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尔霍夫定律教学设计

基尔霍夫定律教学设计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教学设计
2.教学重点: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

3.教学难点: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索法、任务引领法。

图片展示法2、学法:
自主探究法、师生合作学习法。

自主探究法、讨论学习法3、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等。

五、行为导向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旧知复习提问:简单电路是利用什么定律来解决的?
知识巩固: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电路示例。

☺提问,引
导学生复
习旧知识。

☺思考
☺回答问

☺温故知新,
承上启下。

任务导入,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对比电路提出问题:
是否所有的电路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欧姆定律、串
并联电路的关系来分析和计算呢?你能求出电路中
电流I1、I2、I3的大小吗?
(显然,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无法解决复杂电路的
分析计算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寻找可以分析和解决
复杂电路的方法,这就是这次课我们要探究的内容
——基尔霍夫定律。


☺设问
☺点出本
次学习任
务课题
☺思考
☺明确目

☺激发兴趣,
引出课题。

任务实施(授新课)一、描述电路结构的术语
复杂电路:不能简单地用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化
简的电路。

支路:电路中的各个分支称为支路。

(即由一个或
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如图 1.1
中,E1和R1、E2和R2、R3分别组成三条支路)
思考:同一支路中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如
图1.1电路中,A、B都是节点)
图1.1
回路:电路中的任意一个闭合路径。

(如图1.1中,
ABR1E1A、AR3BA、E1AR3BR1E1三条回路)
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

(如图1.1中,ABR1E1A、
和AR3BA是网孔,而回路E1AR3BR1E1不是网孔)
想一想?回路和网孔有何区别?
☺传授新

☺提问
☺学生发
现新知
识,探究。

☺思考并
回答问题
☺循序渐进,
展开教学内
容,调动学习
积极性,培养
自主探究、自
主学习的能
力。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内容
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
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KCL的第一种表述:ΣI流入 ΣI流出
[提问] 你能写出图中节点A的电流方程吗?如
何确定电流的方向?
☺精讲
☺提问
☺学生带
着问题学
习。

☺学生学
习新知
识。

☺通过问题引
导学生自主
思考,提高学
生的学习积
极性。

[讲授] 流入有:I1、I3
流出有:I2、I4、I5
所以根据定律:I1+I3=I2+I4+I5
将式子移项得:I1 +I3-I2 -I4-I5 =0
上式表明:若规定流入节点的电流以为“+I”,流出节点的电流为“-I”,则节点电流定律又可叙述为:在任一瞬间通过电路中任一节点,流入(或流出)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KCL的第二种表述:
即:∑=0
I
【例1】如图所示电路,已知I1= 1A, I2= 2A,I3 = 5A,I4= 3A 试求I5。

解:根据图中各电流方向,列出节点电流方程为:
第一种表述法: I1+I3=I2+I4+I5
则: I5=I1+I3-I4-I2
=1+5-3-2
=1A
第二种表述法: I1+I3-I2-I4-I5=0
则: 1+5-3-2-I5=0
I5=1A ☺例题讲
解(教师用
任意一种
表述方法)
☺布置练
习(要求学
生用另一
种表述方
法)
☺巡察
☺聆听
☺思考
☺完成练

☺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
力。

☺通过练习
加深所学知
识。

任务检
测, 目
标评价
反馈
1、求图a电路中的电流I1和I2的大小和方向。

图a ☺巡察
☺提问
☺讲评
☺反馈矫

☺学生练习
☺答问
☺参与评估
☺检测教
学效果,对
尚存问题
及时进行
纠正,巩固
所学知识。

任务小结,巩固拓展知识1、归纳小结本次任务学习内容;
2、布置课外作业和知识拓展思考题。

☺引导学
生总结
☺布置作
业。

☺学生自行
总结本次课
的内容。

☺完成作业

☺加深对
本次学习
任务知识
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基尔霍夫定律
一、描述电路结构的术语
支路:电路中的各个分支称为支路。

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回路:电路中的任意一个闭合路径。

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内容: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ΣI流入 ΣI流出
表达式:ΣU=0
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应用
七、教学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