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品课件-西方经济学——选择的科技-第13章
精品课件-西方经济学——选择的科技-第13章
39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上述过程可表示为:
当 Y>Yn 时, Y P 当 Y<Yn 时, Y P
40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Lm L Y 10 000r m M 1800
PP
9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通过上述方程组,可解得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13.2)
re
Y 10 000
1800 10 000P
将式(13.2)代入式(13.1)得到图13-1中的总需求曲线的数 学表达式—总需求函数:
Y 1100 900 P
37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上述过程可表示为: 当 P 时,Pe 上涨较多 p 上涨较多 P 上涨较多 当 P 时,Pe 上涨较少 p 上涨较少 P 上涨较少
38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2.国民收入水平 经济中,总产出围绕其自然水平不断波动,但从收入角度 看,就是国民收入围绕其自然水平波动。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长 期均衡点,国民收入等于其自然水平,如果此时国民收入上升, 则国民收入将大于其自然水平,则意味着产出存在扩张型缺口, 整个社会需求旺盛。企业可通过扩大生产来满足这些需求,但 是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产量的扩大会带来边际成本 增加,企业产品的价格会上升。如果所有企业或大部分企业这 样,那么当国民收入大于其自然水平时,价格水平将上升。反 之,若国民收入小于其自然水平,则意味着产出存在衰退型缺 口,整个社会需求不足,价格水平有下降的趋势。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第二节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第三节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第五节 总供求均衡 本章小结
1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一节 总 需 求 曲 线 一、总需求的含义
总需求是一国对产品和服务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和,包 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净出口需求。通常,人们 很难精确测得一个社会的需求总量。
L=m
2
1400
1200
1800
150
1200
L=m
3
1500
1200
1800
150
1200
L=m
4
1600
1200
1800
150
1200
L=m
5
1700
1200
1800
150
1200
L=m
7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二) 代数法
我们可以通过代数法得到总需求曲线的数学表达式。首先
根据表13-1给出的储蓄函数 S 600 0.5(Y T ) ,投资
35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二) 价格黏性 价格黏性是指价格水平不具有完全伸缩性,即企业的产品 价格可以得到调整,但不能得到立即完全的调整,或者是指部 分企业可以完全立即调整其价格,而部分企业不能立即完全调 整价格,导致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不能得到立即完全的调整。
36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28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图13-6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29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四节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一、短期总供给曲线 我们知道,总产出并不总是处于自然水平(充分就业水平),
而是围绕产出的自然水平(充分就业水平)波动,为此经济学家 用
(13.5)
Y Yn (P Pe )
来描述这一现象。
30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图13-7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
31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二、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一) 货币工资黏性
货币工资黏性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货币工资不能迅速调 整的现象。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不能迅速调整的原因 是工人和企业之间签订了长期合同,而且即使没有合同,他们 之间也会有隐含约定。但最本质的原因并不是这些,而是工资 是影响企业短期成本的重要内容,因此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工 人要求提高工资,在工资谈判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并不愿轻 易答应工人的要求,从而使得工资不能随物价上涨而得到迅速 调整。
1
350 2100 200 1900 350 200
0
S+T-G=I
2
300 2000 200 1800 300 200
0
S+T-G=I
3
250 1900 200 1700 250 200
0
S+T-G=I
4
200 1800 200 1600 200 200
0
S+T-G=I
5
150 1700 200 1500 150 200
1.价格水平及其预期 如果物价水平整体上涨,那么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必然上升, 因此企业可以根据成本的上涨来调高价格。但实际上,企业并 不能确定未来成本会上涨多少,于是也会形成对物价水平的预 期。如果单个企业预期价格水平上涨较多,则其产品价格(p)上 涨也较多;如果企业预期价格水平上涨较少,则其产品价格的 上涨也会较少。如果所有企业,或者大部分企业预期价格水平 上涨较多,则其产品的价格也会调整得较多,整个社会的价格 水平上涨较多;反之,预期价格水平上涨较少,则整个社会的 价格水平上涨较少。
20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二) 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下,有能力并且愿意 购买的劳动数量,也就是企业要雇佣多少劳动者投入到生产中。 这取决于投入到生产中的这些劳动能带来多大的利润。当边际 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最大,企业不会再追加劳动, 也不会增加产量。
21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34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综上所述,且考虑到实际总产出总是围绕产出的自然水平 上下波动,因此总产出与实际价格水平以及预期价格水平的关 系可进一步描述为
Y Yn α(P Pe )
上式就是式(13.5),是货币工资黏性假定下的短期总供给函数, 在几何图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3-7中的AS 曲线所示。
33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因此,当价格水平上涨时,如果预期价格水平低于实际价 格水平,则总产出增加;反之,如果预期价格水平高于实际价 格水平,即Pe>P,实际工资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减少雇 佣劳动,总产出减少。因此,有
当 Pe<P 时, P w N Y 当 Pe>P 时, P w N Y
0
S+T-G=I
4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表 13-2 价格水平为 100%时的货币市场均衡 单位:亿元
r/%
Y
L
M
P0/%
m
L = m?
1
1900
1800
1800
100
1800
L=m
2
2000
1800
1800
100
1800
L=m
3
2100
1800
1800
100
1800
L=m
4
2200
1800
(13.3)
10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三、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一) 利率效应
利率效应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化导致实际货币供给和利率变 化,进而导致投资支出和总支出变化,最终使得国民收入变化 的现象。由于这一效应是凯恩斯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凯恩斯效 应。
11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二) 实际余额效应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第二个原因是价格变化会影响 家庭和厂商所持有的货币的实际价值。
函数
I 400 500,0r税收200亿元,政府支出200亿元,
可得到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Ye
600 200 400 0.5 200 1 0.5
5000 r 1 0.5
2200 10 000r
(13.1)
8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根据表13-2给出的货币需求函数 L Y 10 000r,名义货 币供给为1800亿元,可得到如下货币市场均衡模型:
2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一) 表格法
我们先从产品市场入手。为简化问题,假设产品市场中的 变量都是实际变量,不受价格影响。表13-1描述的是一个三部 门的产品市场。
3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r/%
I
表 13-1 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产出
单位:亿元
Y
T
Y-T
S
G S + T - G - I S + T - G = I?
12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三) 开放效应 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国内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该国与 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口和出 口。
13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一) IS曲线的移动
首先我们讨论影响产品市场均衡的因素,即引起IS曲线移 动的自发消费、自发储蓄、自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的 变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劳动投入
0 1 2 3 4 5 6
表 13-4 当工资为 100 元时企业的劳动需求
边际产量
1 单位劳动投入 的收益/元
单位产量消耗 的劳动
—
—
2
200
0.50
4
400
0.25
7
700
0.15
3
300
0.33
1
100
1.00
0.8
80
1.25
边际成本/元
— 50 25 15 33 100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