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出现问题整改措施篇一:工程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工程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德耀镇土地整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项目施工单位:①管理薄弱,工期滞后。
②局部地方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和布局不合理。
③对群众提出的合理需求及需变更的项目未及时完善相关资料。
整改措施:①针对存在问题,业主及时按照相关行业要求对施工队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并下达了整改措施,整改内容及时间要求。
②同时请求地方乡镇人民政府加大宣传,村、社干部群众积极配合支持业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古蔺镇光辉村七组格田整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XX年金土地工程在该村七组实施格田整理,因整理需归并部分界址,要求新增两条200余米的水渠及一条450米的生产路,经国土局、镇政府协商解决,村委负责分摊到农户,但工程完工后部分群众任然拒绝耕种。
20XX年7月12日洪灾导致该片区田块上方大量泥石流冲毁约10亩左右,灾害发生后,镇党委政府多次会同国土局于现场办公协调,20XX年8月10日再次古蔺镇何镇长、饶主任、国土局及施工队伍再次现场踏勘,由于该处垮塌严重月12万m3的土立方。
经过会商,由镇政府牵头:①划分灾害责任,工程质量问题(新砌挡土墙石坎),由工队负责恢复。
②自然灾害以村民自治为主,镇政府适当予以补助。
③对施工中地块中存在的石块由国土部门适当按1—2日工资以工程款形式补助农户。
篇二: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施工现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数码大厦(8月6日)篇三: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整改措施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建筑工程涉及面广、环节多、管理复杂,特别是施工队伍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急功近利或出于不正当利润追求以及其它多种原因,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隐患,也给工程监理带来了很大难度,本工程为公共建筑,为了保证观感质量,特将本工程房屋建筑阶段容易出现的一些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A. 模板工程a. 出现问题:模板轴线偏位、标高不准、支模过程中出现凸肚、缩颈和翘曲,致砼料浇灌振捣时出现漏浆、跑模、模板拆除后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或几何尺寸超出设计尺寸等。
b. 原因分析:主要是人为操作不当、放线不准、支模过程中不拉水平、垂直线、不设标准基准线;模板不校正、支撑点少且不牢固;模板变形、振动时不均匀,发生错位没有及时发现并调整。
c. 预防措施:确保模板质量,不许劣质模板进场,检查放线准确度,设置水平、垂直基准点,反复检查模板的水平、竖向是否正确,检查各支撑点是否牢固、数量、间距尺寸是否合理,消除模板内部、底模、接缝处的杂物,当楼层高度>3.5m、跨度≥6m的支模体系,应进行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首层支模必须在硬地上施工,如有特殊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撑沉降变形;禁止使用铁皮做模板、杂树枝做支顶材料,高度板≤2 50>2 、≤8 75>8 100梁、拱、壳≤8 75>8 100悬臂构件≤2 75>2 100后浇带浇筑砼后,砼强度必须达到100%设计强度和28d 后方能拆除模板。
B. 钢筋工程a. 出现的问题:钢筋规格,布筋间距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墙、柱、主筋偏位,楼板及悬挑板上筋下陷,同截面接头过多,绑扎及焊接不符合规范要求,骨架歪斜和基础钢筋倒钩等。
b. 原因分析:砼保护层垫块厚度、间距、支撑“马扎”放置不符合要求,不设定位箍筋,主筋矫正不按1:6坡度,箍筋不做135º弯钩,绑扎不牢、绑点太稀,人为踩踏又不及时校正等。
c. 预防措施:①钢筋必须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抽检,还要检查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钢筋进场复验报告,各项焊接材料产品合格证,接头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报告等。
②焊接钢筋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不得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接头距钢筋弯折处应≥10d,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2)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焊接接头;3)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非预应力筋受拉区≤50%,受压区不限、预应力筋受拉区≤25%,受压区不限。
4)电弧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Ⅰ、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Ⅱ、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Ⅲ、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Ⅳ、坡口焊、熔槽帮条焊和窄间隙焊接头的焊缝条高不得大于3mm。
5)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Ⅰ、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厚度不得小于4mm;Ⅱ、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Ⅲ、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º;Ⅳ、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③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不得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10d;2)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绑扎接头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Ⅰ、受拉区不得超过25%;Ⅱ、受压区不得超过50%;Ⅲ、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d,不应小于25mm;Ⅳ、受力钢筋直径d>22mm时不得采用绑扎接头。
