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名词解释 1、解剖学内口/组织学内口:子宫峡部的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为组织学内口。
2、精子获能:精子进入阴道后,经宫颈管进入子宫腔,受子宫内膜白细胞产生的α与β淀粉酶作用,解除了精子顶体酶上的“去获能因子”,此时精子具有受精的能力,称精子获能。
3、着床: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孕卵植入。
4、初乳:在妊娠后期,尤其近分娩期,挤压乳房时可有数滴稀薄黄色液体溢出,称初乳。
5、早孕反应:妊娠早期(约停经6周左右),约有半数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或伴呕吐,尤其于清晨起床时更为明显,称为早孕反应。
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6、席汉综合征:当产后发生大出血,休克时间过长,就可造成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后遗症,表现为消溲,乏力,脱发,畏寒,闭经,乳房萎缩等,严重者可致死。
临床上称之为席汉综合症。
7、黑加征:妊娠6~8周时,阴道检查子宫随停经月份而逐渐增大,子宫峡部极软,子宫体与子宫颈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8、胎动: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成为胎动。
孕妇于妊娠18~20周时开始自觉有胎动,每小时约3~5次。
9、胎心音:每分钟120~160次,在妊娠24周以前,胎心音多在脐下正中或稍偏左或右听到。
24周以后多在胎儿背侧听得最清楚。
10、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成为胎产式。
11、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人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
1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成为胎方位,简称胎位。
(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13、预产期计算:末次月经第1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阴历,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15。
14、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
15、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
(以上两径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16、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18~20cm 。
此径可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短,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17、坐骨结节间径:又称出口横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抱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平均值为9cm 。
18、绘制妊娠图:将各项检查结果如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率等填于妊娠图中,绘制成曲线图,观察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及处理孕妇或胎儿的异常情况。
19、孕妇的高危因素:年龄<18岁或≥35岁;残疾;遗传性疾病;既往有无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畸胎史;有无妊娠合并史,如心脏病、肾病、肝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无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异常、胎儿生长受限、过期妊娠、母儿血型不合等。
20、先兆流产:分娩发动前,出现预示孕妇不久即将临产的症状,称之为先兆流产。
21、见红:在分娩发动前24~48消失,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阴道排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排出,称之为见红。
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
22、俯屈:当胎头继续下降至骨盆底时,原来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借杠杆作用进一步俯屈,使下劾接近胸部,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为枕下前囟径,以最小径线适应产道,有利于胎头继续下降。
23、生理性缩复环: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生理性缩复环。
24、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个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
25、衔接:指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
下降:抬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下降。
下降动作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26、临产: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27、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
初产妇宫颈口扩张较慢,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则较快,约需6~8小时。
28、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止,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几分钟即可完成,但一般不超过1小时。
29、胎头拨露:在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
30、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期时抬头也不会再回缩,称胎头着冠。
31、产褥期:产妇全身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
一般需6周。
32、子宫复旧: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
33、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34、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的血液。
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血性恶露出现在产后最初3~4天。
35、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粘液、阴道排液,并有细菌,浆液性恶露出现于产后4天,持续约10天。
36、白色恶露:色泽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和细菌。
白色恶露出现于产后10天,持续约3周干净。
37、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38、无应激试验:指无宫缩及外界负荷刺激情况下,对胎儿进行胎心率、宫缩图的观察和记录。
用于观察胎心基线的变异及胎动后胎心率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20分钟内至少有3次以上伴胎心率加速>15次/分称NST 有反应。
39、宫缩压力试验或催产素激惹试验:是通过子宫收缩造成的胎盘一过性缺氧负荷试验及胎儿储备能力的试验。
40、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止,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41、流产: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 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42、习惯性流产:至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过与一般流产相同。
43、异位妊娠:正常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为异位妊娠。
44、宫颈抬举痛或摇摆痛: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穹窿饱满,有触痛。
将宫颈轻轻上台或左右摇动时引起剧烈疼痛,称为宫颈抬举痛或摇摆痛。
45、药物性刮宫:孕激素使处于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停药后内膜脱落,出现撤药性出血。
由于此种内膜脱落较彻底,故又称 "药物性刮宫"。
46、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征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47、翻身试验:在孕妇左侧卧位时测量血压直至血压稳定后,嘱其翻身仰卧位5分钟再测血压,若仰卧位舒张压较左侧卧位≥20mmHg ,提示有发生先兆子痫的倾向。
48、前置胎盘: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为前置胎盘。
49、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
50、子宫胎盘卒中:又称库弗莱尔子宫,胎盘早剥中,内出血严重时,血液向子宫肌层内侵润,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变性,此时子宫表面出现紫蓝色瘀斑,尤其在胎盘附着处更明显。
51、羊水过多:凡在妊娠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 者,称为羊水过多。
52、羊水过少:妊娠足月时羊水量少于300ml 称为羊水过少。
53、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
54、持续性枕后位:在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部持续位于母体骨盆后方,于分娩后期仍然不能像前旋转,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称为持续性枕后位。
55、胎膜早破:是在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是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
56、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者为产后出血。
57、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
58、早产: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早产。
59、足月产: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称足月产。
60、过期产: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称过期产。
61、前庭大腺脓肿:前庭大腺炎急性发作时,细菌先侵犯腺管,腺管口因炎症肿胀阻塞,渗出物不能外流、积存而形成脓肿,称前庭大腺脓肿。
62、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为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
63、盆腔炎: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
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64、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存在。
65、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16岁(有地域性差异),第二性征已发育,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尚未发育,且无月经来潮者成为原发性闭经。
66、继发性闭经: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67、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或合并头痛、乏力、头晕、恶心等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者,称为痛经。
68、经前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月经前期出现生理、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严重者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
69、围绝经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1次月经后1年,也就是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一直持续到最后1次月经后1年。
70、葡萄胎:是一种滋养细胞的良性病变,主要为组成胎盘的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变性,各个绒毛的乳头变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也称水泡状胎块。
71、不孕症: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曾受孕者,称为不孕症。
72、人工受精:是用器械将精液注入宫颈管内或宫腔内取代性交使女性妊娠的方法。
73、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继之常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妊娠有希望继续者。
74、稽留流产:也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
胚胎或胎儿死亡后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