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论(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当今的时代经济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难以预测,世界上没有一个企业可以存在五百年乃至上千年。
企业的发展与生命有机体的发展一样,都有其产生、发展、衰落乃至消亡的这么一个过程。
类似的,企业也有其产生、发展、衰落和消亡的这样一个时期,这就是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其所处的生命周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实施与企业生命周期相符合的各种管理和战略。
而在这些所有战略中,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学术界的研究还是在企业界的实践都备受关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一个企业要想实现自己最终的目标,没有财务战略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
没有财务战略的企业是不能称之为企业的。
(二)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
首先,介绍了选题的依据及意义,由于财务战略选择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理论还有欠缺。
基于此,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从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着手进行财务战略的选择。
其次,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
最后,结合案例分析,论述企业的财务战略应如何选择。
第二部分财务战略与生命周期理论。
首先,评述了国内外有关财务战略和生命周期的相关文献;然后详细介绍财务战略理论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
而财务战略的选择主要是从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财务战略选择的设计和分析。
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从企业的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中呈现的不同特征,分析并选择正确的财务战略,主要是从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
本为选苏宁电器作为研究的实例,从该企业的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分析,使得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和论证。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财务战略的正确选择,要根据企业不同阶段出现的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的总体战略,制定合理的财务战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企业界在战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的企业领导还停留在经验管理和主观臆断的战略阶段,对企业的财务战略以及非财务战略的了解和运用掌握的不透彻。
在财务战略的学术界上,专家们对此研究的时间并不长,成果也不多。
企业在实施自己的财务战略时,应该针对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将财务战略等理论转向企业的实际应用,着重研究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以此来选择合适的财务战略。
通过不断地实践,对财务战略的实施进行修正,以便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要求。
二、财务战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体系(一)财务战略理论1.财务战略的发展进程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阶段主要是以筹资为主的财务战略。
股份公司的大量兴起,迫使许多公司需要扩大资金需求来增大企业的规模,由于当时的资本市场还未成熟,股票交易市场还不完善,为了筹集资金,成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财务管理第一次作为独立的职能出现。
从二十世纪到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这阶段主要是以理财活动为主的财务管理时期。
企业的偿债能力、破产、清算和重组分配决策三个主要方面的财务战略的研究领域。
这标志着研究方法由描述性转向定量性研究。
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有效的市场理论、企业的资本结构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内容。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财务管理理论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需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投资方式也相应的增加,出现了期货、期权、股指等投资方式;其次,高新技术的投资对象转向了知识经济,从而风险投资成为了财务管理的中心;最后,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与国际接轨,国际相继进入了财务管理的研究范围。
经济危机的出现暴露了证券交易法不健全的弊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各国都加强了对证券法规的管理,尤其是美国,更加注重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法律建设,因此,在这一时期,理财活动成为了财务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企业的投资方式多元化,出现了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投资信息,企业开始注重财务决策方面。
这一时期,形成了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财务日益成为了财务战略的重要研究内容。
从财务战略的发展历程来看,可以发现,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也与之转变,只有当企业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从筹资、投资、股利分配及管理的决策体系着手,为企业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了,成为了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根据。
2.财务战略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西方学者卢斯·班德(Ruth Bender)和凯斯·沃德(Keith Ward)认为,财务战略是企业通过采用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有效管理这些所筹资金的使用,包括企业所创盈利再或分配决策。
财务战略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增加价值,而这并非总是简单尝试以成本最小化就能做到的。
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使理人员掌握运用最佳的财务策略来增加公司未来的利润。
一个合理的财务战略必须像最好的合作和竞争战略一样,应该将公司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考虑在内,因为它与股东的利益以及资本市场是密切相关的。
