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5课《诗词五首》之《饮酒(其五)》课件(共21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25课《诗词五首》之《饮酒(其五)》课件(共21张PPT)


划出诗歌节奏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365—427)
陶渊明(365~427), 名潜,
字元亮,卒后朋友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开创田园诗派, 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 之宗”。和山水诗的鼻祖— —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 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 辞》《桃花源记》《归园田 居》《饮酒》等。
注释: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指隐居 生活。真意:人生真谛,人生理想。
辨:辨别,说明。忘言:不知怎样用言 语表达。
翻译:这里面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 知怎样表达。
诗歌赏析:
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 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 灵如此安宁?
心灵超脱世俗,环境自然清静。因为心境超
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 “心远地自偏”。(隐居重在精神上的宁静、自
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焦距”调 好,就可以“大隐隐于市”,处闹市若幽谷。)
在人境 无车马喧
(果) ←心远地自偏(因)
诗歌赏析: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历来 备受赞誉,“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 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悠闲自 得的心情。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体现了 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
改成“望”不好,“见”是无意中看见,把 人与物融为一体;而“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 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诗歌赏析:
3.《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 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 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 “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翻译:(自问自答)问自己为什么能这样, 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注释: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
翻译: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自得地欣 赏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注释:山气:南山的气象、景致。日夕: 傍晚。相与:结伴。还:飞回巢。 翻译: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一起结伴回巢。
整体感知、理解诗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注释:结庐:构筑房舍。而:却。车马喧: 指上层人之间的交往。车马是那个时代的主 要交通工具,也是贵族的象征。诗人身居尘 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翻译: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 车马的喧闹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注释:君:诗人自称。尔:这样,代指前两 句。心远:心境高远。偏:偏远,偏僻。
这首诗通过描写优 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自 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 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弃、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 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 俗的人生追求。
板书设计:

无车马喧 心远地偏
酒 采菊悠然
山夕飞鸟
生活宁静 内心恬淡 闲适自在 生命真谛
厌倦官场 归隐自洁 超脱世俗 人生追求
试背诵并默写诗歌
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 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 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人生就有 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 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 信念。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 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 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无 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 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 。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 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

( 选 自 钟 嵘 《 诗
古 今
渊 明
——





品宗

》也
坚 守 精 神不 世为 界五 的斗 “米 世折 外腰 桃 源 ”
)。
《饮酒》诗简介: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 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 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 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 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 有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 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饮酒(其五)
陶渊明
定西市安定区御风初级中学 史文生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 2.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 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中人、景、情、理 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回顾: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
1、《桃花源记》 (散文) 2、《五柳先生传》(传记) 3、《归园田居》 (田园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