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标电源适配器采购规范

国标电源适配器采购规范

1.目的:为使电源适配器在采购及新品、新厂商承认导入阶段有依循的标准,而订定此文件。

2.范围:适用于(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电源适配器采购标准规范。

3.权责:3.1电源适配器供应商:有责任提供符合本文相关规范之产品。

3.2硬件设计部/开发组:3.2.1开发新厂商阶段要求供应商必须满足相关规范制作产品。

3.3产品工程组、硬件设计部:在做新产品/新材料导入评估阶段必须确认本规范要求之所有项目,并形成相应记录。

3.4本规范之位皆高于本公司其它(不可拆卸的电源软线)电源适配器相关之检验规范文件,若本规范未明确定义之处,国标请参照GB9254-2008、GB4943-2011、GB17625.1-2003、GB8898-2011相关标准,其它国家标准请参照相对应的认证标准。

3.5 送样适配器有认证要求的,需确保完全符合适配器所在国家认可的最新认证机构要求,认证证书需在批量供货前取得相应证书。

4.定义:无5.内容:5.1外观及结构尺寸:5.1.1输出线材料我司硬件设计部有明确要求的,要按要求制作;未明确要求的,要符合3.4及3.5要求。

5.1.2输出线规格5.1.2.1线材规格:我司硬件设计部有明确要求的,要按要求制作;未明确要求的,按(表1)执行:(表1)5.1.2.2 插口规格:12V适配器用2.1MM口(12V 0.8A国标配2.5MM),5V适配器用1.35mm口。

5.1.3输出线长度依我司硬件设计部要求。

3.5要求。

5.1.5外壳尺寸我司硬件设计部有明确要求的,要按要求制作;未明确要求的,要符合3.4及3.5要求。

5.1.6外壳颜色及线材颜色依我司硬件设计部要求制作。

5.1.7印字(含铭牌)我司硬件设计部有明确要求的,要按要求制作;未明确要求的,要符合3.4及3.5要求。

(需有不低于10年有效期限的环保标识)5.1.8外壳材料阻燃等级我司硬件设计部有明确要求的,要按要求制作;未明确要求的,按UL 94V-0要求执行。

5.1.9环保要求:有要求ROHS时须通过ROHS标准。

5.1.10线材外观要求:5.1.10.1线材外皮,每米不能超过3个小凸点。

5.1.10.2线材表面不能有破损、压伤、脏污等外观不良。

5.1.10.3 SR/DC头表面不能有变形、缩水、披峰、气纹、缺胶等不良。

5.1.10.4五金DC头不能有氧化、刮伤等不良。

5.1.11批次信息要求:1).每个实物上需有批次信息,可以模印或在铭牌进行标识,使每个产品具有可追溯性。

2).承认书需说明批次号含义。

5.2电气特性:5.3安规要求:5.3.1高压测试:初级对次级 : 3000Vrms 持续60秒,最大漏电流3.5mA。

5.3.2绝缘电阻:初级对次级施加500V直流电压1分钟,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5.3.3输入泄漏电流:5.3.3.1国内电源电压为264Vac/50Hz时,泄漏电流小于0.13mA(原则上Y1电容<2.2nF)。

5.3.3.2国外电源电压为264Vac/50Hz时,泄漏电流小于0.25mA。

5.3.4温升要求:(国标220V管控,美标110V管控)5.3.4.1外壳:90V AC限值40K ; 264V AC限值30K(Po<10W)或35K(Po>10W)5.3.4.2晶体管(二极管三极管MOSFET):90~264V AC 限值85K且满足元件下方PCB温升<60K(FR1板材)或PCB温升<80K(CEM1/22F板材)5.3.4.3PCB板温升限值:PCB温升<60K(FR1板材) 或PCB温升<80K(CEM1/22F板材)5.3.4.4电解电容限值:90V AC限值60K ;264V AC限值48K,且满足45度环境额定电压下寿命估算≥1年(8760小时)5.3.4.5光耦限值55K5.3.4.6 264V AC条件下原则上其他器件温升以不超过该器件下方PCB温升限值为准5.3.4.7美规额定电压为110V/60Hz元件温升评判标准用264VAC温升限值要求5.3.4.8 开关变压器及共模电感绕组类温升限值为65K,线圈、骨架、胶带材料有特殊声明为130度(提供三者型号及UL认证号)的允许温升限值放宽到75K5.3.5 保险丝5.3.6 压敏电阻5.3.6.1 印规:要求规格不低于10D-560V;其它地区若有压敏电阻则通流量选择不低于10D 规格且要能通过浪涌测试。

5.3.7安规间距5.3.7.1 高低压之间爬电距离和安全间距:海外≥6mm,国内≥6.6mm。

5.3.7.2 PCB板上AC输入端(L-N)最小间距不低于3mm。

5.4电磁兼容与浪涌抗干扰度要求:5.4.1 电磁辐射干扰测试: 国标测试标准按GB13837-2012及GB17625.1-2012。

5.4.2 电磁传导干扰测试:国标测试标准按GB13837-2012及GB17625.1-2012。

5.4.3浪涌抗干扰度要求:5.4.3.1 雷击电压:5.4.4 ESD要求:5.4.55.5使用及贮存环境:5.5.1温度范围:5.5.1.1一般要求:工作温度0℃ ~ +40 ℃;储藏温度-20℃ ~ +70 ℃。

