6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目标 二、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
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三、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 四、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五、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六、着力加强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 七、切实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020/6/17
24
33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3301 隧道/矿井顶面缺陷
3302 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
3203 3304 3305 3306
隧道/矿井地面缺陷 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 地下火 冲击地压
3307 地下水
3308 水下作业供氧不当
3399 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25
39
3901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强迫体位
2020/6/17
8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目标
(二)主要工作目标。
到2018年,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 全社会共同防控安全风险和共同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责任、 措施和机制更加精准、有效;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研 发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构建 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制度机制体系,使违法 违规行为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构建形成完善 的安全准入制度体系,淘汰一批安全保障水平低的小矿小 厂和工艺、技术、装备,安全生产源头治理能力得到全面 加强;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根治一批可能诱发重 特大事故的重大隐患;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安全风险自辨自控 工作格局 事故隐患自查自治
2020/6/17
监管有效 参与有序
政 府
部 门
企 业
社 会
领导有力 责任落实
12
二、构建重特大事故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健全分级 标准体系
区域性、行业性
辨识、评估、分级
重点:行业领域、部位、环节
排查评定确定等级, 红、橙、黄、蓝(重大风险、 等级 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
2020/6/17
9
2020/6/17
10
思路 和目
标
相关 工作 要求
构建 双重 预防
构建 双重 预防 机制
机制
工作
2020/6/17
政策 引导 和技 术支
撑
要求
完善 政府 监管 体系
11
一、双重预防工作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科学化 信息化 事故预防 标准化
技术工程支撑 智能化管控 保障措施 第三方专业化服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的建立完善及核心要求解析
企业业务风险模型TM
环境 风险
竞争者
敏感性
股东关系
灾 难 性 损 失 独立/政治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