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3纸上层析、乙酸丁酯的制备解析
9.3纸上层析、乙酸丁酯的制备解析
乙醇 78.5 0.79
1—丁醇 117 0.81
乙酸乙酯 77.06 0.90
乙酸丁酯 126.3 0.88
水溶性 价格
互溶
3800元/ 吨
互溶 3100元/吨
9g/100克 水
12000元/ 吨
8.5g/100 克水 ——
3.6 g/100 克水 ——
装置:
1-丁醇 沸点 117.2℃ 乙酸 117.9℃ 乙酸丁酯 126.3℃
步骤:
(1)大试管中加入1-丁醇、冰醋酸(过量)、再滴入几滴 浓硫酸,混合均匀。 (2)放在石棉网上方加热,当反应液呈沸腾状时,继续加 热回流10min。
提纯:将大试管中的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去
水层。分别用水洗、15%碳酸钠溶液洗涤(注意放气), 直至无气体生成,用PH试纸测定无酸性,分去水层,收集 乙酸丁酯。
原料:1-丁醇、冰乙酸、浓硫酸、15%碳 酸钠溶液、PH试纸 反应原理: CH3COOH+C4H9OH → CH3COOC4H9+H2O
反应温度:115-125℃ 乙酸丁酯的性质: 带水果香味的无色液体。 沸点:126.3℃ 密度:0.88g/cm3 微溶于水,能与乙醇等互溶。
浓硫酸
一些数据
乙酸 沸点(℃) 密度(g/cm3) 117.9 1.05
乙酸乙酯沸点较低,边制备,边分离
﹡实验注意事项: 药品添加先后顺序: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吸收乙醇,中和乙酸,减小乙酸乙酯在水中的 溶解度使之易分层析出。 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防止倒吸。 ﹡实验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 并可闻到香味。
乙酸丁酯制取
﹡如果试样中的离子是有颜色的,则可在滤纸的 不同高度上看到不同离子的色斑,如果是无色离 子,则可用适当的方法使其显现出来。
制取乙酸丁酯装置的探究
复习: 溴苯、硝基苯、乙酸乙酯的制备
思考: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高温易炭化), 大多数液态有机物沸点低(易挥发),不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液态有机物在组成和物理性质上有何特点? •有机反应的特点? 大多数有机反应,反应速率慢、有 一定的可逆性。 •在反应中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 增加廉价物质的浓度,移走生成物 率? 等。 •如何提纯所制得的有机物?
现象:
制备时:大试管反应液上有油状液体。 提纯时:得到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香味。
乙酸丁酯的精制
反应混合物
水洗
分液
Na2CO3洗
分液
蒸馏
无水MgSO4干燥
提纯: ﹡可用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得到无色的溴苯
硝基苯的制取
原料:苯、浓硝酸、浓硫酸(催化剂、脱水剂)
原理:
+ HNO3(浓)
浓H2SO4
50~60℃
NO2 + H2O
﹡硝基苯:无色而有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不溶于
水,密度比水大。硝基苯蒸气有毒性。
装置:
沸点
苯
80℃
硝酸
83℃
硝基苯
210.9℃
2.制得的溴苯在哪个仪器中?为何是褐色的?如何才 能得到无色的溴苯? 在烧瓶中;溴苯中溶有Br2;用NaOH溶液洗涤再分液
装置2 制溴苯并注明此反应是取代反应
苯与液溴的混合液
双球U形管:
①CCl4的作用是吸收HBr气体中的 Br2,防止溴干扰HBr的检验。 ②此装置还可以防倒吸。
CCl4
Fe丝 AgNO3溶液
乙酸丁酯沸点较高,先制备, 再分离提纯
•通过提高相对廉价乙酸的浓度和及时移去生成物的水, 提高转化率。 •制备时温度较高,不用水浴,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易 碳化)把大试管放在石棉网上方的空气中加热。 •长玻璃管:作空气冷凝器,冷凝回流反应物,以提高 反应转化率。 •由于乙酸丁酯的沸点较高,故采取先制备,后提纯。
分液,蒸馏等。
溴苯的制取
原料:苯与液溴,铁粉(或FeB Br2
Fe
Br + HBr
﹡溴苯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
反应装置:
苯 Br2
58.8 ℃
溴苯 HBr
156℃
–66.38 ℃
沸点
80℃
溴苯沸点高,先制备, 装置1 再分离提纯 1.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冷凝回流苯、溴(提高苯、溴的利用率),导气
硝基苯沸点高,先制备,再分离提纯 注意事项:
①反应液的混合:在浓硝酸慢慢注入浓硫酸,
摇匀,冷却,再向混合酸中逐滴加入苯. ②60℃水浴加热,温度计悬挂在水浴中。
③长玻璃管作用:回流、冷凝苯与硝酸(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内 外大气相通(平衡压强)。
提纯:将反应后的液体到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烧杯底
部有淡黄色油状物(溶有NO2的粗硝基苯),并有苦杏仁气味。 可用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得到无色的粗硝基苯。
材料:滤纸 展开剂:根据待分离的离子的性质选择合适 的溶剂配制。
﹡方法:上升纸层析法、径向纸层析法
﹡实验:
P205课堂实验
1.上升纸上层析分离彩色墨水 2.径向纸上层析检验Fe3+、Cu2+
﹡由于不同的离子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因此当展开剂沿滤纸向上流动时,试样中的各种离 子就会随展开剂以不同的速率在滤纸上展开。
纸上层析法(色谱法)
纸上层析----物质分离、检验的一种方法
P204
﹡某些分子、离子混合液检验、分离时,因它们的 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用一般的方法分离十分困难; 在混合状态下,也很难进行检验。 此时可采用纸上层析来检验、分离。
﹡例如:用纸上层析法分离彩色墨水、分离并检 验Fe3+、Cu2+
﹡原理: 利用混合液中各离子在某溶剂中吸附或溶解性能不 同,将化学性质相近的离子或分子加以分离、检验。
反应现象及结论:
◇A中液体微沸,有大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双球U形管中的CCl4由于吸收了Br2而成棕褐色 ◇B中试管口有白雾,试管里出现浅黄色沉淀;说明反应生成 了HBr,此反应为取代反应。 ◇反应后,A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出现油状 的棕色液体。生成的溴苯溶有Br2而呈棕色。
乙酸乙酯的制备
原料:乙酸、乙醇、浓硫酸(催化剂、吸水剂) 原理:
CH3COOH +CH3CH2OH
浓H2SO4
CH3COOCH2CH3 + H2O
﹡乙酸乙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香味、不溶于水、 密度小于水。
乙醇
沸点
乙酸
乙酸乙酯
77℃
78℃ 117.9℃
﹡制得的乙酸乙酯在哪个仪器中?
在c试管中(及时分离出乙酸乙酯,提高 反应物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