④禁止用碎石做梁、板底受力钢筋保护层垫块,梁、板、墙、柱必须使用强度等级≥M10的预制水泥砂浆垫块,垫块面积≥50×50mm,垫块厚度按规范要求,垫块的设置要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⑤板面受力钢筋应用钢筋支架做保护层垫块,支架与面、底筋绑扎固定,并按以下要求设置:1)板面受力钢筋直径d≤φ10时,采用φ10做钢筋支架,按纵横长度≤500mm 设置;2)板面受力钢筋直径d≥φ12时,采用φ12做钢筋支架,按纵横长度≤800mm设置。
⑥主要“行人道上”放置跳板,避免施工人员在已铺好的钢筋上行走,监理人员旁站监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C. 砼工程a. 出现的问题: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烂根”、缺棱掉角、调口变形、缝隙夹渣,裂缝等。
b. 原因分析:模板工程质量差、砼配合比计量不准、下料不规范、振捣不均匀、漏振、一次浇筑太厚分层不清、钢筋过密,石子过粗、洞口模板无排气孔、浇筑过程中停歇时接合部混有杂物、表面抹压不实、拆模过早、养护不充分等。
c. 预防措施:①地下室砼必须采用清水砼:1)表面可按设计要求进行各色刷浆(喷浆)、涂料饰面;2)如部分室内确需抹灰,应在抹灰前,将表面清洗干净,加喷粗面水泥砂浆结合层。
②砼必须有设计配合比,所用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砼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砼外加剂》GB8076、《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首次使用的砼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③按规定必须使用商品砼。
④砼浇筑期间,必须搭设平桥、走道,严禁踩踏钢筋。
⑤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砼初凝之前将上一层的砼浇筑完毕,当底层砼初凝后浇筑上一层砼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⑥砼浇筑自由倾落高度≥2m时,必须设导料筒或导料斜槽。
⑦砼试件必须现场随机抽样制作,作同条件养护,并由监理公司见证员见证。
⑧浇筑砼留置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缝的位置在砼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2)后浇带的留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砼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3)板厚≥200mm留阶梯缝、梁、板厚度4)留置施工缝及后浇带的处理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Ⅰ、砼抗压强度达到1.2N/m㎡后方可进行处理,后浇带的处理按设计及规范要求;Ⅱ、清除杂物、水泥薄膜、松动石子、软弱砼层,并将缝面凿毛和进行润湿(砼不得积水);Ⅲ、整理钢筋,后浇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处理;Ⅳ、浇筑砼前,缝口处应先铺上与砼同成份的水泥砂浆层,厚度10—15mm;Ⅴ、浇筑时,振捣应从外向施工缝方面推进,振捣时要避免触动钢筋,在离施工缝800—1000mm处停振,用人工将缝处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⑨砼浇捣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Ⅰ、根据气候条件,淋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润湿状态;Ⅱ、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应全面将砼盖严,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Ⅲ、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º时,不得淋水。
2)砼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Ⅰ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不得小于7d;Ⅱ、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砼,不得小于14d;3)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腊养生液等),防止砼内部水分蒸发;4)砼强度达到1.2N/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D. 砌体工程:a. 出现的问题: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不足80%,竖缝内无砂浆,清水墙缩口大于2cm以上,混水墙竖缝相互搭接小于25mm,出现错缝、留槎不妥、接槎不严、拉结筋长度、间距、数量不够,造成墙体开裂等。
b. 原因分析:砂浆配比不符合要求,和易性差,砖与砂浆粘结力低,干砖上墙,铺灰过长,砌砖慢水分被底层砖吸收,工人操作时间不挤不打碰头灰,造成竖缝透亮和瞎缝,碎砖集中使用,上下皮砖竖缝不错开,影响整体强度,施工组织不当,操作不配合、不统一、随意留槎或过多留槎,并习惯留直槎留阴槎,放置拉结筋数量不够、间距过大,地基不均匀下沉,致墙体开裂。
c. 预防措施:①蒸压加气砼砌块预防措施:施工单位的墙体砌筑和抹灰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工种的培训上岗证,未经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施工单位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对材料实行见证取样送检,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监理单位应对相关证书和每批产品的质检报告的有效性(检验单位级别、检验时间、检验性质、检验标准、检验项目及补充的质量要求等)进行确认签字,产品必须有广州市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确认书。
1)砌块和砂浆的强度等级等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时所有砌块的产品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5天。
3)砌筑时砌块含水率以不大于20%为宜,砌块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炎热干燥时可适当洒水后再砌筑,防止加气砼砌块受到雨淋和浸泡。
4)蒸压加气砼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
5)砌体的灰缝应平直,按净面积计算,水平和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少于80%,砌块砌筑固定后,马上用原浆勾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砌体灰缝要均匀划一,水平灰缝宜为15mm,竖向灰缝宜为20 mm。
6)砌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沿墙高每隔600 mm左右(符合砌块模数)用2Ф6钢筋砼伸入墙内拉结,每边长度应不小于1000mm,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