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与化学核心素养研究
方法三:钠、碱脱硫法
钠、碱脱硫法是用NaOH/Na2CO3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Na2SO3和NaHSO3,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____N_a_2_S_O_3_+__H__2O______、Na2CO3+ SO2===____N__a_2S_O__3_+__C_O__2_____、Na2SO3+SO2+H2O===____2_N__a_H_S_O__3______。
方法四:钠钙双碱脱硫法 先利用烧碱吸收SO2,再利用熟石灰浆液进行再生,再生后的NaOH碱液可循环使 用,反应原理如下: ①吸收反应:2NaOH+SO2===Na2SO3+H2O、 2Na2SO3+O2===2Na2SO4。 ②再生反应:Na2SO3+Ca(OH)2===CaSO3↓+2NaOH、Na2SO4+ Ca(OH)2===CaSO4↓+2NaOH。
_____2_C__a_O_+__2_S_O__2_+__O_2_=_=△_=_=_=_2_C__a_S_O_4________。
方法二:氨水脱硫法
氨水脱硫法采用喷雾吸收法,雾化的氨水与烟气中的SO2直接接触吸收SO2,其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SO2+H2O===_____(N__H_4_)_2S__O_3_____、2(NH4)2SO3+ O2===_____2_(N__H_4_)_2S_O__4_______(或生成 ___N__H_4_H__S_O_3____,然后进一步氧化)。
知识网络
一、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 能通过观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
二、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1. 能认识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 化。 2. 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3. 随着滴加物质量的不断增加,微粒种类在发生质的变化;用不同符号来表征微 粒时,曲线的变化趋势虽然不同,但是只要温度不变,曲线上任意一点体现出的平衡 常数K是不变的。 4. 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
[脱硝] (1) 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NO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 生的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x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2) 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① 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_____N__a_N_O__3+__N__a_N_O__2+__H__2_O____________ NO2+NO+2NaOH===_____2_N_a_N__O_2_+__H__2O________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一般 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 ②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 NO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 理。
五、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 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权衡利弊, 勇于承担责任。
绿色化学——脱硫与脱硝 [脱硫] 方法一:钙基固硫法 为防治酸雨,工业上常用生石灰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燃烧时二氧化硫、生石 灰、O2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钙,从而使硫转移到煤渣中,反应原理为CaO+SO2==△=== CaSO3、2CaSO3+O2==△===2CaSO4,总反应方程式为
三、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 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 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 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 四、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 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 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