5.5.1.2有特殊要求:另外提供。

5.5.2.1一般要求:工作湿度20—80%;储藏湿度10—90%。

5.5.2.2有特殊要求:另外提供。

5.5.3 使用环境:5.5.3.1中国市场:适用于热带气候及海拔5000米以下。

5.5.3.2 国外市场:需完全符合对应国家的认证要求(如印度,要符合BIS认证要求。

)5.6可靠性实验:5.6.1跌落试验:将实验样品,任意跌落到水平表面试验台上。

共进行三次跌落。

跌落高度为1米,试验台应当是由至少13mm厚的硬木安装在两层胶合板上组成,每一层胶合板的厚度为19-20mm,然后放在水泥基座上。

试验结束后检测各项电气指标能达到要求。

5.6.2振动试验:将实验样品不包装固定在振动台上,按下列要求完成试验:验样品不通电,振动频率为10Hz - 55Hz-10Hz,振幅为0.35mm,按X、Y、Z三个轴线方向各扫描5次,每个轴向持续时间为30分钟,实验结束后实验样品不出现视觉上的损坏(退化),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5.6.3冲击试验:5.6.3.1工作状态:加速度:100m/s²,半正弦波,脉冲持续时间:11ms,冲击方向:三个轴、六个方向。

5.6.3.2不工作:加速度:400m/s²半正弦波,脉冲持续时间:11ms,冲击方向:三个轴、六个方向。

5.6.3.3 5.5.3.1与5.5.3.2分别实验结束后,实验样品不出现视觉上的损坏(退化),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5.7盐雾试验:将实验样品不包装置于温度为+35°C,盐水浓度为5%的盐雾试验设备中连续喷雾8小时后,用流动水洗去表面盐沉积物,放置在常温下8小时后,适配器外露金属件及电镀件无腐蚀生锈现象。

5.8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30000小时(要提供无故障检验报告或第三方报告)。

5.9模拟环境测试:5.9.1低温存储:将实验样品不包装放入-20℃的低温实验箱中,持续时间16小时后,将样品取出放于常温下恢复2小时后,样品应无损外观,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5.9.2高温存储:将样品不包装放入70℃的高温实验箱中,持续时间16小时后,将样品取出放于常温下恢复2小时后,样品应无损外观,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5.9.3低温运行:将实验样品不包装,通入交流220Vac满载,0℃运行2小时后取出,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气性能检测,其各项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无损坏外观,无锈蚀现象。

5.9.4高温运行:气性能检测,其各项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无损坏外观,无锈蚀现象。

5.9.5湿热实验(高温高湿实验):将实验样品不包装放入温度为40℃、相对湿度在90%-95%的实验箱内48小时,然后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气性能检测,其各项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要求,无损坏外观,无锈蚀现象。

5.10DC线材检验:5.10.1摇摆实验(1000次):砝码悬挂位置为自上而下约300-1000mm 处,砝码重量200g,摇摆角度±60度,摇摆频率为20 次来回/分钟,线材本身无断路、拉断及其他损伤。

砝码悬挂位置为自上而下约300-1000mm 处,砝码重量200g,摇摆角度±60度,摇摆频率为30 次来回/分钟,DC 头与尾部SR 无断路、拉断及其他损伤。

5.10.2插拔试验(4000/次):插头与对应插座通过规定次数插拔后,插头注塑件外表面允许磨损,但结构应保持完整,PIN针无下陷、退PIN 等不良,且导通良好。

5.10.3吊重试验:将DC 线DC 头、围卡位固定在吊重架上,线身吊上5KG 重物,一分钟内,DC头、围卡位与导线间的移位≤2mm,不得有脱落、损伤等不良现象。

5.11包装及运输:储存、运输条件须满足第5.4项要求。

5.12.资料要求:5.12.1送样样品:需提供以下资料:5.12.1.1适配器规格书:需包含本公司承认书封面,供应商技术规格封面,技术指标规格书,外壳示意图,铭牌,DC线材和DC头尺寸, BOM清单、适配器电气原理图、PCB板图,出货检验报告,国标需另外提供GB8898的3C证书(符合热带气候及海拔5000米)。

5.12.1.2 送样适配器基本信息表。

5.12.1.3 下列器件需单独提供规格书:1.开关管MOSFET(内置或外置);2.变压器;3.共模电感;4.高压电解电容,次级电解电容 5.压敏电阻6.MOSFET反峰吸收电容若采用贴片则提供规5.12.1.4供应商样品的内部性能指标测试报告需提供(测试项目参照适配器基本信息表)。

5.12.1.5任何发现6.1.1资料的缺失(包含输入错误或资料遗漏),皆视为主要缺失。

5.12.2批次出货:5.12.2.1供应商于每批次出货时,需随货提供出货检验报告,并在外箱及检验报告上标明批号。

5.12.2.2供应商需至少保存出货报告2年,以便品质追踪与查验。

5.12.2.3出货报告之样本需足以代表该批出货之整体品质,若该进料批包含两个D/C,则每个D/C皆需抽样检测。

5.12.2.4任何发现于出货报告上之缺失(包含输入错误或资料遗漏),皆视为主要缺失。

5.12.2.5出货报告需检验人员签名且由检验主管核准,未经核准之出货报告一律拒收。

5.12.2.6 SQE工程师可依照产品设计及客户别之差异增加测试项目及修改抽样计划。

6.相关文件:6.1 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6.2 GB4943-201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6.3 GB17625.1-2012《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6.4 GB 8898-201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6.5 GB 13837-2012《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6.6 GB 25957-2010《数字电视接收器(机顶盒)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6.7 GB 20943-2013《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