我国学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也对财务战略理论与实践问题已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1997年,刘志远认为,企业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的战略,为增强企业的财务优势,在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的影响下,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及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执行的过程。
同年,吉全贵认为,企业财务战略是财务决策者在特定环境下,依据已定的指导思想,在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各环境因素对理财活动的影响基础上,预先制定的总体目标和总体方略。
1999年,陆正飞认为,财务战略是指对企业总体的长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财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财务战略虽然只是企业战略的一个方面,是一种职能战略,但其出发点却必须是站在企业全局的立场之上的。
2001年,魏明海认为:财务战略是指在企业战略统筹下,以价值分析为基础,以促进企业资金长期均衡有效地流动和配置为衡量标,以维持企业长期盈利为目的战略性思维方式和决策活动。
根据上述的观点,本文将财务战略定义为:企业为了谋求长远的发展,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要求和资金运动规律,在分析企业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及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显然,财务战略以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目标的途径和策略为焦点。
3.财务战略的分类(1)根据企业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特征,企业财务战略分为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和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2)根据企业的基本活动,企业财务战略可分为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
(3)根据企业的状况特征,企业财务战略可分为: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战略、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财务战略等。
(4)根据派生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战略可分为:投资规模战略、投资方向战略、企业并购战略、分部财务战略、特殊条件战略等。
(5)根据财务活动本身涉及的范围,企业财务战略可分为:总体财务战略和分项财务战略。
4.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1)资本市场的影响资本市场是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的基础。
首先,筹资的重要来源是资本市场。
其次,在企业实施的各种财务战略选择中,资本市场为其提供环境和规则。
最后,资本市场可以为财务战略的制定提供市场信号,从而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
(2)财务风险的影响任何企业的战略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财务战略。
不同的企业对待财务战略中的风险态度不同,当管理者对厌恶风险时,他会选择保守型的财务战略,控制企业的扩张速度;当管理者偏好风险时,他会选择积极的财务战略,乐观的对待资本市场。
(3)治理结构的影响企业不同的治理结构会产生不同的战略决策和战略导向,因为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直接作用于企业的战略方向,对企业的财务战略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企业内部有着健全的治理结构时,在很大程度上就与企业的终极目标保持一致。
(4)生命周期的影响企业的成长都要经过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在不同阶段呈现的特点不同,所以采取的财务战略也不同。
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稳定持续发展,依据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做出及时的财务战略调整,这样就能确保财务战略的正确实行。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1.企业生命周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最早提出生命周期概念的是马森•海尔瑞,20世纪50年代,他应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研究企业的问题,他认为企业的成长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并指出在企业的发展中会出现停滞和消亡的现象主要是由企业的管理局限性造成的。
20世纪60年代,斯坦梅茨将企业成长过程分为直接控制、智慧管理、间接控制、部门组织四个阶段。
哥德纳指出,企业的周期性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第二、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没有明显上升的同时也没有明显下降的停滞阶段,这是生物生命周期所见不到的;第三、企业的消亡并非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变革来获得新的生命。
爱迪思博士在1989年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生命周期理论的日渐成熟,在他的著作《企业生命周期》中明确了生命周期的概念,描述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典型特征。
他认为,企业的成长和衰老取决于灵活性和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消长。
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和较差的可控性。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进入到成熟期时,此时企业的生命力最活跃,灵活性和可控性都很强。
当企业进入老化时,两因素就变得较差,最终走向死亡。
我国学者陈佳贵教授也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1988年和1995年,他发表了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论文,他认为,企业的成长会经历诞生、成长、壮大、衰退、到最终的消亡过程,可以划分为孕育期、求存起、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这几个阶段。
三、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选择分析(一)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1.企业初创期的特点初创期的产品用户很少,只有高收入顾客才会对这些产品产生兴趣。
虽然产品设计独特,但是质量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由于初创期产品刚刚出现,有很少的竞争对手,为了说服顾客去购买,企业就必须增加营销成本,投入更多的广告费用。
新产品的销量小,产能过剩,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产品的新颖性和顾客的高收入使得价格弹性小,因而,企业可能在这一时期采用高价格、高毛利政策,但是销量小,使得企业的净利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