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山学校校本课程
5.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 高教学质量。
6.课程改革本着因人因课制宜的原则, 突破原课堂、课程和课时的限制,
建立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
7.课程改革发扬民主、实事求是、立 足改革,以求发展。
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 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 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 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 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 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 的特点和需要;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和教材是
我校课程改革的基础。我们根据学生身 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对课程 结构进行九年一贯统筹安排,重新调整 课程计划和结构,落实中小衔接问题, 保证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与教材、教学 的衔接,以及各科课程、教材和教学的 前后连贯。并对不同学科采取不同分段 落实。
遵循“三个面向”的精神,以国 家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校教育资 源优势,开始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 文、数学教材。我们的目标是编写出 一套能够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 紧密联系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能促进少 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能培养学生思 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 高学生语文、数学素养的教材。
何维
2002 年
北京城区湖河水华大爆发的调 查研究
高二
王博雅 等人
北师大生命科学院
2003 仿声六足机器人
高三 陈晓霁 北师大
周云龙 白明
培养特长学生的措施 (1)聘请大学教授、特级教师来我校任教。 (2)建立导师制,开放学校实验室。 (3)重点基础学科实行分层教学。 (4)完善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 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 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 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 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 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国家课程校本化与
优化的研究与试验
学校和教师通过调整课程计划和结 构、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 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 个性化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课程 结构更符合学生个性、学校和社会 的特点和需要
拓宽类选修课
对象是那些对某一学科知识有兴趣的 学生,通过介绍一些新的科学理论, 扩大学生视野,可以促进他的能力进 一步发展。科目有西方戏剧欣赏、现 代诗歌欣赏、英语视听课、数学建模、 电子技术、国际热点问题、时政风云、 关注老北京、植物组织培养、领土与 国力、基因奥秘、天文知识讲座、古 代建筑、机器人、戏剧欣赏、环境保 护、心理常识与健康教育、礼仪常识
高二杨 荣(女)中学国研医究学所科学院基础医
何维
1999 年
身体脂肪电子测定和中学生体 脂的调查分析
高二
刁玉鹤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 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室
鲁勇军
2000 年
青嵩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高二 李姜潇川(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刘彦 许祥明
2001 年
以浮游植物对北京城区主要湖 泊水质状况的分析评价
选修课设置的原则
(1)发挥教师特长,体现教师主导 (2)发展学生特长,体现学生主体 (3)尊重学生意愿,促进个性发展
提高类选修课
对象是成绩优秀,兴趣和特长比较 定型并希望在某一学科有所特长和 进一步发展的学生。其目的是培养 竞赛型人才,提高他们的才能。这 类课程有:数学竞赛专题、物理竞 赛专题、化学竞赛专题、生物专题 及外语专题
高二
许涤沙等 北师大生命科学院
周云龙
200
廖晶等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 所
白硕
2001 在Linux系统下完成C语言网 年 络安全方面的程序
高一
聂矿等
中国科学院智能物理研 究所
许榕生
2002 小鼠胸腺萎缩相关新基因IHI 年 功能的初步研究
高二
边 和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景山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改管理
北京景山学校
陈瑞群
北京景山学校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 北京市1960年创办的一所专门进行城市 中小学一贯制教育改革的试验学校。
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一) 改革目标:以“三个面向”为指 针,构建北京景山学校新的课程体系, 即优化基础学科课程,加强实践活动 课程,开发校园环境课程,改变传统 的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确立“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和“全面发展打 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材”的办学宗旨, 对我校的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
初中劳技课程设置
科目 年级
每周两节
每周两节 每周两节 每周两节
六年级 科技小制作 木工技术
七年级 八年级
编织技术 摄影技术 制图 电子技术 机械维修 电脑应用 陶器制作
九年级 职业指导
我们的目标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完善课程选修 制理论,构建我校规范化的选修课 框架体系;
建设一批相应的选修课教材;
培养出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 师队伍,从而为课程改革的发展提 供宝贵的规律性经验。
科学 、社会综合课
科学课
社会课
开设年级
1 — 2年级
1—2年级
课程组成
自然、劳技
品德、社会生活常识
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动物、植物、人文、声、祖国传统文化、心理教
教材内容 光、电和衣、食、住、 育、思维训练、生活实
行 方面的内容
践、社会自然与自我的
整合
小班教学、课堂游戏、 分组活动、小组讨论、 情境教学、角色扮演,
(二)改革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 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
2.开足、开齐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 中规定的课程。不以升学考试科目为 唯一目标,不随意删减非考试科目。
3.优化基础工具学科,增加选修课程, 创造条件开发环境课程,体现课程的 综合性和实践性。
4.适当减少门类,综合相关学科,体 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处理好继承、借 鉴与创新的关系。
数学、语文、英语活动课
六到八年级
环保课
高一至高二年级 一年级至高三年级
研究性学习 游 泳 课、软式排球
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
时间
课题名称
年级 学 生
实验指导单位
导师
1998 年
反转录病毒总体介导的转移基 因的整合与表达检测
高二刘
欧(女)中学国研医究学所科学院基础医
刘德培
1999 年
rhIL-15基因修饰瘤配合T细 胞接种对T739荷小鼠的治疗 作用
教学方法 室外活动、试验自主设 游戏、小品、表演、配
计、方案评估、试验成 音
果展示
校本课程系列化的研究与实验
必修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选修类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必修类校本课程
年级
学科
一、二年级
科学课、社会课
四年 级
书法课
五年 级
艺术创意课
四到六年级
形体课
六年级
生活技能课
七 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