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度科技扶贫项目申报指南

年度科技扶贫项目申报指南

20XX年度科技扶贫项目申报指南
科技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在重庆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其他事业单位、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在贫困地区实施科技项目。

一、支持重点
1、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

科技特派员深入贫困地区开展以技术孵化、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为主的创新创业活动,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企业等,与贫困人口结成利益共同体兴办企业或新型经营主体,为贫困村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2、技术推广兴业扶贫项目。

围绕贫困地区粮油、水果、蔬菜、干果、茶叶、畜禽、蚕桑、中药材等特色高效产业,依托星创天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或农业科技园区等载体,支持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促进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带动产业增效和贫困人口增收。

3、产业融合扶贫示范项目。

支持贫困地区和城郊区域开展农业融入互联网产业、农旅结合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的科技支撑示范,创新发展复合产业和新业态产业,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延伸农业增值链,促
进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4、科技扶贫模式与机制创新示范。

结合贫困区县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科技团队扶贫”、“科技合作社扶贫”等一批科技扶贫新模式和新机制,创新形成务实高效的科技精准扶贫新路径。

5、科技扶贫技术培训项目。

通过科技特派员产区巡讲、梯次培训等多种方式,对有想法、有基础、有干劲的贫困户和农民合作社(协会)负责人进行重点培训,弥补其在种养殖技术、农村电商、农资农机、合作社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短板,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能人和农村新型商人,带领村社经济发展和家庭兴业脱贫。

二、申报要求:
(一)科技扶贫项目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法人合作社或企业等主体申报。

要求企业或合作社必须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产学研联合方式进行申报。

(二)科技扶贫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与1个以上贫困村签订帮扶协议,必须明确帮助贫困村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扶贫增收任务指标。

(三)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项目应当有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承担或参与。

其他科技扶贫类项目优先支持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承担或参与的项目。

(四)多家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应在申报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合作协议。

(五)科技扶贫项目不要求资金配套,采取无偿拨款方式支持,项目资助经费20万元。

三、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范围应至少包括1个贫困村,依托1个科技示范基地(星创天地、专家大院或农业科技园区等),示范推广2项以上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帮扶贫困户5户以上或贫困农民20人以上,示范带动农户100户以上,产业成长和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